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AD 是 的角的角平分线, 垂足为E,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 ,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
2、如图,在△ABC 中,AD⊥BC于D,CE⊥AB于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4,则CH 的长是( ).A、1 B、2 C、3 D、4
-
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为3,5,7,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为3,3x-2,2x-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的值是.
-
4、如图, AC平分∠DCB,CB=CD,DA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E,若∠EAC=49°,则∠BAE 的度数为.
-
5、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AD=3,BE=1,则DE的长为.
-
6、 问题提出 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SAS”“ASA”“AAS”“SSS”)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HL”)后,我们继续对“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情形进行研究.
初步思考 我们不妨将问题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在△ABC 和△DEF中,AC=DF,BC=EF,∠B=∠E.然后,对∠B 进行分类,可分为“∠B 是直角、钝角、锐角”三种情况进行探究.
深入探究
(1)、第一种情况:当∠B 是直角时,△ABC≌△DEF.如图①,在△ABC 和△DEF 中,AC=DF,BC=EF,∠B=∠E=90°,根据 , 可以知道Rt△ABC≌Rt△DEF.
(2)、第二种情况:当∠B 是钝角时,△ABC≌△DEF.如图②,在△ABC 和△DEF 中,AC=DF,BC=EF,∠B=∠E,且∠B,∠E 都是钝角.求证:△ABC≌△DEF.
(3)、第三种情况:当∠B 是锐角时,△ABC 和△DEF 不一定全等.在△ABC 和△DEF 中,AC= DF,BC =EF,∠B=∠E,且∠B,∠E 都是锐角,请你用尺规在图③中作出△DEF,使△DEF 和△ABC 不全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4)、∠B 还要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使△ABC≌△DEF?请直接填写结论:在△ABC 和△DEF 中,AC=DF,BC=EF,∠B=∠E,且∠B,∠E 都是锐角,若 , 则△ABC≌△DEF.
-
7、 如图,已知△ABC 中,∠A=60°,BE,CD 分别平分∠ABC,∠ACB,P 为BE,CD 的交点.求证:BD+CE=BC.
-
8、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 是 AD 上的一点,且AD=DC,∠DEC=∠ABC,求证:AB=CE.
-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5),点 C 在第一象限,以 BC 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求点 C 的坐标.
-
10、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BAD,AB>A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AD>CB-CD B、AB-AD=CB-CD C、AB-AD<CB-CD D、AB-AD 与CB-CD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
11、如图,△ABC 与△AEF 中,AB=AE,BC=EF.∠B=∠E,AB交EF于D.给出下列结论:①∠AFC=∠C;②DF=CF;③BC=DE+DF;④∠BFD=∠CA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A,A'两点,若在 y 轴上存在点T,使得 且TA=TA',则称A,A'两点互相关联,把其中一个点叫作另一个点的关联点.已知点 M(-2,0),N(-1,0),点Q(m,n)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1)、①如图,在点 B(2,0),C(0,-1),D(-2,-2)中,点 M 的关联点是(填“B”“C”或“D”).
②若在线段 MN 上存在点 P(1,1)的关联点 P',则点 P'的坐标是.
(2)、若在线段 MN 上存在点Q 的关联点Q',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分别以点E(4,2),Q为圆心,1为半径作⊙E,⊙Q.若对⊙E 上的任意一点G,在⊙Q上总存在点G',使得G,G'两点互相关联,请直接写出点 Q 的坐标.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为坐标原点,点A(3,0),B(0,4).以点 A 为旋转中心,把△ABO顺时针旋转,得△ACD,记旋转角为α,∠ABO 为β.(1)、如图①,当旋转后点 D 恰好落在AB 边上时,求点 D 的坐标.(2)、如图②,当旋转后满足 BC∥x轴时,求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3)、当旋转后满足∠AOD=β时,求直线CD 的解析式.
-
14、如图①,在△ABC中,AB=BC,BD⊥AC于点D(AD>BD).动点M从A 点出发,沿折线AB→BC方向运动,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M 的运动路程为x,△AMD 的面积为y,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则AC 的长为( ).A、3 B、6 C、8 D、9
-
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ABCO 的边OA 在x 轴上,边OC 在y 轴上,点 B 的坐标为(1,3),将矩形沿对角线AC 翻折,B 点落在D 点的位置,且AD 交y轴于点E.那么点 D 的坐标为( ).A、 B、 C、 D、
-
16、如图,点A、点B 的坐标分别为(-1,1),(3,2),P为x轴上一点,且P 到A,B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 P 的坐标为.
-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x+m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已知点C(2,0),设点 P 为线段OB 的中点,连接 PA,PC,若∠CPA=∠ABO,则m 的值为.
-
18、如图,已知A(6,0),B(8,5),将线段OA 平移至CB,点 D 在x 轴正半轴上(不与点A 重合),连接OC,AB,CD,BD.(1)、求对角线AC 的长.(2)、设点 D 的坐标为(x,0),△ODC 与△ABD 的面积分别记为S1 , S2.设、 写出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探究是否存在点 D 使S 与△DBC 的面积相等,如果存在,用坐标形式写出点 D 的位置,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
19、如图①,点 F 从菱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沿A→D→B 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 B.图②是点 F 运动时,△FBC 的面积y(cm2)随时间x(s)变化的图象,则a 的值为( ).A、 B、2 C、 D、
-
20、如图,已知A 点坐标为(5,0),直线y=x+b(b≥0)与y轴交于点B,连接AB,∠α=75°,则b的值为( ).A、3 B、 C、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