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注发展 逐梦圆梦】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亿万人民奋进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康庄大道上。

    材料一: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社会事业欣欣向荣,202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0%。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2024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3亿人。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3月7日第7版)

    材料二:  “入世”、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材料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你能感受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请你分析材料二中反映出的中国腾飞背后的“中国密码”
    (3)、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三①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4)、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助力?
  • 2、 【落实环保 践行绿色】

    2024年 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国的第10个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国家主场活动在广西南宁举办。

    九年级 (3)班同学在学习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内容后,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表中的内容。

    研究课题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研究依据

    (1)理论依据: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基本国策:

    调查情况

    (2)调查方法:

    (3)发现问题:

    解决方案

    (4)针对你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做法:

    活动收获

    (5)活动结束后,请你谈一谈收获。

  • 3、【红色传承 不忘初心】

    202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据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回忆:在大雪纷飞的冬季,没有御寒的衣服,没有御寒的住处,许多战士在天寒地冻中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战士们毅然决然地向前、向前……他们用鲜血染红了白雪,用生命换来了和平。他们和世界人民一起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1)、依据材料,说一说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的事迹,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2)、除东北抗联精神外,黑龙江省有哪些特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3)、新时代的青少年在学习上、生活中应该如何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 4、【宪法至上 凝聚共识】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九年级(2)班的同学们在学习宪法的过程中,设计了两条宣传语。

    宣传语一: 国家权力行使不任性, 公民权利有保障。

    宣传语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请你针对其中一条宣传语, 写出其理论依据。
    (2)、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重要意义?  
    (3)、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 5、【国家安全 人人参与】 

    2025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 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我们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3)、你所在班级向同学们发出“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在行动”的倡议,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②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

    .

    九年级 (1)班

    2025年4月 15日

  • 6、 【明析道理 知行合一】

    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1)、情境一:数学课上,老师鼓励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

    理由:

    (2)、情境二:你因乒乓球比赛失利而情绪低落、闷闷不乐。  

    正确做法:

    理由:

    (3)、情境三:学校团委号召学生在假期里为社区空巢老人做一件暖心的事。  

    正确做法:

    理由:

    (4)、情境四:你和父母去餐馆吃饭,老板建议不要发票,可以打折。  

    正确做法:

    理由:

  • 7、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纽带。2024年12 月4日,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    )
    A、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C、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 D、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消失
  • 8、当今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入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这说明当今世界是                                       (    )

    ①开放的世界    ②发展的世界

    ③紧密联系的世界    ④变幻莫测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
    A、可持续发展道路 B、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C、走绿色发展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0、某班级同学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心目中“自信的中国人”的形象。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小华: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发展有信心。

    ②小丽:自信的中国人就是梦想家,只需要胸怀理想、满怀激情。

    ③小刚: 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小军:自信的中国人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民主集中制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共商共建共享 D、一个中国原则
  • 1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下列属于公民维护民族团结的正确做法是                                                             (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依法严惩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C、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D、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 13、用心用情,呵护生灵。电网工作人员为保护喜欢在输电铁塔上筑巢的鸟类,搭建人工鸟巢,并进行局部绝缘化处理,由防鸟驱鸟变为护线爱鸟,确保鸟类和电网都安全。这体现了(   )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C、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为主的方针 D、坚持绿色惠民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1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语句依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是                                                            (    )
    A、爱国、敬业、自由、平等 B、爱国、 自由、诚信、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15、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为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应该                                                          (    )
    A、科学立法,依法行政 B、独立监察,合法检察 C、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D、依法审批,执法必严
  • 16、从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倾听民意,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这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
    A、为人民谋幸福 B、人民当家作主 C、全过程人民民主 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 17、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市民出门不用带钱包,手机支付更方便;看电视不再用遥控器,说出频道即换台……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
    A、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C、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D、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18、改革开放的浪潮,让中华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说明改革开放                 (    )
    A、使中国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B、使我国经济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C、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D、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19、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这表明我国                                              (    )

    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③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④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2025年3月 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他们代表人民意愿,共商国是。这表明                               (    )
    A、全国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 B、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