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次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y的值可以是( ).A、3 B、2 C、1 D、
-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3、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满足 , 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湘”方程.已知方程是“湘”方程,且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
-
4、如图,在等边中,于点 , 延长至点 , 使得 , 连接 , 若 . 则的长为 .
-
5、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矩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1)、如图 , 将矩形纸片沿过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折痕为 , 则四边形的形状为________;(2)、如图 , 在矩形纸片中, , , 用图的方法折叠纸片,折痕为 , 在线段上取一点(不与点重合),沿折叠 , 点的对应点为点 , 延长交边于点 .与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当射线经过的直角边的中点时,请直接写出的长.
-
6、为了解学生的科技知识情况,某校在七、八年级学生中举行了科技知识竞赛(七、八年级各有300名学生).现从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分析,过程如下:
收集数据:
七年级:79,85,73,80,75,76,87,70,75,94,75,79,81,71,75,80,86,59,83,77.
八年级:92,74,87,82,72,81,94,83,77,83,80,81,71,81,72,77,82,80,70,41.
整理数据:
七年级
0
1
0
11
7
1
八年级
1
0
0
7
a
2
分析数据: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七年级
78
75
b
八年级
78
81
80.5
应用数据:
(1)、由上表填空:______,______;(2)、估计该校七、八两个年级在本次竞赛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共有多少人?(3)、你认为哪个年级的学生科技知识的总体水平较好,请说明理由. -
7、(1)计算:;
(2)化简:
-
8、如图一所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是个小正方形,这个图形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在此图形中连接四条线段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案,记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m,小正方形的边长为n,若 , 则的值为( )A、 B、 C、 D、
-
9、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10、“可上九天揽月”,这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彰显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自豪与荣耀.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火箭起飞时,采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液氢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已知液氢的热值约为 , 数据14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
11、 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 , 将正方形绕点顺时针旋转到正方形 , 其中 , 与相交于点.(1)、如图①,求证:.(2)、如图②,当是中点时,
①求的大小.
②求的长.
-
12、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 B两点,其中点A的横坐标为2.(1)、求证:;(2)、求点B的横坐标;(3)、当时,对于实数m , 当时,;当时, , 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
13、 如图,在中, , 垂足为 , 点 , , 分别是 , , 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求证: .
-
14、 一辆汽车从甲地前往乙地,若以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则3h后到达,(1)、该车原路返回时,求平均速度v()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该车上午8点从乙地出发,
①若需在当天点至点间(含点与点)返回甲地,求平均速度v()的取值范围.
②若该车最高限速为 , 能否在当天10点前返回甲地?请说明理由.
-
15、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某校组织了以“学党史·迎盛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八年级(1)班在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单位:分):
活动
知识竞赛
演讲比赛
绘画创作
得分
85
80
81
(1)、求八年级(1)班三项活动成绩的平均数.(2)、若把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绘画创作三项成绩分别按照的比例计入综合成绩,通过计算可知八年级(1)班的综合成绩为82分,求m的值. -
16、 小明计算的解答过程如下: . 他的解答过程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
17、 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按所示方法进行两次折叠,得到 , 则:①;②若 , 则.
-
18、 已知反比例函数 , 若 , 则的取值范围为 .
-
19、 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则 .
-
20、 一个六边形的外角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