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 青海省西宁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
-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年度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提升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文翰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
-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提升卷)
-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基础卷)
-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提升卷)
-
1、如下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是牙膏常用添加剂之一,实验表明牙膏主要活性中单氟磷酸钠质量分数达到时,防龋齿效果较好。
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
净含量:
含氟:
功能:防止蛀牙
请据图回答:
(1)、求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单氟磷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
2、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二氧化锰)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任务一】探究氧化铜能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1)在此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小木条;B试管中的小木条复燃;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要确定氧化铜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不变。
【任务二】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3)为了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实验中除了记录注射器内收集氧气的体积,还需记录。
(4)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
【任务三】: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__________
取一支试管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反应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5)上表中得到的结论是。
(6)在设计此实验时,需要改变的因素。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3)、乙同学选择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写序号)。(4)、将收集的氧气倒入装置F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5)、组装好B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 -
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玻璃仪器是(填名称)。(2)、小刚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他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该托盘天平以下用游码)。(3)、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影响是(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
5、山东籍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介绍了空间站中的生活,在轨演示了水球变气球等炫酷的实验。“天宫”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1)、在“水净化系统”中,高分子膜可以除去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操作原理相同。(2)、“水电解系统”中生成氧气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太空水和地球上的水化学性质相同 B、太空水制取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C、太空水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4)、“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6、我们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空气”。(1)、从物质分类角度:新鲜的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角度(用“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氮原子):同温度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列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3)、从实验的角度: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
A、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 B、停止加热后,等装置冷却到室温读数 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D、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4)、从污染角度: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
7、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3)、氦气。
-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热量变化,则有热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
9、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A、在某温度下,往接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 D、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0、的转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与某种单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化学式为 B、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
11、“手持技术”又称为掌上实验室,是由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实验手段,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计算机及配套软件组成。某实验小组想利用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等质量的(10g)NaOH、NaCl、NH4NO3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探求其变化的规律。

通过溶液相关知识和观察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溶于水中NH4NO3使溶液温度降低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C、加入NaOH使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溶质中离子扩散吸热 D、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溶于水中NaCl溶液温度变化不大,但是略有降低 -
1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净水的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蒸馏→吸附→过滤 B、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
1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4”表示四个钠元素 C、“”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3”表示3个水分子
-
14、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有转化为活性氧,它会加速人体衰老。科学家尝试用亚硒酸钠()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下列有关亚硒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硒酸钠属于氧化物 B、亚硒酸钠由2个钠原子、1个硒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亚硒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 D、亚硒酸钠中含有臭氧分子
-
15、我国研究人员将应用到光电催化分解水实验。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铋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中子数为83 D、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3 -
1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既含有单质也含有化合物,其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
17、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A、就地丢弃废旧塑料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生活污水排入河道 D、乱采矿产资源
-
1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C、铜丝作导线 D、双氧水用于消毒
-
19、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黄河水
B、点燃酒精灯
C、氧气的验满
D、倾倒液体
-
20、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老师做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进行观察 D、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