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古代水墨画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A、碳单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B、碳单质的硬度大 C、碳单质有吸附性 D、碳单质有可燃性
-
2、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属于金属元素 B、液氢是一种化合物 C、氢气燃烧会污染空气 D、现阶段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
3、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工业污水任意排放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C、禁止施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到水体中
-
4、钪(Sc)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可用于制特种玻璃。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钪的中子数是21 B、钪的元素符号是SC C、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D、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5、下列关于空气中几种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B、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霓虹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
6、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会使用许多溶液。下列有关溶液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溶液
B.读出溶液的体积
C.测定溶液的
D.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
7、艾草散发的特殊香气可以起到驱蚊的作用,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艾草香气的原因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 D、分子之间有间隔
-
8、肉棕味道鲜美,其原料有:糯米、五花肉、食盐等。从营养角度考虑,肉粽缺乏的营养物质是A、维生素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糖类
-
9、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许多传统习俗。下列端午节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放纸鸢 B、划龙舟 C、雄黄酒消毒 D、挂艾草
-
10、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为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向28.0g氢氧化钾溶液样品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0%的稀硫酸共49.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请计算:(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g。(2)、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解答过程)
-
11、
文物归家,见证“盛世中华”,长沙子弹库帛书2025年5月18日从美国回归。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读《周礼·考工记》时,对书中记载的“帛”的原理产生了兴趣,开启了项目式学习之路。
任务一:查找“涑帛”的原理
【查阅资料】
(1)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后加水,所得的溶液来洗涤丝帛,使其与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而后用水冲洗,可把丝洗得干净亮丽。
请问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任务二:模拟该反应过程,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
【实验过程】
(2)小中同学经分析后对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KOH;猜想二:KOH、;猜想三:
【实验过程】
(3)检验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
(4)小雅同学经分析后认为实验方案不严谨,请你对方案进行改进。
任务三:探寻“洗涤丝帛”的方法
【查阅资料】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水溶液也呈碱性。浓度为10%的溶液pH=11.6,浓度为1%的KOH溶液pH=13.2。
【反思评价】
(5)结合如图分析,选用1% KOH溶液洗涤丝用比选用10%的溶液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1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3)、若实验室采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其突出优点是。(4)、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发现木条 , 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
-
13、碳酸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粉煤灰(含、、、等)制备的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
1、碳酸锂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不溶于水,且不与水、稀硫酸反应,可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硅酸钠溶液。
3、
(1)、“酸浸”时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为。(2)、滤渣2含有。(3)、用热水而不用冷水洗涤产品碳酸锂的原因是。 -
1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垃圾分类既可以改善生活环境,又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厨余垃圾中的鲜垃圾可以用来制作“环保酵素”。
“环保酵素”的制作方法;按1:3:10的比例将红糖、鲜厨余(水果皮、菜叶等)和水混合装入桶中,避免使用鱼、肉、或油腻的厨余。在桶中发酵的第一个月会产生大量气体,每天需要打开瓶盖放气并搅拌,保证鲜垃圾完全浸泡在液体中,避免其发霉腐败。一个月后旋紧瓶盖,在容器上标注制作日期,将其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发酵。发酵三个月后,分离出液体,得到环保酵素。
环保酵表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施用化学肥料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一种重要措施,但与此同时,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人员利用一定比例的酵素进行施浇(每周施浇3次),然后对土壤中有机质等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施浇环保酵素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垃圾属于鲜厨余,能用来制作“环保酵素”的是___________。A、桔子皮 B、塑料袋 C、芹菜叶 D、肉骨头(2)、“发酵三个月后,分离出液体”,这“分离出液体”相当于实验室的操作。(3)、相较于化学肥料,施用环保酵素的优点有(任答一点)。 -
15、和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时将40克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2)、样品中混有少量 , 可采用方法提纯(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3)、t℃时将一定量的和溶液分别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质量与析出晶体质量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原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选填“甲”或“乙”)。
-
16、化学发展史上,古代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1)、磷的最早发现者: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写道:“老槐生火,久血为磷”。描写的是磷自燃,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7、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净水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走向健康生活的开始。(1)、古代——我国采用明矾净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该物质中含有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填元素符号)。(2)、近代——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正极产生(填化学式)。(3)、现代——航天员在空间站通过“再生水系统”将废水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18、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与棉花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CaO和NaOH
加水后,摸烧杯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19、某食堂午餐食谱有米饭、炒鸡蛋、骨头汤,从营养均衡上看还应该补充的食物是A、红烧猪蹄 B、玉米馒头 C、清炒西蓝花 D、清蒸鲈鱼
-
20、下列各组物质能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Fe、溶液、Ag B、Ag、稀盐酸、Fe、Cu C、溶液、Cu、Ag D、溶液、Cu、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