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2、当今AI(人工智能) 蓬勃发展,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I赋能

    AI+中华文化,惊艳世界。AI数字人国风少女“元曦”,穿越3300年带领大家探源中国汉字源头——甲骨文,走进剪纸世界,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无限魅力;飞天少女“伽瑶”“天好”,从敦煌壁画中“复活”,向世界讲述敦煌历史,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在海内外吸粉无数。

    AI争鸣

    甲方:AI可能超越人类。AI不会烦,不会累,在工作强度、速度和耐力上都远超人类。比如无人机用于测绘、搜救,比人类更精准,效率更高。
    乙方:AI不可能超越人类。人有情感,会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追求生命的意义。而AI只服从指令,不会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

    AI愿景

    AI不仅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逐渐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1)、“AI+中华文化,惊艳世界”说明了什么?
    (2)、甲、乙双方的观点均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请你选择加入其中一方阵营,为其合理性再提供两个例子作为论据。
    (3)、综合上述材料,从创新角度谈谈AI的蓬勃发展带给你的感受。
  • 3、2023年,B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2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该品牌的成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B品牌汽车的成功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借鉴意义。

  • 4、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下图是2022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单,由此可推断出(   )

    A、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有大幅增加 C、我国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D、我国注重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 5、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C919项目的实施聚集了国内外资源,全国24个省市、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30多万人和数十所高校参与,建立了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自主研发平台。历经15年攻坚克难,我国大飞机梦终成现实。可见⋯⋯(   )

    ①坚持集体主义,彰显制度优势

    ②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

    ③铸就大国重器,提升综合国力

    ④保障主权独立,建设科技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微笑嘴形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这要求我们(   )

    A、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引进来”“走出去” B、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 C、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扩大生产与制造业的规模 D、激发创新活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 7、让自主的种子守护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告诉我们(   )

    ①种子研发是国家工作的中心    ②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③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这样憧憬未来中国。如今,先辈的梦想照进现实,新时代的中国涌现出蓬勃的创新氛围。因为创新(   )

    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

    ③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    ④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2023年,在专利申请评价的两大权威国际榜单上,山东H企业是中国家电行业唯一上榜企业。1992年,H企业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保护研发创新成果,同时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30多年来,该企业始终与时代同频,走在前列。这表明(   )

    ①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②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公平

    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④创新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要用创新之手激活改革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 12、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进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13、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共富示范区先行市。下面是舟山某校九年级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成果初稿。请按组员修改意见完成任务。

    关于舟山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共富示范区先行市情况的调查(初稿)

    ……

    一、可喜成绩

    2021年,我市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成因分析

    舟山取得的可喜成绩与我市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组员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一:这两项措施只涉及了新发展理念的两个方面,不够全面,还需补充。
    1.积极推进“创新舟山”建设,建成了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型海洋实验设施群,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组织实施渔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推广新技术。
    2.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托宁波舟山+港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推动与日韩东盟十国等RCEP·成员国家港口间的紧密衔接,打造国际国内+大宗商品双循环的城市。
    修改意见二:应分别写清楚这两项措施对我市打造共富示范区先行市所起的作用。

    三、需继续解决的问题

    1. 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问题。

    2.偏远海岛人民对优质教育服务的期盼问题。

    修改意见三:
    既然指出了需继续解决的问题,就应提出相对应的合理化建议。所以需增加第四部分,即“四、建议”。
    (1)、针对“修改意见一”,还需从新发展理念的哪些方面进行补充?
    (2)、运用所学知识,按照“修改意见二”的要求加以补充完善。
    (3)、请按照“修改意见三”增加第四部分“建议”的内容。
  • 14、2024年1月17日,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某校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开展探究式学习。

    材料一 报告第一部分是烟台市2023年工作回顾。老师从报告中摘选出三个关于“工作开展”的小标题(见表格左列),同时让同学们搜集整理了烟台市2023年成绩单(见表格右列)。

    工作开展

    序号

    成绩单

    以高质量过万亿为目标奋力冲刺

     

    ①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激活发展引擎,深入推进“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活动。

    ②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烟台昂首挺进万亿级城市行列。

    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7.4%。

    ④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⑤全国首创“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全国首推政务服务改革用语规范。

    ⑥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进取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增进福祉

     

    材料二 报告第二部分主题为“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奋力走在前”。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烟台新的定位,为此,烟台市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以下是老师整理的部分内容:

    ★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叫响“仙境海岸·品重烟台”城市品牌。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挺起烟台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产业脊梁。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

    ★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实施零碳供暖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1)、请将成绩单内容与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对应。(只填写序号)
    (2)、材料一表格中“工作开展”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3)、阅读材料二,分析“烟台举措”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 15、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某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
    ☆某地增设非机动车道,将车道刷成蓝色,加装隔离护栏。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 16、1978—2023年,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彰显了改革开放(   )

    ①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下图是我国 2017 年和 2022 年的部分财政支出柱状图。它反映了我国(   )

    ①教育、就业等民生保障逐步提高

    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把教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④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举办公益夜校、开设婴幼儿照护中心、兴建“口袋”公园、开展全民健身大赛······这一系列惠民举措的共同目的是(   )
    A、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B、构建良好生态环境 C、保障公民文化权利 D、满足美好生活愿望
  • 19、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20、红色、绿色、古色是江西的三张亮丽名片。某班开展了以“领略赣鄱魅力,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1)、【领略赣鄱魅力】

    为丰富研学体验,增强育人效果,本次研学须涵盖红色、绿色、古色三类资源。

    请你依据下侧资源分布图,从绿色、古色两类资源中各选其一填入下列空格并说明选择理由。

    资源名称:革命纪念馆++

    选择理由:

    (2)、【赓续红色血脉】
        同学们在研学活动中收获颇丰,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在革命纪念馆齐诵刘伯坚烈士家书的场景:“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每每想起,同学们依然心潮澎湃,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铭记先烈,接续奋斗,勇担时代重任!
    伟大精神永放时代光芒。请从凝聚价值追求的角度,阐释刘伯坚烈士家书蕴含的时代价值。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