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向量a=11xb=2x.a//b , 则实数x=(     )
    A、1 B、2 C、±1 D、±2
  • 2、若复数z满足z=1+i2+ii是虚数单位),则z=(     )
    A、2 B、5 C、10 D、32
  • 3、若全集U={x|0x4xZ}A=012B=23 , 则UAB=(     )
    A、3 B、34 C、2 D、23
  • 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且3asinC=4ccosA
    (1)、求cosA的值;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求bc的取值范围.
  • 5、已知函数fx=sin2x+acos2x(a>0)的最大值为2.
    (1)、求fx的解析式;
    (2)、求曲线y=fx的对称轴方程和fx的单调递增区间.
  • 6、已知复数z=m2+m6+m2m2i,m>0
    (1)、若zR , 求z+2i的值;
    (2)、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能否位于直线y=x上?若能,求ziz¯+i;若不能,说明理由.
  • 7、在ABC中,AF=FC,2BD=BC,EAD上靠近点D的三等分点,设AB=a,AC=b
    (1)、用a,b分别表示AE,BF
    (2)、证明:B,E,F三点共线.
  • 8、已知m>0 , 函数fx=2x,xm23x2+83,x>m的值域为,2m , 则m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正数x,y满足2x+4y=1 , 则当2x+1y取得最小值时,x=y=
  • 10、当一束光通过一个吸光物质(通常为溶液)时,溶质吸收了光能,光的强度减弱;吸光度就是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其影响因素有溶剂、浓度、温度.分析物浓度越高,穿过材料的光子被吸收的机会就越大.吸光度的测量简便高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液体和气体的光谱测量技术,集成至工业测试系统,还可以用于科研分析.其中透光率是指光子通过物体的能量占发出光能量的比例.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通常用吸光度A和透光率T来衡量物体材料的透光性能,著名的朗伯—比尔定律表明了两者之间的等量关系为A=lgT=lgI0I , 其中,A是吸光度,T为透光率,I0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某化学有机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测得了如下表不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透光率:

    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纤维

    薄膜

    T

    0.6

    0.7

    0.8

    设塑料、纤维、薄膜的吸光度分别为A1,A2,A3 , 则(       )

    A、A1<2A2 B、A2+A3<A1 C、A1+A3>2A2 D、A1A3>A22
  • 11、已知某扇形的周长和面积均为18,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可能为(       )
    A、4 B、3 C、2 D、1
  • 12、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DBC上一点,且ADsinADB=csinC,ab=1cosA=725 , 则ABC的面积为(       )
    A、8 B、9 C、12 D、14
  • 13、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对任意实数x,y都有fx+y=fx+fy1 , 若x>0时,fx>1 , 则fx(       )
    A、先单调通减后单调递增 B、R上单调递增 C、R上单调通减 D、单调性不确定
  • 14、用斜二测画法得到一个水平放置的四边形OABC的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O'A'B'C' , 已知O'A'C'B',O'A'A'B',O'A'=3C'B' , 四边形OABC的面积为32 , 则C'B'=(       )

    A、1 B、22 C、33 D、12
  • 15、已知平面向量a=1,2b=2+x,8共线,则b=(       )
    A、2 B、4 C、25 D、45
  • 16、已知集合A=xy=log2x1,B=xx1 , 则AB=(       )
    A、0,1 B、1,2 C、1,1 D、1,2
  • 17、在数学实践课堂上小明将手中的非等腰直角三角形板绕着该直角板的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为(       )
    A、圆柱 B、两个大小相同的圆锥组成的组合体 C、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锥组成的组合体 D、八面体
  • 18、已知f(x)=eaxx1 , 其中aR
    (1)、当a=1时,证明:f(x)0
    (2)、若f(x)0 , 求a的取值范围;
    (3)、设nZ*n2 , 证明:1+212+313++n1n>n+ln(n+2)ln3
  • 19、已知椭圆 C:x2a2+y2b2=1a>b>0的短轴长为23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R为椭圆上的一点,且RF1F2的周长为6.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F2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E,F 两点(点E在第一象限),P,Q是椭圆C上位于直线l两侧的动点,始终保持QEF=PEF , 求证:直线PQ的斜率为定值.
  • 20、高中必修课程结束之后,学生需要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中选择三科,继续学习选择性必修课程.某地记者为了了解本地区高一学生的选择意向,随机采访了100 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情况调研,得到下表:

    组别

    选考科目

    频数

    第1 组

    历史、地理、政治

    20

    第2 组

    物理、化学、生物

    17

    第 3 组

    生物、历史、地理

    14

    第 4 组

    化学、生物、地理

    12

    第5 组

    物理、化学、地理

    10

    第6 组

    物理、生物、地理

    9

    第7组

    化学、历史、地理

    7

    第8组

    物理、历史、地理

    5

    第 9 组

    化学、生物、政治

    4

    第 10 组

    生物、地理、政治

    2

    合计: 100

    (1)、从样本中随机选1 名学生,求该学生选择了化学的概率;
    (2)、从第8组、第9组、第10组中,随机选2名学生,记其中选择政治的人数为X , 求X的分布列和期望.
上一页 504 505 506 507 5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