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022 年,德国提出新的数字化战略,强调人工智能的主导作用。2020 年,美国发布《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强调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这表明( )
①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
②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③创新是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人才是第一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近年来,北京市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
公交便民驿站
共享停车位
大巴车改造成“公交菜车”, 方便居民就近购买蔬果、肉类等。因租金成本压力小,所以“公交菜车“”的价格优势明显。
大巴车被改装成两部分:左边
车”,隔间是理发店,提供 10 元快剪服务;右边隔间放置干洗、刷鞋服务柜,供市民自助自费
服务。”
部分公交场站开放“错时共享停车,允许居民车辆“夜停晨走”,缓
解停车供需矛盾。
北京市这些便民举措( )
①已经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使得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近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待续改善提升:出村路连上主干道,泥巴路变成柏油路,在村口就能坐公交;建基站,开通5G信号,直播卖农货,小山村连上大世界……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提升①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
②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有利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靠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第一家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在这里诞生,第一个万元户村在这里出现。深圳逐渐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在新形势下,深圳又提出“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发展定位,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深圳的发展说明( )
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③大幅度引进外资,解决了我国发展的卡点与瓶颈问题
④全面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某班学习小组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探究学习,收集到以下新鲜事。
制衣不用料?山东一企业花几分钟,在数据库中找到合适的资源,用 3D 技术进行虚拟缝制。
0.01 毫米|薄如蝉翼,却耐得住上千摄氏度高温。河北一公司研制的极限超薄光学玻璃,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
对此,同学们感叹不已,纷纷发言。你认同的是( )
A、小萱: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小欣:我国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C、小哲: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D、小涵: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挑战 -
6、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聚焦建设教育强国,总结了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和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了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成就显著,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事关建设创新强国,事关民族振兴伟业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一带一路”为全球共同发展搭平台、做增量、添动力,能反映出( )A、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力量 B、我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C、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D、与世界共发展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8、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把富民政第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 )
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②推动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城乡关系
③促进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④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亮相吸引着参会者的眼球。多种先进医疗器械、能源低碳设备、智能工业装备等发布,展现着当下千行百业的无限可能。这说明( )
①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美好
②人们通过开放发展分享创新成果
③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创新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
12、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1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
1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1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1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17、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和最本质特征。
-
18、【依法行使权利 推进民主建设】
材料一 以下是学生小南及其家人的生活片段:
序号
生活片段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示例
爸爸在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大会上投出神圣一票
民主选举
1
小南拨打市长热线投诉“无证车辆非法运营”行为
①
2
妈妈参加本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立法听证会
②
材料二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讨论探究、案例分析、模拟提案等活动,积累了民主生活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要想建设一个成熟稳定的民主社会,就必须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表格中①②所对应的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并说明形式①的意义。(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公民应该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
19、 【厉行法治 依法治国】人工智能(简称AI)在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
小明利用AI制作假新闻、假消息、假图片、假音频、假视频,甚至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勒索、诽谤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为了安全,我们中学生应该远离人工智能。
小芳随着我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运用AI技术进行违法犯罪的现象,一定会得到彻底解决。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
20、 【创新驱动发展 创意点亮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S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未来五大产业领域的16个细分赛道,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材料二 :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国各地妙招频出。有的在村卫生室安装智能取药柜,患者24小时都能买到应急药、放心药:有的上线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地图,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便利服务:有的为老年人免费配备智能传感定位手环,助力实现“智慧养老”新生活……
(1)、结合材料一,分析S市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请从创新的角度说说你的感悟。(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请你分享一个自己的创新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