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H2S和NO是两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1)、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是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H2S的转化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Ⅰ

    克劳斯燃烧法

    H2SO2S

    方法Ⅱ

    铁盐、铜盐氧化法

    H2SO2Cu2+,Fe3+S

    ①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周期,第族,方法I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方法Ⅱ,将H2SO2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u2+=CuS

    B.O2在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O2+4Fe2++4H+=4Fe3++2H2O

    C.该过程的反应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D.为避免混合液失效,混合气体中H2SO2的比例应大于2:1

    (2)、PtBaO双催化剂处理大气中的NO和H2S , 工作如图所示。

    ①NO和O2在催化剂Pt表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2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2的物质是

    NO2协同处理H2S过程中,NO2H2S按比例1:2通入,每处理0.2mol H2S时,转移电子数为0.4NA , 则产物X的化学式为

    (3)、某同学探究硝酸盐受热分解的规律,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AgNO3固体,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在末端导管口可收集到无色气体a。

           图3

    ①气体a是

    ②补充完AgN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AgNO3Δ_____________Ag+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装置A,B之间加装置。

  • 2、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I,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丙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是D物质的水溶液与金属B反应,金属B失去电子被物质氧化(填氧化剂的化学式)。
    (3)、沉淀H在空气中颜色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现象为: , 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金属A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5)、检验物质G中阳离子的方法为:
  • 3、完成下列填空:
    (1)、①K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水分子的空间结构为:

    ③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氯化铝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室工作人员用NaOH固体配制0.1molL1 NaOH溶液450mL。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称量时,使用电子天平称量1.800g NaOH固体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

    C.容量瓶未经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E.配制过程中,未冷却就将NaOH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3)、氨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反应,请在下列反应中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4NH3+5O2=4NO+6H2O
  • 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胆矾固体中滴加浓H2SO4

    胆矾变为白色粉末

    H2SO4有强氧化性

    B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a2CO3固体、NaHCO3固体,再分别滴入少量水,用温度计测温

    一支试管温度升高,另一支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的是Na2CO3固体,温度降低的是NaHCO3固体

    C

    Na2SO3固体溶解后,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SO3固体已变质

    D

    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A、A B、B C、C D、D
  • 5、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圆柱形密闭容器由可自由移动的活塞隔成甲、乙两室,向甲中充入一定量的H2Cl2混合气体,乙中充入16g CH4气体,此时活塞位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甲室的压强是乙室的2倍,气体分子数量也是乙室的2倍 B、甲室中H2Cl2的总质量不能确定,但总的物质的量一定是2mol C、若甲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时H2密度的15倍,则甲室通入的气体是30g D、将甲室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恢复至室温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应是刻度2处
  •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明正确的是

    A、图①实验证明氧化性:Cl2>Br2>I2 B、图②实验可用于证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乙试管中可装碳酸氢钠 C、图③实验可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图④实验可验证非金属性强弱:Cl>C>Si
  •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金属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的,W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W B、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C、X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D、XY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䅕式不正确的是
    A、Fe2O3与盐酸发生反应:Fe2O3+6H+=2Fe3++3H2O B、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C、过量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2Na++CO32+H2O+CO2=2NaHCO3 D、Cl2与水反应:Cl2+H2O=Cl+ClO+2H+
  • 9、下列除杂的试剂与操作正确的是
    A、除去S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依次通过饱和Na2SO3溶液和浓硫酸,洗气 B、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C、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CuCl2: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D、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加入足量NaOH , 过滤
  • 10、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守恒观: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守恒 B、微粒观:熔融NaCl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C、分类观: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D、转化观:Na在空气中最终转化成Na2CO3
  • 1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gN2含的分子数为NA B、0.3mol Na含有的电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 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1L 0.4molL1 KC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4NA
  • 1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非金属性:Cl>S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酸性:HNO3>H2CO3 D、金属性:K>Na>Li
  • 13、已知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SO42BrNH4+ B、Na+SO42Ba2+NO3 C、Mg2+SO42Fe2+NO3 D、Na+ClOClNH4+
  • 1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NaHCO3能与酸反应,所以可用作抗胃酸药 B、重金属离子有毒,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C、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具有很强抗腐蚀能力,所以可用于医疗器材 D、CuSO4易结合水变成蓝色晶体,所以可用来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 B、14N14C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35Cl237Cl2互为同位素 D、等物质的量16O218O2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 16、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735Cl B、NH4HCO3的电离方程式:NH4HCO3=NH4++HCO3 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 D、NH4Cl的电子式为:
  • 17、下列物质或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
    A、漂白液:NaClO B、黄铜矿:CuFeS2 C、磁性氧化铁:Fe2O3 D、小苏打:NaHCO3
  • 18、下列物质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云、雾 B、葡萄糖溶液 C、AgCl悬浊液 D、纳米碳酸钙(粒子直径为10~100nm)
  • 19、下列有关物理量与其相应的单位匹配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L/mol B、气体摩尔体积:mol/L C、阿伏加德罗常数:mol D、摩尔质量:g/mol
  • 20、下列仪器中需要标注温度的是
    A、 B、 C、 D、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