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的部分条款。据此可知,这些法律条文(     )

    条目

    内容

    第55条

    自由民开启其渠,不慎而使水淹其邻人之田,则彼应按照邻区之例,以谷为偿。

    第56条

    自由民如果放水,水淹其邻人业已播种之田,则彼应按一布耳凡十库鲁之额,赔偿谷物。

    A、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说明古巴比伦经济以农耕为主 C、旨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D、注重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 2、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准确预测泛滥日期,古埃及人开展天文研究。为测量尼罗河水位,古埃及人会进行精确记录和计算,用象形文字符号表示数字,以图形提供实际解决办法。据此可知,古埃及人(     )
    A、擅长推理证明 B、以农耕经济为主 C、崇尚实用精神 D、尊崇法老的权威
  • 3、美国本计划沿苏联边境两侧平行出兵,但由于交通、航线以及苏联自身的困境,最终决定从英国本土出发,横渡大西洋出兵进攻欧洲,这一战略的调整促使(     )
    A、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C、世界大战转折点的出现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所代表的企业是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材料二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2)依据材料二归纳洋务派的一系列举措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这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互关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有哪些超越?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列强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在此期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近代史上,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几次战争后清政府分别与外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2)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分别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维克多·雨果

    (3)材料二中雨果强烈谴责了“两个强盗”的什么暴行?

    材料三   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响彻云霄。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材料三反映的这次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这次运动有何联系?

    (5)从1919年这场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作什么时期?

    材料四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6)请分别举出材料四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 6、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栏目,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

    【栏目一 成立条件】

    【栏目二 经典内容】

    【栏目三 会议代表】

    (1)观察栏目一思维导图,空白方框应填写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栏目一,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请把栏目二的A处补充完整。栏目三的四位人物中谁应该填入栏目二的B处。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个栏目,并针对这个栏目提出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即可,不用作答)

  • 7、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请你分析一下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898年

    1900年

    列强办厂数目(个)

    800

    1231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辟五口通商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辛丑条约》中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 8、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不能体现“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选项是(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义和团反帝运动 C、慈禧“量中华之物,结与国之欢心”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9、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10、下表是各方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洪秀全的描述。据此可以得出,历史人物描绘(     )

    内容

    来源

    目大而光,耳圆而小,鼻高须长,发白发黑,臂力极大而知觉敏锐,其声洪亮而沉重,笑时声振屋瓦。

    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

    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湘军文士张德坚《贼情汇纂》

    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宋居仁转引洪全福的表述

    A、受史料形式的影响 B、受历史时段的影响 C、受阶级立场的影响 D、受历史解释的影响
  • 11、鸦片战争后,英国对清朝的赔偿要求原文“demand fromthe Emperor satisfactand redress”直译为现代汉语,意为“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而道光皇帝看到的译“求讨皇帝昭雪申冤”。由此可见(     )
    A、英国的诉求是完全合理 B、天朝上国观念仍然存在 C、取得赔款是战争的目的 D、清朝翻译水平低
  • 12、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资产阶级战争 B、太平天国将《资政新篇》付诸实践 C、太平天国西征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13、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为(     )
    A、林则徐——“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B、张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C、邓世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D、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先驱
  • 14、某学者指出:“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语。”该史料体现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 15、19世纪末,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的农民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黄花岗起义
  • 16、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7、下列关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的支持 B、袁世凯玩弄政治权谋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D、立宪派和旧官僚支持孙中山
  • 18、下列哪一个组织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的
    A、光复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强学会
  • 19、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
    A、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全岛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20、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九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是(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上一页 718 719 720 721 7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