• 1、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 B、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C、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氢气后加热 D、为防止试剂污染,中学实验室中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均不宜放回原试剂瓶
  • 2、合理利用温室气体是当前能源与环境研究的热点。CO2催化加氢可缓解CO2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其原理为:

    反应Ⅰ:CO2g+H2gCOg+H2Og   ΔH1=+41kJ⋅mol-1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2

    (1)、反应Ⅰ的ΔS0(填“>”、“<”或“=”),说明理由
    (2)、反应Ⅰ中,v =k cCO2cH2v =k cCOcH2O , 其中v v 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k k 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k k 仅受温度影响。请在下图中画出pk随T的变化斜线。(pk=lgk , T表示温度)

    (3)、在0.1MPa下,将1molCO2和4molH2充入2L刚性密闭容器中,假设只发生反应Ⅰ,当CO平衡产率为40%时,此时总压为P,计算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4)、某实验室控制CO2H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四组实验数据:

    反应序号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543

    Cu/ZnO纳米棒

    12.3

    42.3

    543

    Cu/ZnO纳米片

    10.9

    72.7

    553

    Cu/ZnO纳米棒

    15.3

    39.1

    553

    Cu/ZnO纳米片

    12.0

    71.6

    结合实验数据,选择Cu/ZnO(填“纳米棒”或“纳米片”)更有利于提高甲醇产率。

    (5)、下图为CO2H2在某催化剂M表面发生反应Ⅱ得到单分子甲醇的反应历程(*表示吸附态),CO2g+3H2gCH3OHg+H2Og   ΔH2=kJ⋅mol-1(“eV”表示电子伏特,指一个电子的电位差加速后所获得的动能,leV=1.6×1019J,NA=6.02×1023mol-1)。

    (6)、对于反应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低温、高压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B、增大CO2H2的初始投料比,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C、使用催化剂M生成甲醇的反应历程中,CH2O*+H*=CH3O*是该反应的决速步 D、及时分离出水可加快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
  • 3、某研究小组为了更准确检测香菇中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设计实验如下:

    ①三颈烧瓶中加入10.00g香菇样品和400mL水,锥形瓶中加入125mL水、1mL淀粉溶液,并预加0.30mL0.01000mol⋅L-1的碘标准溶液,搅拌。

    ②以0.2L⋅min-1流速通氮气,再加入过量磷酸,加热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消耗了1.00mL碘标准溶液。

    ③做空白实验,消耗了0.10mL碘标准溶液。

    ④用适量Na2SO3代替香菇样品,重复上述步骤,测得SO2的平均回收率为95%。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滴定管使用前首先要
    (3)、滴定终点判断依据为
    (4)、下列关于滴定操作及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0.30mL碘标准溶液可以用量筒量取 B、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变化 C、滴定时悬于管口的最后半滴溶液用锥形瓶内壁将其沾落,即观察颜色变化 D、终点读数时如果俯视读数,测量结果将偏低
    (5)、该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为mg⋅kg-1(以SO2计,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4、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弱酸

    HCOOH

    HClO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8×104

    Ka=4.0×108

    Ka1=4.5×107Ka2=4.7×1011

    (1)、25℃,相同浓度的HCOOH和HClO溶液中,导电能力:HCOOHHClO,cHCOOH+cHCOOcHClO+cClO(填“>”、“<”或“=”)
    (2)、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CO32       ②ClO       ③HCOO       ④HCO3

    (3)、将0.1mol⋅L-1HCOOH溶液1mL加水稀释制10mL(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cH+  B、cHCOO C、cH+/cHCOOH D、cH+cOH
    (4)、将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请回答:
    (1)、在25℃和101kPa时,1molFeS2s完全燃烧生成Fe2O3sSO2g时放出853kJ的热量,请写出FeS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理论上1kg黄铁矿(FeS2的含量为90%)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kJ。
    (2)、已知断裂1molHH、1molNN、1mol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945.6kJ、391kJ,则N2g+3H2g2NH3g   ΔH=kJ⋅mol-1
    (3)、已知:

