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2025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1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5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对保护环境不利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加产量 B、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C、将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并处理 D、绿色出行
  • 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氢氧根:HO B、铝元素:AL C、2Fe3+:2个亚铁离子 D、氧化钠:Na2O
  • 3. 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1 C、铟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锑的原子质量是121.8
  • 4. 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加碘盐调味

    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

    B

    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时调大进风口

    氧气充足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C

    自来水厂明矾净水

    明矾杀菌消毒

    D

    硫酸铜溶液识别假黄金(Cu-Zn合金)

    锌能与硫酸铜反应

    A、A B、B C、C D、D
  • 5. 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可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M若为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 B、反应③可加入氯化镁溶液实现反应 C、Na2CO3俗称纯碱、苏打,可用于洗涤剂的生产 D、②属于中和反应,反应④产生白色沉淀
  • 6. 甲醇CH3OH被誉为“液态阳光”。利用太阳能制甲醇的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1:16 B、步骤②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1:1 C、图中所示的转化过程中有3种氧化物 D、甲醇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 7.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B、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放热 C、探究甲烷中含氢元素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 8. MnSO4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比较:KNO3>MnSO4 B、MnSO4饱和溶液从40升温到60无晶体析出 C、40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混有少量KNO3MnSO4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可提纯MnSO4晶体
  •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Cl中混有的K2SO4固体

    滴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

    B

    鉴别CO和CO2

    分别通过灼热氧化铜

    C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变质程度

    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D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 10. 用三颈烧瓶收集一瓶CO2 , 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1)。检验气密性后,在t0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t2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时注入的溶液是盐酸 B、t0t1期间发生反应:CO2+NaOH=Na2CO3+H2O C、t2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NaOH溶液与盐酸发生反应 D、t1t2期间压强不变且大于0可证明收集的CO2气体不纯

二、【科普阅读】

  • 11. 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如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进行储存。

    (1)、下列选项,属于“绿氢”是_______(填字母)。
    A、煤燃烧发电制氢 B、风能发电制氢 C、核能发电制氢
    (2)、灰氢的制备过程发生的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液氨储氢”的化学方程式
    (4)、在电解水反应中,下面三个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填写字母)。

    (5)、氢气燃烧发出色火焰,相比化石能源,氢能的优点有
  • 12.

    松花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项目研究,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

    【任务一】初识松花蛋,查阅营养成分

    (1)松花蛋,又称皮蛋,制作原料为鸡蛋,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除此之外,还含有油脂、维生素及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任务二】品尝松花蛋,感受松花蛋的酸碱性。

    (2)同学们品尝松花蛋时,发现松花蛋略有涩味,推测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生活中食用时可加入________(选填“料酒、食醋或酱油”)来减少涩味。

    【任务三】浸松花蛋粉,寻找涩味缘由

    (3)取适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填写指示剂名称),溶液变红证明滤液中含有碱性物质。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盐、纯碱Na2CO3等。

    【分析推理】

    (4)松花蛋粉加水调和时发生如下反应:

    CaO+H2O=CaOH2;       

    ②________

    【提出猜想】

    (5)猜想1:NaOH;猜想2:NaOH和CaOH2;猜想3:NaOH和________(填化学式);
    (6)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实验现象

    猜想________不成立

    操作二:________

    ________

    猜想2成立

    【讨论交流】

    (7)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操作1中除可用稀盐酸外,还可选用_______也能达到同样实验目的。
    A. 酸碱指示剂B. 氯化钾溶液C. 氢氧化钙溶液D. 氯化钡溶液
  • 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推动了汽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Ⅰ.外观结构

    化学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车漆:汽车漆面保护膜采用TPU材料,能有效防止剐蹭、飞溅颗粒对车漆造成永久伤害。车身喷漆的防锈原理是

    (2)轮胎:汽车轮胎含有合成橡胶、炭黑和钢丝等材料,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Ⅱ.动力转化

    (3)电池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依据图1甲,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多采用锂电池的主要原因是:(写一点)。

    (4)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常被用作动力源,请将LiFePO4制备原理补充完整:2FePO4+Li2CO3+H2C2O4__2LiFePO4+3CO2+(填写化学式)。

    Ⅲ.废料处理

    废磷酸亚铁锂材料(主要成分为LiFePO4)的回收再利用工艺如图2。

    (5)为高效回收锂,“酸浸”需提高锂元素浸出率,抑制磷元素、铁元素浸出率。如题图2甲,最佳反应温度为

    (6)沉锂:往浸出液(主要溶质为Li2SO4)中加饱和Na2CO3溶液,生成Li2CO3沉淀和另一种盐,化学方程式为

    (7)锂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填写微粒符号),锂、钠、钾等金属很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2乙,可得出结论: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时间最短的是电池。

  • 14. 《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生成CaO和气体X。兴趣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石中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1)、煅烧石灰石时,通常要将石灰石粉碎,这样做的目是
    (2)、操作Ⅰ的名称为。气体X通入操作Ⅰ得到的滤液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碳酸钙占石灰石的质量百分数),兴趣小组取12.5g该石灰石样品,高温灼烧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1g(杂质不发生反应)。请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写出气体X在生活中的用途(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