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在信道内传输0,1信号,信号的传输相互独立.发送0时,收到1的概率为 , 收到0的概率为;发送1时,收到0的概率为 , 收到1的概率为 . 考虑两种传输方案:单次传输和三次传输.单次传输是指每个信号只发送1次,三次传输是指每个信号重复发送3次.收到的信号需要译码,译码规则如下:单次传输时,收到的信号即为译码;三次传输时,收到的信号中出现次数多的即为译码(例如,若依次收到1,0,1,则译码为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单次传输方案,若依次发送1,0,1,则依次收到1,0,1的概率为 B、采用三次传输方案,若发送1,则依次收到1,0,1的概率为 C、采用三次传输方案,若发送1,则译码为1的概率为 D、当时,若发送0,则采用三次传输方案译码为0的概率大于采用单次传输方案译码为0的概率
-
2、已知点O(0,0),A(–2,0),B(2,0).设点P满足|PA|–|PB|=2,且P为函数y=图像上的点,则|OP|=( )A、 B、 C、 D、
-
3、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络联系,连线上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A向结点B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 )A、26 B、24 C、20 D、19
-
4、等差数列前项的和为 , 前项的和为 , 则它的前项的和为( )A、130 B、170 C、210 D、260
-
5、直线 与 轴的交点 为抛物线 的焦点,若点 为坐标原点, 与 交于 两点. 则( )A、 B、 C、 重心横坐标的最小值为 D、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被 轴截得的弦长为定值
-
6、若数列满足 , 则称为E数列,记 .(1)、写出满足 , 且的一个E数列;(2)、若 , , 证明:E数列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3)、对任意给定的整数 , 是否存在首项为0的E数列 , 使得?如果存在,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E数列;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
7、如图,长方体中,点分别在上,且 , .(1)、求证:平面;(2)、当时,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
8、已知 , , 分别是三角形三个内角 , , 的对边,已知 , ,(1)、求的值;(2)、求的周长.
-
9、已知集合 , 且 , 其中 . 若任意 , 均有 , 求实数的最大值.
-
10、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
-
11、已知定义域为的偶函数满足 , 当时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B、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C、 D、
-
12、设是公比为正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 , , 则( )A、 B、 C、为常数 D、为等比数列
-
13、某科技公司统计了一款App最近5个月的下载量如表所示,若与线性相关,且线性回归方程为 , 则( )
月份编号
1
2
3
4
5
下载量(万次)
5
4.5
4
3.5
2.5
A、与负相关 B、 C、预测第6个月的下载量是2.1万次 D、残差绝对值的最大值为0.2 -
14、已知某多选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会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若选项中有(其中)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记随机作答该题时(至少选择一个选项)所得的分数为随机变量 , 则( )A、 B、 C、 D、
-
15、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是( )A、672 B、 C、560 D、
-
16、若复数z满足 , 则( )A、 B、 C、 D、
-
17、若点在椭圆上,点在直线上,则的最小值是 .
-
18、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A、 B、 C、 D、
-
19、已知函数.(1)、时,证明:时,;(2)、讨论的单调性;(3)、若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
20、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的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