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已知向量 , , 则( )A、1 B、 C、3 D、
-
2、我们将满足下列条件的函数称为“伴随函数”:存在一个正常数 , 对于任意的都有且.(1)、是否存在正常数 , 使得是“伴随函数”?若存在,请求出一个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已知是“伴随函数”,且当时,.
(i)求当时,的解析式;
(ii)若为方程在上的根,求的值.
-
3、某生物研究者于元旦在湖中放入一些凤眼莲,这些凤眼莲在湖中的蔓延速度越来越快,1月底测得凤眼莲的覆盖面积为月底测得凤眼莲的覆盖面积为 , 凤眼莲的覆盖面积(单位:)与月份(单位:月)的关系有两个函数模型:与.(1)、分别使用这两个函数模型对本次研究进行分析,求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若测得6月底凤眼莲的覆盖面积约为 , 判断上述两个函数模型中哪个更合适.
-
4、已知 , .(1)、求的值;(2)、求的值.
-
5、已知某地区某天的温度(单位:℃)随时间(单位:h)的变化近似满足函数关系 , , 且这天的最大温差为 , 则;若温度不低于30℃需要开空调降温,则这天需要降温的时长为h.
-
6、命题“”的否定是.
-
7、当 , 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A、3 B、4 C、5 D、6
-
8、( )A、 B、 C、 D、
-
9、已知是常数,幂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 )A、 B、 C、1 D、2
-
10、已知集合或 , , 则( )A、 B、 C、 D、
-
11、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2)、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 若非零实数满足 ,证明:.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的普通方程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直线与曲线相交于 , 两点,且为线段的三等分点,求实数的值.
-
13、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 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当过坐标原点时,.(1)、求椭圆的方程;(2)、线段上是否存在定点 , 使得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若存在, 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4、已知函数 .(1)、当 时,求 的单调区间;(2)、若 有两个零点,求 的取值范围.
-
15、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拓宽知识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某市为了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从该市全体中学生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 调查他们在寒假期间每天课外阅读平均时长(单位:分钟),得到如下所示的频数分布表,已知所调查的学生中寒假期间每天课外阅读平均时长均不超过100分钟.
时长t
学生人数
50
100
200
125
25
(1)、估计这500名学生寒假期间每天课外阅读平均时长的平均数 (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2)、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该市中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参加座谈, 抽到的学生寒假期间每天课外阅读平均时长在内记0分,在内记1分,在内记2分. 用表示这两名学生得分之和,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16、如图,在四棱锥 中, , .(1)、证明: 平面平面;(2)、若为 中点,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
17、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1)、证明: 数列是等比数列;(2)、设 , 求数列的前项和.
-
18、设为抛物线 的焦点,过的直线与相交于两点,过点作的切线,与轴交于点 , 与轴交于点 , 则(其中为坐标原点) 的值为
-
19、在棱长为5的正方体 中,是中点,点在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球面上运动,且 , 则点的轨迹长度为( )A、 B、 C、 D、
-
20、已知正方形 的边长为 分别是边 上的点 (均不与端点重合),记 的面积分别为 . 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