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了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后,帝国主义创造出了殖民统治的新理论,建立了新的世界体系。

    材料二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政治的力量。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迎接“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有改动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的世界体系”指的是哪一体系?
    (2)、材料二中杜鲁门的演说,说明美国即将对苏联采取什么政策?为了配合这个政策的实施,美国主导成立了什么组织?
    (3)、材料三中的“多极时代”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什么趋势?
    (4)、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同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下列史实能佐证此观点的有(     )

    ①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②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③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图示意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促使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推动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19年5月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9月、11月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4年5月

    黄埔军校成立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1927年8月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7年-1928年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初步形成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历时500年,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历史的产物。……启蒙思想家接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旗帜,又在上面添加了“理性”的字样,这两者之间,历史的联系,逻辑的发展是十分清晰的

    ——《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1848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写了一本振奋人心的小册子,后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小册子里以浓缩的形式出现,欧洲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依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则为它提供了理论来源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两位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启蒙运动推动下欧洲出现的政治革命。
    (2)、写出材料二中“振奋人心的小册子”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瓦特的哪一重大发明“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从整体上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给予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的同时,也刺激了这个古老帝国的发展与崛起,虽然后来又历经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惨痛的洗礼,但是在总的历史进程上已经开始萌发复兴之意了。

    ——刘天《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城里确立了自己的统……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被强行打开。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工业革命对中国与世界产生的影响。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的素养要求。材料一图片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客观叙述和分析。

    材料二   

    在改革中,孝文帝首先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接着就开始了全方位的汉化改制。……把本民族完全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

    ——管芙蓉《“胡服骑射”与“孝文改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汉化改制”的具体措施。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此材料意在说明两次世界大战(     )
    A、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B、改变了亚洲的国际地位 C、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
  • 9、如图中,世界石油产量出现了急速增长。其原因主要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 10、地理大发现后,中国的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品和制作技术在欧洲迅速传播。与此同时,原产美洲的近三十种作物被引种到中国,欧洲传教士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天文、历法知识。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B、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转型 C、加速了近代海洋意识的形成 D、揭开了早期殖民掠夺的序幕
  • 11、史诗《梨俱吠陀》记载:当他们分割普鲁莎(印度神话中的原始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其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与这一神话有关的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种姓制度
  • 12、万隆会议结束不久,巴基斯坦首相阿里说:“周总理看来是诚挚地希望和平的”,“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能够合作”。下列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方针
  • 13、中华老字号企业—瑞蚨祥绸布店,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了公私合营,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下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4、“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著名战例,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艰难险阻、突破生死绝境,以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钢铁意志,在世界战争史上立起了一座丰碑。”与这座“丰碑”相符的口号是(     )
    A、保卫华北,保卫平津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15、“国旗已经上升到旗杆的尖顶,开始在人民首都的万里晴空迎风招展。一将永远飘扬在人民共和国的大地上。”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这一现场直播见证了(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16、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过程
  • 17、“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18、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关键词“天竺”、“《大唐西域记》”、“那烂陀寺”,他们研究的人物是(     )
    A、张骞 B、玄奘 C、松赞干布 D、鉴真
  • 19、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文化之路”、“瓷器之路”、“皮货之路”等。史学界中最能印证丝绸之路是(     )
    A、陆上交通要道 B、海上交通要道 C、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D、名胜古迹之路
  • 20、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济南历史沿革表(部分)。与这三个时期相对应的制度是(     )

    时期

    沿革内容

    春秋战国

    属于齐国,称“泺“、“历下“等邑

    秦朝

    属济北郡

    西汉

    设置济南郡

    A、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世袭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行省制、郡县制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