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如图1,贴窗花是我国特有的喜庆文化之一,我们可以从寓意团圆平安的窗花图案中抽象出一个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几何图形(共同的圆心称为中心),如图2,我们称这种图形为“环花”.

    【实践探究】设直线l与“环花”从左到右依次交于点ABCD

    (1)如图2,当直线l经过中心O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BCD的数量关系;

    (2)如图3,当直线l不经过中心O时,请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问题深化】

    (3)如图4,当把“环花”中的两个圆形换成两个相似的菱形时(中心点O是这两个菱形对角线的公共交点,ABEFFBDH四点均在对角线FH上),类似地形成了“方花”,直线l不经中心O时,与“方花”从左到右依次交于点MNPQ , 求MNPQ的值.

  • 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已成为推动全球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某校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拟开设“AI交互设计”“AI工程实践”“AI综合技能”“AI创新挑战”“AI轨迹普及”五项人工智能社团课程.为了解学生对上述五项社团课程的兴趣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图所示),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

    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扇形统计图中,“AI轨迹普及”的百分比是        , 表示“AI创新挑战”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度.
    (3)、学校对有意向参加“AI创新挑战”社团课程的学生进行了现场测试(满分100分),并将成绩统计如下:

    成绩/分

    83

    87

    90

    92

    95

    97

    人数

    2

    4

    6

    8

    3

    1

    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分,中位数是       分,众数是       分.

    (4)、若该校学生的总人数是1200人,请你估计最有意向参加“AI创新挑战”社团课程的学生有多少人?
  • 3、在某次物理实验中,楠楠将一个试验小物件静止地放在斜面AB上,其受力情况分析如图所示,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其方向线交AB于点E , 交水平面AM于点D , 支持力F的方向垂直于AB , 摩擦力P的方向线与AB平行,已知斜面的坡角α=25°

    (1)、求摩擦力P的方向与重力G的方向的夹角β的度数;
    (2)、若在此次实验中,AE=30cmCE=2.4cm , 求小物件的铅垂高CD(结果取整数).

    (参考数据:sin25°0.42cos25°0.91tan25°0.47

  •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A1,1B4,2C3,4均在格点上.

    (1)、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请你画出平移后得到的A1B1C1
    (2)、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 , 请你画出A2B2C2
    (3)、在(2)的条件下,求点C运动路径的长.
  • 5、(1)计算:4÷120+5×1

    (2)解不等式组:3xx+22x+531>x

  • 6、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BC=4 , 点DAC边的中点,点EAB上的动点,连接DE , 将ADE沿DE翻折得到A'DE , 连接A'B , 则A'B的最小值为

  •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mx的图象交于点AB . 则关于x方程kxb=mx的解是(     )

    A、x1=1x2=5 B、x1=1x2=5 C、x1=1x2=5 D、x1=1x2=5
  •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4=a7 B、a+12=a2+1 C、3a+2a=5a2 D、a3a5=a8
  • 9、如图,ABO的直径,若C=30° , 则AOD的度数是(     )

    A、30° B、60° C、90° D、120°
  • 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1 C、m>2 D、m<2
  • 11、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1的同位角是(     )

    A、2 B、3 C、4 D、5
  • 12、下列交通指示标志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13、下列图形是平面图形的是(     )
    A、 B、 C、 D、
  • 14、如图,抛物线y=ax2+bx+3x轴相交于Ax1,0Bx2,0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其中x1x2是方程x22x3=0的两个根,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点C

    (1)、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直线l:y=3x+9xy轴分别相交于点DE

    ①设直线BCl相交于点F , 问在第三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 使得PBF=DF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②过抛物线上一点M作直线BC的平行线.与抛物线相交于另一点N . 设直线MBNC相交于点Q . 连接QDQE . 求线段QD+QE的最小值.

  • 15、化简分式:a2b2a22ab+b2+1abab , 并求值(请从小宇和小丽的对话中确定ab的值)

       

  • 16、如图,已知AB=CD , 点EF在线段BD上,且AF=CE

    请从①BF=DE;②BAF=DCE;③AF=CF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选项作为已知条件,使得ABFCDE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只填写一个序号).

    添加条件后,请证明AECF

  •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直线x=ii=1,2,3,x轴相交于点Ai , 与抛物线y=14x2相交于点Bi , 连接AiBi+1BiAi+1相交于点Ci , 得AiBiCiAi+1Bi+1Ci , 若将其面积之比记为ai=SAiBiCiSAi+1Bi+1Ci , 则a2024=

  • 18、计算:2723=
  • 19、某日,甲、乙两人相约在一条笔直的健身道路上锻炼.两人都从A地匀速出发,甲健步走向B地.途中偶遇一位朋友,驻足交流10min后,继续以原速步行前进;乙因故比甲晚出发30min , 跑步到达B地后立刻以原速返回,在返回途中与甲第二次相遇.下图表示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出发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       )

    那么以下结论:

    ①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乙的锻炼用时为20min

    ②甲出发86min时,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3600m

    ③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是在甲出发后100min

    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1200m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小刚对自己的学习质量进行了测试.如图是他最近五次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的折线统计图,那么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95分,10 B、96分,10 C、95分,10 D、96分,10
上一页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