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四川一所学校的学生回信中说,把家乡建设好,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你们这一代人接力奋斗。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1)、读了总书记的回信,你打算怎样过好初中生活?
    (2)、积极进取是中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我们应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3)、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一个有梦想的少年?
  • 2、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刊发重要文章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告诉我们(     )

    ①人生目标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

    ②应将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③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理想

    ④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能走向成功、过上幸福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024年4月2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郭玺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作为新一代青年农民的郭玺坚持八年,用汗水“染绿”黄沙,让青春“荡漾”绿洲,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生动谱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传奇故事。郭玺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原因是(     )

    ①因为工作环境差,所以国家才给他荣誉称号

    ②他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

    ③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是每一个人的人生追求

    ④他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了人生的光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4年7月,一位职业球员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经历的挫折时说:“那真的很艰难。但我只能面对它,我努力保持精神集中,面带微笑。在我经历困难时,我必须保持坚强的心态,并与逆境作斗争。”他面对逆境的态度启示我们(     )
    A、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受挫而不短志 B、顺境中的有利因素使我们更容易实现目标 C、面对顺境时,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D、面对逆境,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只能顺从
  • 5、2024年6月,湖南长沙水灾发生时,数万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尽自己所能,为抗击灾情贡献一份力量。这些志愿者的举动(     )

    ①是关爱他人生命的表现

    ②是积极锻炼身体的体现

    ③在奉献中提升了自身价值

    ④是为了获得更多人的赞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下图漫画中的探险者应(     )

    ①增强风险意识,不盲目触碰危险的领域

    ②树立规则意识,及时纠正自身不当行为

    ③远离登山运动,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④警惕意外伤害,减少消防安全事故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某大学规定:“任何学生在管理学院课堂教学时间内(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应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关闭,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电子产品。如有违反者,任课教师有权制止,并当场收缴,交给各班级辅导员。”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你会(     )

    ①坚决要求学校修改规则②主动有序参与集体生活

    ③根据个人的意愿来行事④自觉遵守维护集体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下图两位主人公的对话,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坦然接受新朋友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学会处理朋友间的冲突④互帮互助增进朋友情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的“哥们儿义气”,弄不好会害人又害己。朔里司法所新入的社区矫正对象葛某就是这样的“受害者”。他并没有直接与人发生冲突,只是为了“哥们儿义气”,被迫卷入一场斗殴中,最终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如果你的好友小东要求你去帮他打人“出气”,你的正确做法和理由是(     )
    A、拒绝并劝阻,交友需要讲原则 B、答应,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C、拒绝,小东不是我真正的朋友 D、答应,朋友就应该义无反顾
  • 10、《孟子·离娄上》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大学》也明确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是因为(     )

    ①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

    ②家庭是由婚姻关系等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③建设美好的家庭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

    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探历史古迹、访知名学府、游山川湖海、赏雨林奇观……近年来,有“行走的课堂”之称的研学游广受欢迎。这启示我们(     )

    ①课堂教学已过时,旅游才是最好学习方式

    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生活处处可学习

    ③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而不能靠书本

    ④学习也可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进入中学以来,小豫受班集体良好氛围的影响,不但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还加入了自己喜欢的足球社团,刻苦训练、积极参赛。一学期下来,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大家都说他比以前更加稳重、勤奋上进了。小豫的变化告诉我们(     )

    ①升入中学,就能成长为完美的少年

    ②初中生活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的大门

    ③集体生活涵养品格,促进我们发展

    ④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过去十年,我国为全球贡献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2013年——2022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PM2.5的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92%。我国已成为全球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材料二   2023年以来,我国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办了多场国际论坛。

    论坛名称

    时间

    主题(议题)

    意义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首届“良渚论坛”

    2023年12月3日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1)、材料一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哪一方面内容?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上述国际论坛的举办为什么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我们青少年应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与会人士共商亚洲和世界发展大计,为促进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坚持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亚洲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亚洲大家庭重要成员,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地区合作,为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学校准备举办“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成就展”。下列是成就展的部分内容:

    迄今,中国已拥有57项世界遗产,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前列;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越来越得到全球的关注和庆祝。全世界刮起了“中国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表示:“中国经济每多增长1%,与中国有联系的经济体就会多增长0.3%。”2024年中国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5.5%,继续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断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面对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赞赏和支持。面对各种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与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1)、材料一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是怎样影响世界的。
  • 15、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进程。从公元前5000年农作物大交流,到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后与世界各国更深入的文明往来,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理论、思想,中国从不同文明中不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这一进程说明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应做到(     )

    ①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       ②满足于欣赏世界各国物件的精美

    ③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④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6、2024年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由中国提出的决议,宣布每年6月10日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加强全球团结。文明对话有助于(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美美与共       ②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

    ③增进理解信任,消除文化差异   ④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他指出,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习主席的这一倡导(   )

    ①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②有利于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③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

    ④体现了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参与全球治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8、面对当今世界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主张。中国还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这表明(     )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③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国际社工和志愿者协会是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输送各种行业高、中级专业技术志愿人员的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有效的援助,以支持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解救贫困地区的人民。该组织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让我们认识到

    ①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   

    ②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   

    ③督促各国为实现人类共同目标采取一致行动

    ④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20、“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在千年古都西安举行。六国共商合作大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基于(     )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②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③我国积极主动与世界各国交往 ④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共同解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643 644 645 646 6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