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清明节期间,甘肃省各地各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祭英烈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为新时代甘肃发展注入精神动能。开展此活动旨在( )A、追求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B、加强中国人民国防军队的建设 C、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D、体现国家和全民的权利与义务
-
2、“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句话说明了( )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百年大计,改革为本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D、教育能实现绝对公平
-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各族人民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促进民族团结就要( )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兰州榆中县小康营乡启动“龛谷风韵”乡村振兴项目。沿着“生态为底色、产业为筋骨、文化为灵魂”的发展路径,勾勒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春日振兴画卷。这体现了该乡( )A、过度开发土地资源 B、加快城市发展进程 C、坚持绿色兴农道路 D、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
5、2024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自信的中国人。要( )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④对小康社会有向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要规范政府的( )A、立法权 B、行政权 C、表决权 D、质询权
-
7、小澜爸爸的一天:上午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下午去医院照料生病的父亲。这一天的行程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分别是( )A、言论自由 依法服兵役 B、被选举权 依法纳税 C、姓名权 劳动 D、选举权 赡养父母
-
8、如图漫画说明了( )
①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
③诚信是企业的有形资产
④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5年两会期间,政协全国委员会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 )
①有利于杜绝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②有利于保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落地
③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五一小长假期间,兰州文旅局提示大家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展现良好的文明素养。以下行为与之相符的是( )A、小澜主动承担“文明劝导员”维护秩序 B、小明参观博物馆时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C、小胡为节省时间,翻越栏杆,横穿马路 D、个别游客在景区墙壁上刻“到此一游”
-
11、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对此通知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带手机是个人权利,学校无权干涉 B、要自觉遵守和维护集体规则 C、要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D、要自觉服从集体的一切要求
-
12、某班召开“做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对同学们的发言,下列微点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发言
微点评
A
“我脸上起了青春痘,很烦恼”
坦然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
B
“面临期中考试,我很焦虑”
理性看待考试,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C
“我的好朋友期末考试成绩超过了我,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不太想理她了。”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D
“我在数学课上开小差被老师批评了,好难过!”
培养批判精神,避免与老师交流沟通
A、A B、B C、C D、D -
1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共同表达了( )A、复杂多变的责任感 B、消极、负面的焦虑感 C、郁闷沮丧的挫败感 D、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
14、2025年4月25日,神舟____、神舟____两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会师,这是中国航天第6次“太空会师”。( )A、17 18 B、18 19 C、19 20 D、20 21
-
15、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为广大适龄幼儿享有公平的____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A、人格尊严 B、受教育 C、政治 D、人身
-
16、2024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____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游泳队赢得本届奥运会首金。( )A、郑钦文 B、孙洋 C、潘展乐 D、张雨霏
-
17、材料 大国发展经纬万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上,中国用一个又一个五年,在时间画布上挥洒出波澜壮阔的长卷。“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在全局中定位、从战略上着眼、以人民为旨归,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中国人民的奋进与跋涉尽在其中。
【在全局中定位】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这份优势作用于规划,映照在两条轴线上:一条是横轴,“全国一盘棋”;一条是纵轴,“一张蓝图绘到底”,“十四五”的五年和“两个一百年”的内在逻辑相互叠加,环环相扣,成为中国规划一大特色。
【从战略上着眼】机遇来源于战略,战略由规划导向实践。形势越是错综复杂,越要牢牢把握住战略和规划的关系。“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对时势的敏锐一以贯之,对发展方向的笃守一以贯之。
【以人民为旨归】脚步丈量国情,笃守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也是这位“黄土地的儿子”失志不移的坚守,知民情、汇民智、聚民力,“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牵引着国家发展规划的书写,融汇于中国建设的浩荡征程。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分析【在全局中定位】,请你解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蓝图是什么,并写出现阶段实现这张蓝图的具体战略安排。蓝图
战略安排
(2)、思考【从战略上着眼】,为“适应形势变化”,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三点即可)(3)、品读【以人民为旨归】,请你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对应完成以下读书笔记。 -
18、材料 从中国村的汉服展示到联合国村的全球议题讨论,从阿拉伯语村的民俗体验到俄语村的文化沙龙……这就是吉林外语大学的“跨国课堂”。通过26个场馆,学校将世界“搬”进校园,用沉浸式教学培养“通语言、懂文化、有情怀”的外语人才。
多语种演讲比赛、联合国模拟法庭、“大使讲坛”专题讲座、外语教师交流会……每一次演讲、每一次辩论、每一场比赛,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用外语传递中国故事的使命与责任。从“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升级为“讲好中国故事”,为学生未来走向国际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中华文化,也需要讲好中国故事。
-
19、材料一 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举行.习近平主席曾深刻指出:“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2025年4月,习近平主席成功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从全球视野看待周边,以周边外交辐射全球,生动诠释了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的精神要义,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创新发展,是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的生动实践。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结合材料一,“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各国间要如何交往才能让世界更好?(两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请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所倡导建设的“五大家园”中任选其二,并对应写出中国的具体实践。 -
20、
仔细观察上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从图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请你为中国“灯塔工厂”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