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每年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设立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聆听宪法讲座,走进历史资料陈列馆了解宪法历程……这表明(   )
    A、公民宪法意识不断增强 B、宪法与我们的一生息息相关 C、公民都能自觉遵守宪法 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 2、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
    A、政治安全 B、人民安全 C、经济安全 D、军事安全
  • 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下列名言能体现诚信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行为符合社会秩序要求的是(   )
    A、小雷爸爸在高铁上吸烟 B、小龙办理业务在一米线外等候 C、小东怕上学迟到闯红灯 D、小明外出旅游在景区插队买票
  • 5、“您的银行卡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看起来仿佛是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可能是陷阱。一旦手机用户点击操作,后果不堪设想。这警示我们(   )
    A、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B、网上交往具有虚拟性,完全不可相信 C、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应该远离电子产品 D、要做到“信息节食”,拒绝接收短信
  • 6、2024年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做出重审一审判决:对被告人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表明我国法律的特征是(   )
    A、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 7、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作为一项群体艺术,合唱讲求“合”而不“独”。可见(   )
    A、合唱是个人实力的展现 B、集体需要共奏和谐乐章 C、我们都渴望独立与自主 D、集体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 8、当情绪低落时,别忘了带上“阳光”。这句话告诉我们(   )
    A、积极情绪帮助我们避免一切困难 B、负面情绪只能带来伤害 C、不同的情绪带给我们相同的感受 D、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 9、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苔》中写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启示我们做人要(   )
    A、骄傲自负 B、自尊自强 C、宽容友爱 D、尊重他人
  • 10、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依靠亲情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B、孝敬父母只是成年人的责任 C、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唯命是从 D、与父母在相互关爱中体味浓浓亲情
  • 11、教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教师是推动创造的生力军 B、教师是锤炼品格的决定力量 C、教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 D、教师是社会上最高贵的职业
  • 1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该诗句体现了(   )
    A、友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C、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D、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 1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怀揣梦想,从这里起航。这启示我们(   )
    A、努力追梦,勇敢前行 B、实现梦想,不顾一切 C、坚持梦想,永不更改 D、心怀梦想,坐等实现
  • 14、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将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2)、材料中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我们满怀信心地向着中国梦奋勇前进。自信中国人的表现有哪些?
    (4)、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打算如何去做?
  • 15、材料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诗句涉及到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请你写出中华文化的特点。
    (3)、材料二中蕴含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哪两个价值要求相符合?
    (4)、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应该如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 16、材料: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2)、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有哪些?
    (3)、在我国,权利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约束。我们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4)、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 17、材料: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主要社会规则之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两例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2)、“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为什么要做文明有礼的人?
    (3)、请你回答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 18、材料:伴随着青春期的身心发育,我们的情绪发生着微妙变化。我们体验着自己的情绪,也经常观察他人的情绪表现。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成长。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哪些不同的情绪感受?
    (2)、情绪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你的情绪是受哪些因素影响而产生的?
    (3)、面对持续的负面情绪,请写出你调节情绪的方法。
  • 19、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树立的理念是(   )
    A、终身学习 B、关爱生命 C、明辨是非 D、绿色发展
  • 20、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文化多样性 B、文化隔阂 C、单边主义 D、霸权主义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