    H2OsH2g+12O2g   ΔH=+241.8kJ⋅mol-1

    Cs+12O2gCOg   ΔH=110.5kJ⋅mol-1

    Cs+O2gCO2g   ΔH=393.5kJ⋅mol-1

    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填序号);请写出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6、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对含有H2I2、HI的平衡体系中进行加压

    气体颜色加深

    加压使该反应体系发生了平衡移动

    B

    取2mL饱和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5滴稀醋酸溶液

    未见气泡产生

    醋酸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

    C

    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热水中颜色更深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

    D

    两支试管各盛0.1⋅mol-14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0.1⋅mol-12mL草酸溶液和0.2⋅mol-12mL草酸溶液

    两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且加入0.2⋅mol-1草酸溶液的试管中,褪色更快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A、A B、B C、C D、D
  • 7、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CH3COOH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B、常温下,等体积、等pH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中cCl=cCH3COO C、将冰醋酸加水稀释,冰醋酸的电离度逐渐增加,cH+逐渐增大,但电离常数Ka不变 D、将NaCl溶液从常温加热到80℃,溶液的pH<7 , 所以呈酸性
  • 8、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   ΔH=+48kJ⋅mol-1 , 在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至a处需要吸收9.6kJ的能量 B、343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约为0.02 C、该反应ΔS=0 , 高温更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D、增大压强能加快SiHCl3的反应速率,但一定不能改变SiHCl3的平衡转化率
  • 9、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   ΔH>0 , 现各取2mL相同浓度的黄绿色CuCl2溶液进行下列操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水,溶液由黄绿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B、适当加热溶液,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适量NaCl溶液,该反应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向溶液中加几滴AgNO3溶液,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不变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 B、若反应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则反应吸热 C、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kJ⋅mol-1 ,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N2和1.5molH2充分反应生成NH3g , 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kJ·mol-1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焓判据和熵判据可解释NaHCO3与盐酸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放热过程(ΔH<0)或熵增过程(ΔS>0)一定是自发的 C、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 D、自发反应:2H2g+O2g=2H2Ol   ΔH<0可用焓判据来解释
  •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KI与0.1mol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1L0.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 C、25℃时,pH=3的醋酸溶液1L,溶液中含H+的数目小于0.001NA D、30g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 13、下列滴定反应中,指示剂使用不正确的是
    A、用强碱标准溶液滴定弱酸溶液,酚酞作指示剂 B、用标准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KSCN作指示剂 C、H2O2溶液滴定KI溶液,淀粉作指示剂 D、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Na2C2O4溶液,无需指示剂
  • 14、在一恒温恒容容器中,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2amolB B、B、C、D的浓度之比为2∶1∶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 15、在恒温条件,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 , 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mol·L-1;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0.5VL,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8mol·L-1 ,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z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B的浓度比第1次平衡时大 D、C的体积分数比第1次平衡时低
  • 16、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采用高压、温度500℃,均为了提高H2平衡转化率 B、工业生产硫酸时,使用过量氧气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C、向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入铁粉,振荡,溶液颜色变浅 D、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可减少Cl2损失
  • 17、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Cu

    NaCl

    CaCO3

    H2SO4

    弱电解质

    CH3COOH

    CO2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酒精

    BaSO4

    蔗糖

    Cl2

    A、A B、B C、C D、D
  • 18、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反映了实验者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酸溶液的温度后立即测量碱溶液的温度 B、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C、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器,会使中和反应放热测定值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时可用稀醋酸和NaOH稀溶液
  • 1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A、浓度 B、温度 C、催化剂 D、反应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 20、工业生产需综合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绿色环保等多种因素。工业生产下列物质时,对应的转化过程符合要求的是

    选项

    物质

    转化过程

    A

    Na2CO3

    NaCl溶液CO2NaHCO3Na2CO3

    B

    NaOH

    NaO2Na2OH2ONaOH

    C

    Al

    铝土矿Al2O3HClAlCl3电解Al

    D

    H2SO4

    黄铁矿FeS2燃烧空气SO2400500℃催化剂空气SO398.3%的浓硫酸吸收H2SO4

    A、A B、B C、C D、D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