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式子是二次根式的是(     )
    A、3 B、3 C、3 D、33
  • 2、已知ab , 点A,B在直线 a 上,点C,D在直线b上,且AD⊥BC于E.

    (1)、如图1,求证:ABC+ADC=90°
    (2)、如图2,BF平分ABCAD于点FDG平分ADCBC于点G , 求AFB+CGD的度数;
    (3)、如图3,P为线段AB上一点,I为线段BC上一点,连接PINIP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且NCD=12BCN , 则CIPIPNCNP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
  • 3、某手机专卖店的一张进货单上有如下信息:A款手机进货单价比B款手机多800元,花38400元购进A款手机的数量与花28800元购进B款手机的数量相同.

    (1)求AB两款手机的进货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某周末两天销售单上的数据,如表所示:

    日期

    A款手机(部)

    B款手机(部)

    销售总额(元)

    星期六

    5

    8

    40100

    星期日

    6

    7

    41100

    AB两款手机的销售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3)根据(1)(2)所给的信息,手机专卖店要花费28000元购进AB两款手机若干部,问有哪几种进货方案?根据计算说明哪种进货方案获得的总利润最高.

  • 4、如图,DBC上一点,DEAB , 交AC于点E , 点FAB边上,且A=1

       

    (1)、判断DF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B+C=115° , 求1的度数.
  • 5、如图,按要求作答.

       

    (1)、将ABC向右平移5格,得A'B'C' , 画出A'B'C'
    (2)、已知C=45° , 则C'的度数是多少?
  • 6、解方程(组):
    (1)、2xy=93x+y=6
    (2)、3x41=24x
  • 7、计算或化简
    (1)、12022+2023π0+122
    (2)、3x3+x+xx2
  • 8、 

    (1)、 数学思考: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RtABC的直角顶点C在原点,ACB=90°BC=AC , 若点A恰好落在点(2,3)处. 则:①OA的长为;②点B的坐标为
    (2)、 感悟应用: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等腰RtABC如图2放置,直角顶点C(-2,0),点A(0,5),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
    (3)、 拓展研究: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5,4),过点B作BAy轴,垂足为点A,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点C,点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Q是直线y=3x8上一动点. 当RtAPQ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 9、 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正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1)、【操作判断】

    如图①,操作一:对折正方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

    操作二:在BE上选一点H,沿CH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G处,得到折痕CH,把纸片展平.

    根据以上操作,请判断CF与C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拓展应用】

    小华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如图②,延长HG交AD于点M,连接CM交EF于点N,已知CGF=30° , 请判断MG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迁移探究】

    如图③,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当点H是边AB的三等分点时,把BCH沿CH翻折得GCH , 延长HG交AD于点M,请直接写出线段DM的长.

  • 10、 “刻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利用水流计时的工具. 综合实践小组用甲、乙两个透明的竖直放置的容器和一根带节流阀(控制水的流速大小)的软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计时装置. 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先在甲容器里加满水,此时水面高度为30cm,开始放水后每隔观察一次甲容器中的水面高度,获得的数据如表,发现水面高度h(cm)与流水时间t(min)(t为正整数)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

    流水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水面高度h/cm (观察值)

    30

    28

    26

    24

    22

    (1)、 求水面高度 h 与流水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按此速度,流水时间为 1 小时,水面高度为多少厘米?
    (3)、 按此速度,经过多长时间,甲容器内的水恰好流完?
  • 11、 为了加强安全教育,某校组织七、八年级开展以“急救安全注意事项”为主题知识竞赛. 现从该校A、B两班参赛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成绩均为整数,满分10分),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班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6, 7, 7, 8, 9, 9, 9, 10, 10

    A、B两班抽取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

    班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A班

    8.4

    9

    b

    B班

    8.4

    a

    10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填空:a=b=
    (2)、 若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依次按50%30%20%的权重计算A、B两班的成绩,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的成绩高?
  • 12、 小明在放风筝时想测量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得水平距离 BC 的长为 15 米;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 AB 的长为 17 米. 若小明牵线放风筝手到地面的距离为 1.8 米.

    (1)、 求风筝的垂直高度 AD;
    (2)、 如果小明想要风筝沿 DA 方向再上升 12 米,BC 长度不变,则他应该再放出多少米线?
  • 13、 如图,在ABC中,点E,F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延长EF到点G使FG=EF.

    求证:四边形EGCB是平行四边形.

  • 14、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M(-4,9) 和 N(2,3) 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 15、 如图,分别以 RtABC 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侧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 S1 ,  S2 ,  S3 ,  若 S3+S2S1=20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6、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OA=3OB=4 , 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 17、 甲、乙两同学参加跳远训练,在相同条件下各跳了6次,统计两人的成绩得:平均数x=x , 方差S2S2 , 则成绩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 18、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得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人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九题古证,下列说法不一定成立的是(    ).

    A、SABC=SADC B、SNFGD=SEFMB C、SAEF=SANF D、SANF=SNFGD
  • 19、 如图,直线y1=2x与直线y2=kx+b(k0)相交于点P(a,2) , 则关于x的不等式2xkx+b的解是(    ).

    A、x4 B、x4 C、x1 D、x1
  • 20、 平行四边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OC=45°OA=OC=32 , 则点B的坐标为(    ).

    A、(32,3) B、(3,32) C、(32+3,3) D、(3,32+3)
上一页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