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1948——1952年,西欧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5%,工业生产上升了35%,农业生产提高了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 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
-
2、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敌对使斯大林形成了强烈的孤岛意识和危机意识,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敌对,使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成为首要任务。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农业集体化创造了社会主义的辉煌,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的生机和潜力。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A、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B、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 C、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历程 D、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
3、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凡尔赛体系 C、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
4、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方式
国别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和方式
英国
1640年爆发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1783年获得英国承认;1865年内战结束,避免了美国分裂。
俄国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从表可知,资本主义制度( )
A、萌芽于工业革命 B、遍及世界各大洲 C、确立形式多样化 D、扫除了封建残余 -
5、如表是九年级(1)班同学总结的知识点,从中可知学习的主题是( )
从“庄园瓦解”到“租地农场的发展”
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从“地中海世界”到“大西洋世界”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 D、资本主义的曙光 -
6、公元前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她的内湖。”,“她在欧洲乃至世界法制建设史上做出巨大贡献”。这里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个帝国:(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7、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1984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的“计划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是( )A、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B、积极发挥市场作用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D、不断完善分配制度
-
8、从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的数据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B、“大跃进”改变了经济落后状况 C、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确立 D、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9、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指出:“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这一论述意在强调抗美援朝(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C、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
10、据统计,抗战初期中共领导的军队不到5万人,到1940年迅速发展到50万人,1945年更是达到120余万人。军队数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进行土地革命,赢得农民支持 B、开展游击战争,壮大根据地力量 C、国民政府支援大量武器和物资 D、正面战场的抗战吸引日军主力
-
11、《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表示了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 )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
1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融汇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这种“移花接木”( )A、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B、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13、清朝统治者以立法形式确立的《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回疆则例》《西藏通制》等民族边疆政策,共同体现了( )A、边疆少数民族的汉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 C、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D、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
14、郑和率领大规模船队,远航亚、非30余国,每至一国即宣谕皇帝诏书,向各国国王、地方首领颁赐礼物,“事竣,各具方物及异普珍禽等件,遣使领责,附随宝舟赴京朝贡”。一时间,海外诸国使节纷至沓来。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B、推动了航海事业发展 C、打破了中外隔绝状态 D、促进了全球物种交换
-
15、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元朝地理方位示意图。下列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由宣政院管理 B、②设西域都护府 C、③设北庭都元帅府 D、④设澎湖巡检司
-
16、《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B、统治者重视文化娱乐 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
17、考古学家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中发现壁画,人物服饰既有汉式宽袍大袖,又有鲜卑窄袖短衣。此现象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南北政权长期对峙,文化差异不可调和 B、孝文帝改革后,鲜卑贵族全面汉化 C、民族交融背景下,胡汉文化双向影响 D、北朝艺术受南朝影响,风格趋于统一
-
1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了考试选官制度 D、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的边疆
-
19、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下面典籍中的记载反映出他们的共同智慧是(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墨子·七患》
A、顺应自然 B、以民为本 C、以德治国 D、尚贤节俭 -
20、“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发现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包括水坝、灌溉沟渠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稻作遗存;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石犁、木耒等农具,以及大型粮仓和窖穴。”上述材料共同说明原始农耕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是( )A、手工业技术高度专业化 B、早期国家形态初步形成 C、农业生产规模化与组织化 D、宗教仪式主导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