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市医疗保障局就《医疗保障行政处罚程序实施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体现了(     )
    A、民主选举,激发公民参与热情 B、民主监督,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C、民主管理,扩大公民权利范围 D、民主决策,更好保障公民权益
  • 2、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国家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强国建设重要动力

    ③教育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④我国要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近年来,国家积极探索“舌尖”背后的科技密码:超级杂交稻、繁凑型玉米、节水抗旱小麦等新型优良品种的培育,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舌尖”背后的科技密码说明(     )

    ①粮食安全是科技安全的必由之路 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③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科技进步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的北斗三号研制团队,其成员近九成不到35岁。他们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实现了五大类19个品种所有核心部件100%国产化,走出“自力更生开创之路、自主创新奋斗之路、全面国产化的超越之路”。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坚持集体利益至上 B、自觉抵制外来技术产品 C、努力争做创新人才 D、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5、2024年9月,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上,精美的宣纸屏、AI剪纸许愿机等产品亮相,数字出版正掀起“文化产业圈”的新旋风。对此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创新赋能文化发展 B、数字经济改变生活 C、企业推动科技进步 D、国家推进产研融合
  • 6、近年来,657种药品纳入第一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大字版”“有声版”说明书逐步落地;2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升级改造,护航银发族乐享“数智生活”。让老年人乐享“数智生活”旨在(     )
    A、发展银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B、关爱老年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C、完善养老服务,维护基本权利 D、保障基本生活,解决养老问题
  • 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由此可见(     )
    A、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开放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C、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D、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色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少年时期:6岁时袁隆平和同学们参观美丽的园艺场,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大自然,盼着长大后能有一个自己的园艺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家内忧外患,袁隆平跟着家人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此时,他最大的愿望便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

    青年时期:1959—1961年正是是困难时期,全国闹饥荒。袁隆平亲眼看到了全国百姓的艰苦生活,30岁的袁隆平说:“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问题,让全国老百姓吃饱饭。”

    晚年时期:晚年的袁隆平已经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一系列荣誉,我国的杂交水稻亩产量也已从两百多公斤提高到一千两百多公斤,但他依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说:“我的愿望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把中国最好的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让全人类远离饥饿。”

    (1)、从材料中你能体会出人生目标有何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指出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并引用材料说明。(举1例即可)
    (3)、袁隆平的人生轨迹启示我们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热点事件

    新闻速评

    “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这是22年前的4月1日,“海空卫士”王伟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如今,儿子继承了他的遗志,成为海军军官,与父亲“一起”守护祖国的海空。

    这,就是传承的力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份事业,只要我们都记得,他们的生命就会得以延续,精神就会得以传承。

    2024年,云南哀牢山地区因为一条探险视频引发关注并持续升温,原本人烟稀少的“禁区”变成人满为患的“景区”,面对突然的“爆红”,当地却开启了“劝退模式”,多次告诫游客勿贸然前往哀牢山未开放区域“以身涉险”。

    敬畏并非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每一个人的真实行动。

    (1)、从认识生命的角度谈谈如何理解“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2)、根据“哀牢山事件”,说说我们该如何敬畏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更加绚丽。
  •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我们尊重每一个为梦想打拼的人,是因为(     )

    ①劳动不同但报酬与待遇可以一样

    ②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

    ③不同行业的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

    ④劳动的贡献有大小,价值却相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1、下图为某校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这些数据警示我们要(     )

    ①学会寻求他人求助,挖掘生命的力量

    ②珍爱生命,不断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

    ③敢于积极冒险,活出我们生命的精彩

    ④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史记》中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 B、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完全是一样的 C、要获得成功必须经历顺境和逆境 D、顺境和逆境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13、下图漫画启示我们与人相处要(     )

    A、能够为朋友做任何事 B、面对伤害,私下报复 C、时时忍让,处处呵护 D、正确看待冲突与矛盾
  • 14、下面是某校教师们的“花式催作业”,同学们直呼老师们太有才了。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语文老师:“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交作业!”

    科学老师:“作业免不了,科学第一条;周练未盼来,老师泪两行。”

    地理老师:“三月春风吹满地,四月测评要争气。”

    ①老师要师道尊严恪守成规,不应如此讲究个性

    ②学生要体会老师良苦用心,这有利于学习进步

    ③认识老师风格不尽相同,尊重接纳老师的差异

    ④学生与老师走得太近,不利于维护教师的威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教育部等多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青少年要关注心理健康,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这启示同学们要(     )

    ①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

    ②敢于安于现状,承认自己技不如人

    ③包容过失宽容所有错误

    ④积极面对现实,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6、认识自己要讲究方法。下图启示我们(     )

    A、扩大“盲目区”来全面认识自己 B、公开“秘密区”让别人接纳自己 C、关闭“公开区”以免被他人伤害 D、挖掘“未知区”来激发自身潜能
  • 17、“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让我们在初中阶段,塑造全新的‘我’,勾勒出最好的模样。”这个模样可以有(     )

    ①越来越独立,唯我独尊

    ②越来越上进,追梦远航

    ③越来越包容,学会合作

    ④越来越个性,冲动激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8、古语“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启示我们交友要志趣相投。( )
  • 19、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 20、学校是个人道德养成的起点。( )
上一页 667 668 669 670 6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