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四棱锥SABCD中,DAB=ADC=2ABD=2BCD=90°CB=BD=22SB=SD=6SDBC.

    (1)求证:平面SBD平面SBC

    (2)若点P在线段SC上,且CPCS=λ , 若平面ABP与平面SBD所成锐二面角大小为60°,求λ的值.

  • 2、如图,正方形ADEF与梯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DCDAB//CDAB=AD=2CD=4 , M为CE的中点.

    (1)、求证:BM∥平面ADEF;
    (2)、求证:BC平面BDE.
  • 3、已知直线l经过点P(-2,5),且斜率为34.
    (1)、求直线l的方程;
    (2)、若直线m与直线l平行,且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为3,求直线m的方程.
  • 4、若直线l1:xy+3=0l2:x+(a2)y1=0垂直,则实数a=.
  • 5、已知向量a=x,1,2b=2,1,2a=5 , 则ab=.
  • 6、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DD1 , DB的中点,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EF//平面ABC1D1 B、EF⊥B1C C、EF与AD1所成角为60° D、EF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
  • 7、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AD=2AA1=5P是棱DD1上的动点,则ΔPA1C的面积最小时,DP=(       )
    A、1 B、2 C、52 D、4
  • 8、已知圆C的方程为(x3)2+(y4)2=1 , 过直线l:3x+4y5=0上任意一点作圆C的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
    A、4 B、15 C、17 D、5
  • 9、直线x+y﹣1=0被圆(x+1)2+y2=3截得的弦长等于(  )
    A、2 B、2 C、22 D、4
  • 10、经过点P2,3 , 并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为(       )
    A、x+y5=0 B、x+y5=0xy+1=0 C、3x2y=0xy+1=0 D、3x2y=0x+y5=0
  • 11、已知a=(2,1,3),b=(1,4,2),c=(1,3,λ) , 若a,b,c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       )
    A、1 B、2 C、3 D、4
  • 12、已知直线l过圆x2+(y3)2=4的圆心,且与直线x+y+1=0平行,则直线l的方程为(       )
    A、x+y2=0 B、xy+2=0 C、x+y3=0 D、xy+3=0
  • 13、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CC1等于(       )
    A、AD1 B、AC1 C、AD D、AB
  • 14、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为直角,侧面ACC1A1为正方形,AC=BC=2DE分别为ABAC1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BB1C1C
    (2)、求直线AC与平面B1DE所成角的正弦值.
  • 15、某场知识竞赛比赛中,甲、乙、丙三个家庭同时回答一道有关环保知识的问题.已知甲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是34 , 甲、丙两个家庭都回答错误的概率是112 , 乙、丙两个家庭都回答正确的概率是13 , 若各家庭回答是否正确互不影响.
    (1)、求乙、丙两个家庭各自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
    (2)、求甲、乙、丙三个家庭中不少于2个家庭回答正确这道题的概率.
  • 16、小欣和小敏打算利用节假日在内江游玩,其中4个景点分别是:A“张大千纪念馆”、B“重龙山”、C“罗泉古镇”和D“古宇湖”.他们各自在这4个景点中任意选择一个游览,每个被选择的可能性相同.
    (1)、小欣选择C“罗泉古镇”的概率是多少?
    (2)、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小欣和小敏恰好选择同一景点的概率.
  • 1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A1D1上,且A1E=2ED1F在对角线A1C上,且A1F=23FC.若AB=aAD=bAA1=c.

       

    (1)、用abc表示A1C
    (2)、用abc表示EF.
  • 18、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中,两个正方形框架ABCDABEF的边长都是1,且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活动弹子MN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ACBF上移动,且CMBN的长度保持相等,记CM=BN=a(0<a<2) , 则当a=时,MN的长最小.

  • 19、如图所示,电路原件R1R2R3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341212 , 则电路能正常工作的概率为

  • 20、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面A1ABB1的中心,EF分别为BCD1C1的中点,则(     )

       

    A、B1D平面A1EF B、平面ACD1与平面A1EF相交 C、O到直线D1C1的距离为52 D、O到平面A1EF的距离为24
上一页 577 578 579 580 5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