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素养评估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素养评估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
1、简答题(1)、请在下图中的①、②处填写出相应的制度和人物。(2)、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被称为“”; 向人们展示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遗址是;战国时期的屈子又名屈原,屈原等人创作出了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3)、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茁,……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学派繁荣”的局面是什么?分别列举“儒墨道法”四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各一人。
-
2、《汉书》记载,汉文帝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这则史料反映了( )A、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 B、汉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C、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 D、汉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3、象棋中,两军立营,相持对垒,中隔“楚河汉界”,色分黑红,为“九五”而战,战局中“斗智不斗力”,通力擒敌方之“将(帅)”。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春秋战国 B、商周之际 C、秦汉之交 D、三国魏晋
-
4、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在新征服地设县,由国君直接管辖;有些诸侯国在边境要地设郡,作为军队戍守防区。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将乡邑整编为县,又在新征服地设郡,由秦王任命官吏治理。这些举措的共同影响是( )A、延缓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C、确立了大一统的集权体制 D、强化了君主对国土的控制
-
5、下列图片说明,商周时期青铜器( )A、产量极高 B、铸刻文字 C、区分等级 D、种类丰富
-
6、中原地区陶寺遗址有彩绘龙纹陶盘,北方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有玉龙,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带有龙形象的青铜器。这些考古发现共同反映出中华文明( )A、多元一体 B、均衡发展 C、领先世界 D、开放包容
-
7、“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毛茸茸的手,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披上了一层文学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马坝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8、根据下面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史事
1839年6月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
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5月
三元里抗英斗争
1842年8月
鸦片战争结束,签订《南京条约》
1851年1月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6年10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6月
签订《天津条约》
请回答:
(1)、从大事年表中找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可耻行径?(2)、从大事年表中找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事件。(3)、某同学把大事年表的鸦片战争爆发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两个关联事件进行研究学习。这两个事件是怎么相关联的,请你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
9、对以下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朝的垦荒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B、元朝统一全国后创立行省制度 C、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D、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
10、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A、洋务运动客观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1、据下图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12、下表所示是洋务运动两位代表人物的有关言论。二者的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 )
人物
思想主张
奕䜣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中国欲自强,应当学习外国利器,而学习外国利器,先要觅制器之器
A、革新政治与整顿军事并重 B、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C、求强和求富不可并驾齐驱 D、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 -
13、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林则徐虎门销烟场景图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 太平军大破洋枪队绘画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近代化早期探索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自然经济的解体 -
14、思维导图有助于掌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得知( )A、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B、“扶清灭洋”获得清政府支持 C、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
15、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1864年,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D、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16、综合下表信息,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鸦片战争(1840一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一1860年)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A、清朝进一步对外开放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7、有人说:“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的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据所学知识分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另外一个人”最有可能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德国 D、俄国
-
1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这里“沉重的震撼”主要是指( )A、中国的主权被进一步侵害 B、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中国的领土被大规模侵占 D、内地被迫大量对列强开放
-
19、鸦片战争以后,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棉纺织业出现“无纱可纺”“布市消减大半”的局面,机器生产出的价格便宜的洋纱洋布开始涌入中国,不少农家妇女不得不停止手工纺纱织布,原来自己织布解决各家穿着的人,也到市场上买洋布了。这表明鸦片战争使( )A、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C、传统的手工业彻底消失 D、清政府和人民负担加重
-
20、“这种现象所引发的问题,严重困扰着道光皇帝。据统计,1820~1840年,大清外流白银约1亿两左右,这使大清国库严重空虚,扰乱了大清货币的流通,使大清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道光皇帝召林则徐进京商讨解决的办法。”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是指( )A、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B、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C、猖獗的鸦片走私贸易 D、英国不断骚扰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