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 B 两地相距80km, 甲、 乙两人沿同一条路从A地到B地.I1 , 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离开A地的距离s(单位:km)与时间t(单位:h)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1)、乙比甲先出发h;(2)、乙出发h时,两人相遇,这时他们离开A地 km;(3)、甲的速度是km/h,乙的速度是 km/h.
-
2、(1)、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采用摄氏温标表示温度,但也有部分国家采用华氏温标.因此,一般温度计上都同时标注了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如图).观察温度计上对应的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数值,尝试写出华氏温度y(单位:℉)与摄氏温度x(单位:℃)之间的关系式,并说明你的研究过程.(2)、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量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如对于长度,既有法定计量单位m,cm等,又有传统的尺、寸等.找出几种测量工具,观察并设法求出同一个量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
3、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射一个物体,在落地之前,物体向上的速度v(单位:m/s)是运动时间t(单位:s)的一次函数.经测量,该物体的初始速度(t=0时物体的速度)为25m/s,2s时物体的速度为(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2)、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到达最高点(此时物体的速度为0)?
-
4、(1)、上图可以用来反映这样一个实际情境:一艘船从甲地航行到乙地,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这里横坐标表示航行时间,纵坐标表示该船与甲地的距离.你认为该船从甲地到乙地航行的速度与返航的速度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2)、请再给该图赋予一个实际背景,提出一个具体问题.指出实际背景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写出A,B两点的坐标,并解决你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
5、某汽车离开某地的距离y(单位:km)与行驶时间t(单位:h)之间的关系为 其图象如图所示.(1)、在1h至3h之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k的值是多少?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
6、小明说:“在式子y= kx+b中, x每增加1, kx增加 k;b没变,因此y也增加k.在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中,当x由1变成2时,函数值由3变为5,增加了2, 因此该一次函数中k的值是2.”小明这种确定k的方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认识.
-
7、为了提高某种农作物的产量,农场通常采用喷施药物的方法控制其高度.已知该种农作物的平均高度y(单位:m)与每公顷所喷施药物的质量x(单位:kg)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验表明,该种农作物高度在1.25m左右时,它的产量最高,此时每公顷应喷施药物多少千克?
-
8、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的图象,求l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
9、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求a的值.
-
10、如图是某景区游览路线示意图.甲在观景台1联系乙,发现乙在观景台2,于是沿着游览路线追赶乙.右图中l1 , l2分别表示两人到观景台1的路程s(单位:m)与追赶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关系.
假设甲、乙两人保持现有的速度,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甲到观景台1的路程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甲和乙哪个人的速度快?(3)、30 min内甲能否追上乙?(4)、到达观景台3后道路分岔,甲能否在到达观景台3前追上乙?(5)、设I1与I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分别为 与 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
11、如图,某植物栽种后经过t天的高度为 ycm,l表示y与t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刚栽种时有多高?(2)、该植物栽种后经过10天的高度为多少?经过4天呢?(3)、写出Ⅰ对应的函数表达式y= kt+b, 其中k和b的实际意义分别是什么?(4)、该植物何时长到8cm?(5)、按照图中呈现的规律,预计该植物栽种后经过几天长到17cm?
-
12、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蓄水量V(单位:万m3)与干旱持续时间t(单位: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干旱开始时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2)、干旱持续10天,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干旱持续23天呢?(3)、蓄水量小于400万m3时,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干旱持续约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
13、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1)、当x=30时, y=;(2)、当y=30时, x=.
-
14、 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A(-1, 1),则点 B(1, 5), C(-10, - 17), D(10, 17)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为什么?
-
15、如图,直线l是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点A(-4,12),B(3,-9)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为什么?
-
16、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单位:cm)是所挂物体质量x(单位:kg)的一次函数.某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cm;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kg时,弹簧长16cm.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时弹簧的长度.
-
17、在学习了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后,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查阅、收集更多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
18、(1)、大家知道(3,4,5)(5,12, 13)(8,15,17)都是勾股数组.有人说勾股数组中一定有一个偶数,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你还能发现勾股数组具有哪些规律?与同伴进行交流.(3)、小明发现:很多已经约去公因数的勾股数组中,都有一个数是偶数,如果将它写成2mn,那么另外两个数分别可以写成 再找几个勾股数组,看看他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满足这个规律的数组都是勾股数组吗?
-
19、装修工人携带了一根装饰用的木条,乘电梯到小明家安装.如图,已知电梯的长、宽、高分别是1.5m, 1.5m, 2.2m, 那么能放入电梯内的木条的最大长度大约是多少米?
-
20、今有木长二丈,围之三尺.葛生其下,缠木七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题目大意:有一棵树(将树看作一个圆柱)高2丈,底面周长是3尺,一条生长在树底下的藤从树底部开始均匀缠绕树7圈(如图),上端刚好与树顶端齐平.这条藤的长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