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上的动点.(1)、若AD=5,DE=3时,AE的长恰好是偶数,则AE的长为;(2)、若BC∥DE时,∠B=60°,∠CED=105°,求∠A的度数
-
2、如图是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节选),对于作射线O'B'的依据,甲同学认为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乙同学认为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你认为 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
-
3、如图,在△ABC中,AB=AC,P为BC上一点,以点P为顶点作∠MPN=∠B,PM交AB于D,PN交AC于E,若BC=13,BP=CE=4,则BD的长是 .
-
4、如图,AC⊥BE,DE⊥BE,若△ABC≌△BDE,AC=7,DE=3,则CE等于 .
-
5、如图,在△ABC中,∠B=50°,外角∠ACD=110°,若P是∠B和∠ACD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的度数为 .
-
6、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a-4,4,化简|a-3|+|a-11|的结果是 .
-
7、 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50°,则其底角为 .
-
8、如图,在△ABC中,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下列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PR≌△QSP,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
9、如图,∠C=∠D=90°,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AB平分∠CAD B、AC=BD C、BC=BD D、AD=BC
-
10、如图,已知△ABC≌△DCB,∠A=80°,∠1=20°,则∠2=( )°.A、40 B、50 C、60 D、70
-
11、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F,∠A=70°,则∠BEC+∠BDC的值是( )A、180° B、185° C、190° D、195°
-
1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则∠BOC=( )A、80° B、95° C、100° D、120°
-
13、如图,在△ABC中,∠ACB=∠ABC=2∠A,BD=BC,∠DCA的度数是( )A、18° B、36° C、54° D、72°
-
14、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AF是中线,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E=CF B、∠C+∠CAD=90° C、∠BAE=∠CAE D、S△ABC=2S△ABF
-
15、已知△ABC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
16、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若第三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8 B、4 C、6 D、2
-
17、如图,直线 , 点E,F分别在直线上,射线出发绕点E以每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射线出发绕点F以每秒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射线先旋转6秒后射线才开始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射线与射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射线旋转的度数为时,两条射线的旋转运动同时停止,设射线的旋转时间为t秒.(1)、填空:射线旋转的度数为度,射线旋转的度数为度;(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若 , 求此时t的值.
-
18、【概念学习】
现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商的运算叫做除方,比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写作2③ , 读作“2的圈3次方”,(﹣3)÷(﹣3)÷(﹣3)÷(﹣3)写作(﹣3)④ , 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a≠0)写作aⓝ , 读作“a的圈n次方”.
(1)、【初步探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 , (﹣)④=;
(2)、下列关于除方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
B:对于任何正整数n,1ⓝ=1
C:3④=4③
D: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
(3)、【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把下列除方运算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⑤= , ()⑥= .
(4)、想一想:请把有理数a(a≠0)的圈n(n≥3)次方写成幂的形式为aⓝ= .(5)、算一算:= . -
19、如图1是一个消防云梯,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此消防云梯由救援台 , 延展臂(B在C的左侧),伸展主臂 , 支撑臂构成.在操作过程中,救援台 , 车身及地面三者始终保持平行,
⑴当时,度;
⑵如图3为了参与另一项高空救援工作,需要进行调整,使得延展臂与支撑臂所在直线互相垂直,且 , 此时度.
-
20、如图,平分平分 , 则(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