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于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拔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三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3)材料四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材料五中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运动的什么性质?
    (2)、材料二表明哪一阶级成为这个事件的主力?说出该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3)、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 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瓦解的过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随着列强的侵略逐步形成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依次按顺序写出这三个不平等条约是在哪三次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
    (3)、请你将材料二中划横线部分条约缺失的内容补充完整。
    (4)、材料三中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4、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探索 D、伟大的抗日战争
  • 5、标志着中国无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三权分立
  • 7、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同盟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兴中会
  • 8、《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9、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B、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 10、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 11、“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 13、某历史小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单元主题,开展主题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一、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及领导阶级,并说明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3)、指出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说明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
  • 14、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一共八块,下面四块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为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给这四块浮雕反映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仅填序号)
    (2)、人民英雄纪念碑对底座浮雕主题的定位是,选用最能代表人民革命的历史题材作为主题内容。请你谈谈上面四个历史事件被选用的理由。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五四运动:

  • 15、下表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860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先后在松江、青浦两地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

    A、建立了农民政权 B、反抗外来侵略 C、制定了革命纲领 D、反对清朝统治
  • 16、“在中国近代史上,茶叶出口贸易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一场鸦片与茶叶的战争”。该研究视角意在强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
    A、使中国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 B、具有罪恶性并期望打开中国市场 C、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D、打破中国社会自主发展前进道路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我国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各大诸侯国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

    材料二   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行变法。商鞅变法重视“耕战”……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因,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材料三

    ——摘自李白《古风》组诗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关于军事方面的内容。并简述商鞅变法对秦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中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并指出示意图中①指代的官职以及丞相的职责。示意图反映了秦始皇首创了哪一政治制度?
  • 18、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 19、《老子》中的名句“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鲜”意指不可搅动太繁,否则鱼肉易碎,治国也不可政令繁苛多变。该名言体现了老子的治国理念是(     )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仁政治国 D、无为而治
  • 20、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战国时期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
    A、盘庚 B、齐桓公 C、勾践 D、李冰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