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已知∠A=∠D,EF//BC,请在空格上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DEF,则添加的这个条件是(只要填上一个满足的条件即可)

  • 2、请写出一个能说明命题“|a|>2,则a>2”是假命题的反例.
  • 3、如图,AD、CF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AD与CF相交于G,AE平分∠CAD交BC于E,交CF于M,连接BM交AD于H,且BM⊥AE.有下列结论:①∠AMC=135°:②△AMH≌△BME;③AH+CE=AC;④BM+MH=BC.其中,正确的有个(   )

    A、4 B、3 C、2 D、1
  • 4、 如图,在ABC中,CABCB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PA,PB,PC,若PABPACPBC的面积分别为S1S2S3 , 则有(    )

    A、S1<S2+S3 B、S1=S2+S3 C、S1>S2+S3 D、2S1=S2+S3
  • 5、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AB=4cm,AC=5cm,BC=6cm,则△ABD周长为(   )

    A、9cm B、10cm C、11cm D、12cm
  • 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在同一平面内,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E在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的斜边AB上,且点F在CB的延长线上,已知∠A=45°,∠BFE=15°则∠1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75°
  • 7、工人师傅常借助“角尺”这个工具来平分一个角,其背后的依据就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OC=OD,适当摆放角尺(图中的∠CED),使其两边分别经过点C、D,且点C、D处的刻度相同,这时经过角尺顶点E的射线OE就是∠AOB的平分线.这里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SAS B、SSS C、AAS D、ASA
  • 8、如图,用三角板作△ABC的边AB上的高线,下列三角板的摆放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等边OAB的顶点A(4,0) , 顶点B在第一象限,正方形OCDE的顶点E(3,0) , 顶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

    (1)、填空:如图①,点B的坐标为 , 点D的坐标为
    (2)、将正方形OCDE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得到正方形O'C'D'E' , 点O,C,D,E的对应点分别为O'C'D'E' . 设OO'=t

    ①如图②,当边C'D'D'E'分别与OB相交于点F,G,且正方形O'C'D'E'OAB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线段D'G的长,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②设正方形O'C'D'E'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当32t33时,求S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 10、已知小华家、文具店、书店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文具店、书店离小华家的距离分别为1km,1.6km . 小华从家出发,先匀速骑行8min到达书店,在书店停留了12min , 之后匀速骑行3min到达文具店,在文具店停留7min后,再匀速骑行5min返回家.下面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离家的距离.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华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①填表:

    小华离开家的时间/min

    4

    15

    23

    30

    小华离家的距离/km

    1

    ②填空:小华从文具店返回家的速度为_▲_km/min

    ③当0x23时,请直接写出小华离家的距离y关于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

    (2)、若小华的哥哥与小华同时离开书店,小华的哥哥匀速步行直接返回家,他到家的时间比小华到家的时间晚1min . 在从书店返回家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x的值,小华离家的距离为y1 , 小华的哥哥离家的距离为y2 , 当y1>y2时,求x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 11、如图,在ABCD中,DEAB于点E,延长AB至点F,使BF=AE , 连接CF,DFCE相交于点O.

      

    (1)、求证∶四边形DEFC为矩形;
    (2)、若AF=5,AD=3,OE=2 , 求DE的长.
  • 1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22x=8
    (2)、2x2x2=2x1
  • 13、某中学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开展“航空航天”知识竞赛的情况,随机从七、八年级各抽取40名学生的成绩(满分10分)进行整理,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图①中m的值为 , 图②中n的值为
    (2)、根据统计图①和图②,填写下表:

    年级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七年级

    9

    八年级

    9

    (3)、若规定不低于9分的成绩为优秀,根据统计的结果,小明判断八年级成绩优秀的人数一定多于七年级成绩优秀的人数,你觉得小明的判断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 14、解不等式组{2(x1)x+13x+42(x+1)

    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1)、解不等式①,得
    (2)、解不等式②,得
    (3)、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1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2)x+6=0(m为常数,m0).
    (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为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则正整数m的值为
  • 1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5 , 对角线AC的长为16.

    (1)、对角线BD的长为
    (2)、E是DC的中点,F是AC上一点.若AF=3 , 则线段EF的长为
  • 1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5)2=m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8、如图,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点E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射线EA , 线段EF相交于点M,N;

    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所在圆的半径相等),两弧在AEF的内部相交于点H;

    ③作射线EH , 与CD相交于点G.

    EF=GF ,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BEF=2AEF B、ABCD C、EGF+EFD=90° D、EH=EF
  • 19、如图,一农户要建一个矩形牛舍.牛舍的一边利用住房得的墙,另外三边用25m长的建筑材料围成,为方便进出,在边CD上留一个1m宽的门.若设AB的长为ymBC的长为xm , 则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

    A、y=1212x B、y=12x C、y=1312x D、y=13x
  • 2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可以是(    )
    A、1 B、12 C、14 D、14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