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单位向量 , 满足 , 则与的夹角等于( )A、 B、 C、 D、
-
2、如图,九宫格中已填入数字1,3,5,7,9,随机将数字2,4,6,8填入空格中,则第三行与第三列数字和相等的概率为.

-
3、二面角为 , , 是棱上的两点, , 分别在半平面 , 内, , , 且 , , 则的长为 .

-
4、在对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身高调查中,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如果不知道样本数据,只知道抽取了男生30人,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70和10,抽取了女生20人,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60和20,则估计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为;身高方差为.
-
5、已知一组样本数据共有8个数,其平均数为8,方差为12,将这组样本数据增加两个未知的数据构成一组新的样本数据,已知新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9,则新的样本数据的方差最小值为( )A、10 B、10.6 C、12.6 D、13.6
-
6、现有4名男志愿者和2名女志愿者报名参加第21届文博会的服务工作,从这6名志愿者中随机抽取2人安排在文博会的A展区工作,则抽取的2名志愿者中有一男一女的概率为( )A、 B、 C、 D、
-
7、已知我市某居民小区户主人数和户主对户型结构的满意率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为了解该小区户主对户型结构的满意程度,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的户主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户主对四居室满意的人数分别为
A、160,12 B、120,12 C、160,9 D、120,9 -
8、已知直线过定点 , 且交轴负半轴于点、交轴正半轴于点 , 点为坐标原点.
(1)、求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的方程.(2)、的面积为S(为坐标原点),求S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的方程. -
9、如图,长方体中, , 点为的中点,平面 .
(1)、求的长;(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
10、已知直线过点 .(1)、若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是在轴上的截距的2倍,求直线的方程;(2)、求与平行时的直线的方程.
-
11、如图,已知P是半径为2,圆心角为的一段圆弧AB上一点, , 则的最小值为 .

-
12、已知点 , , 直线 . 若直线与线段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13、已知直线经过点 , 且与直线垂直,则直线的方程为( )A、 B、 C、 D、
-
14、已知向量 , 是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且 , 则等于( )A、15 B、3 C、-3 D、5
-
15、已知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是 ,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 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A、 B、 C、 D、或
-
16、强基计划某试点高校为选拔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对考生设置两项能力测试: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指标x(考察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指标y(考察逻辑推理、问题建模等能力).随机抽取5名考生的测试结果如下表:
6
8
9
12
2
3
4
5
6
(1)、若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指标的平均值 ,(ⅰ)求t的值;
(ii)求y关于x的经验回归方程 , 并估计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指标为14时的创新思维能力指标;
(2)、现有甲、乙两所试点高校的强基计划笔试环节均设置了三门独立考试科目,每门科目通过情况相互独立;甲高校:每门科目通过的概率均为 , 通过科目数记为随机变量X;
乙高校:第一门科目通过概率为 , 第二门科目通过概率为 , 第三门科目通过概率为 , 通过科目数记为随机变量Y;
若以笔试环节通过科目数的期望为决策依据,分析考生应选择报考哪所高校.
(附:经验回归方程中和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
-
17、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函数是一次函数,若 , 求的解析式.(2)、已知 , 求的解析式.
-
1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围成一圈玩传球游戏,通过掷骰子决定传球的次数,按照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的顺序循环,初始时球在甲手中,掷出几点就向后传几次球,若抛掷3次骰子后,球还在甲手中,则不同的掷骰子方法有种.
-
19、已知函数 ,则 , 的最小值是.
-
20、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命题“ , ”的否定是“ , ” B、函数最小值为 C、函数与是同一个函数 D、若不等式的解集为 ,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