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 , 且 .(1)、求角的大小;(2)、若 , 角的平分线交于点 , 求线段的长.
-
2、为提高服务质量,某社区居委会进行了居民对社区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的问卷进行评分统计,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数据分组依次为:(1)、求的值;(2)、求这100户居民问卷评分的中位数;(3)、若根据各组的频率的比例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评分在和内的居民中共抽取6户居民,查阅他们答卷的情况,再从这6户居民中选取4户进行专项调查,求这4户居民中恰有1户的评分在内的概率.
-
3、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称为“曲池”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上、下底面平行,且均为扇环形(扇环是指圆环被扇形截得的部分),现有一个如图所示的曲池,它的高为2,均与曲池的底面垂直,底面扇环对应的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2,对应的圆心角为 , 则图中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4、若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 , 则的倾斜角大小为 .
-
5、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为棱的中点,为正方形内一动点(含边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平面 B、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C、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D、若 , 那么点的轨迹长度为
-
6、已知椭圆 , 点为椭圆两焦点,点为椭圆上的动点,过点作的外角平分线 , 过椭圆的焦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是.现有一条长度为4的线段在直线上运动,且始终满足为锐角,则( )A、点的轨迹方程是 B、点有可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C、点不可能在直线上 D、线段的中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甲组数据为: , 乙组数据为: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组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相等 B、这两组数据的极差相等 C、这两组数据分别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后,均值都不变 D、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分散
-
8、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学概念,图1是八卦模型图,其平面图形为图2所示的正八边 , 其中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为( )A、与的夹角为 B、 C、 D、在上的投影向量为(其中为与同向的单位向量)
-
9、当圆截直线所得的弦长最短时,实数( )A、-1 B、 C、1 D、
-
10、已知 , 两直线 , 若 , 则的最小值为( )A、12 B、20 C、26 D、32
-
11、已知复数满足 , 则( )A、 B、 C、 D、
-
12、已知平面 , , 直线 , 且 , 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1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B、 C、 D、
-
14、如图,已知圆的方程为 , 直线与圆交于 , (在上方),直线与圆交于 , (在上方).原点在圆内.设交轴于点 , 交轴于点 .(1)、当 , , , 时,分别求线段和的长度;(2)、①求证:;
②猜想和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
15、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若斜率为的直线过椭圆的焦点以及点.点P是椭圆上与左、右顶点不重合的点,且的面积最大值.(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点、 , 且满足(为坐标原点),求直线的方程.
-
16、如图,平面ABCD, , , , , ,(1)、求直线CE与平面BDE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平面BDE与平面BDF的夹角.
-
17、已知 , , . 求:(1)、BC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2)、AB边垂直平分线方程;
-
18、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4,离心率为.若分别是椭圆的上,下顶点,分别为椭圆的上,下焦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且 , 则的面积为.
-
19、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若 , 且 , 则的长为 .
-
20、已知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d的可能取值是( )A、0 B、1 C、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