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到1850年,英国棉纺织业雇用了制造业中六分之一的劳动力,直接贡献了英国GDP的8%。与这一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 2、“全国三级会议已经不存在了,它被单一的国民议会所取代,后者不分等级,挟国民之名以主权者自居,并声称有赋予国家一部宪法的任务。”上述情形描述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农奴制改革
  • 3、1435年,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对时人仍认为绘画是一种“机械”艺术感到愤怒,他认为画家和雕塑家已不再是工匠,而是某种“高雅艺术”的从事者。这一主张(       )
    A、拉开了文艺复兴序幕 B、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同 C、提升了艺术家的地位 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 4、下表为中世纪主要势力对创办大学的态度。这说明,大学的兴起(       )

    势力

    态度

    教皇

    庇护新兴学校,相信学识会服侍上帝荣耀

    皇帝和国王

    授予新兴学校特许状,希望大学成为君权的桥头堡

    城镇

    培养新兴学校,因为它们可以带来盛名并引来居民与贸易

    A、推动了城市自治 B、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具有历史偶然性 D、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5、中世纪时期,不仅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西班牙的封建契约不一样,就连这些大国的不同地区也不一样,甚至找不到两份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中世纪的西欧(       )
    A、封建地域性明显 B、民族独立国家出现 C、教权与王权并立 D、庄园经济普遍盛行
  • 6、如图为2004—2015年我国服务型城市与工业型城市发展数据统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A、城乡经济差距拉大 B、经济特区发展迅速 C、经济结构逐步改变 D、工业城市日益减少
  • 7、1956年,中国决定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研发团队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符合国家建设要求的桥梁板生产工艺,生产出了6.6万吨优质桥梁用钢材,用于建设南京长江大桥。这主要得益于(       )
    A、国家体制优势 B、一五计划完成 C、八字方针提出 D、经济体制改革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回了被洋人控制了近百年的海关,如图为第一任海关总署署长孔原的《任命通知书》。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       )

    A、加强工业建设 B、注重民主协商 C、走向独立自主 D、践行和平外交
  • 9、1948—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恢复了340多家大型企业和2430家中小型企业;除此之外,1948年东北地区谷类作物收成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1600万吨小麦和黑麦。这些成就的取得(       )
    A、宣告辽沈战役取得胜利 B、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智慧 C、助推土地改革顺利开始 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
  • 10、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武汉举办“七七献金”活动,得到人民积极响应,捐助抗战现金和物资折合超过100万元。这直接反映了(       )
    A、国共合作形成 B、抗战形势严峻 C、民族意识高涨 D、军人英勇无畏
  • 11、1926年1月起,中国共产党负责的中央农民部先后创办了《中国农民》《犁头》《农民运动》等刊物,各省均有关于农民运动的定期刊物。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       )
    A、文学革命 B、思想建党 C、武装斗争 D、联系群众
  • 12、1920年1月1日,《申报》刊登《新青年》广告,介绍其办刊特色,并反问国人,“要懂得世界新潮流的心思,这《新青年》杂志可以不看吗?”这说明,《申报》(       )
    A、以宣扬科学为主旨 B、注重宣传新思想 C、突出报道重大事件 D、改变了民众观念
  • 13、如图是1911年新建陆军克复南京天保城纪念章,纪念章中间为“陆军”字样,“陆军”外围为湖北军政府的十八星旗。据此可知,“克复南京”指的是(       )

    A、南京脱离清朝统治 B、中华民国正式建立 C、封建帝制已经结束 D、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 14、甲午战后,下层民众承受着更多痛苦。于是,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自发地联合起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掀起一场救亡图存运动。这场运动(       )
    A、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 B、开启了近代化的探索 C、打击了列强瓜分野心 D、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 15、1862年,李鸿章率领淮军由安庆到达上海,盛赞英、法军队“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表示要及时“资取洋人长技”。基于此认识,李鸿章(       )
    A、极力镇压太平天国 B、主张创办军事工业 C、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D、固守避战求和策略
  • 16、《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洋货不止可以在一个通商口岸任意销售,在未拆封情况下,还可转运其他通商口岸售卖,且无需重新交税。这表明,通商口岸的开放(       )
    A、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 B、促进了沿海地区发展 C、便利了列强商品输出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 17、清朝康雍乾时期,清廷在台湾各处设立书院24所,从内地延请教师到书院任教,推行儒学,实施教化。这些措施有利于(       )
    A、增强文化认同 B、创立八股取士 C、实现国家统一 D、奠定疆域版图
  • 18、蒙古立国之初就实行科举考试,用儒术选士,中举者享有免除徭役、赋税,与长官同署公事的权利。这旨在(       )
    A、打破蒙汉隔阂 B、完善科举制度 C、发扬儒家思想 D、扩大统治基础
  • 19、北宋时期,成都是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区所产粮食、纺织品、陶瓷、纸张、书籍的集散地,与吐蕃、大理从事茶马贸易。这说明,北宋时期该地区(       )
    A、城市规模壮大 B、发展领先全国 C、经济联系密切 D、对外贸易发达
  • 20、717年,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组织了一批文士进行图书的搜集编修工作,后来还在长安、洛阳两京创设书院管理图书。这些措施(       )
    A、显示社会风气开放 B、推动文教事业发展 C、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D、体现重文轻武政策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