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1,在ABC中,AB=AC,BAC是钝角,以AB为直径的圆与边BC交于点D,与CA延长线交于点E,连结BE , 连结DEAB于点G. 

    (1)、求证:DE=BD
    (2)、记EGED=k1,AGAB=k2,k1k2之间是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若存在,请求出该数量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若点G关于BC的对称点G'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证明点G是AG'E的内心.
  • 2、 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x200时,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
    (1)、当0x200时,求车流速度v关于x的解析式;
    (2)、当车流密度x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单位:辆/时,w=xv)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1辆/小时)
  • 3、 课本56页中有这样一道题: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小玲在思考这道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已知:在ABCA'B'C'中,AB=A'B'AC=A'C'CDABCAB上的中线,C'D'A'B'C'A'B'上的中线,CD=C'D'

    求证:ABCA'B'C'

    请你帮她完成证明过程.

    (2)、小玲接着提出了两个猜想:

    ①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请你分别判断这两个猜想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 4、 学校体育组为了解本学期九年级女生体质健康的变化情况,从九年级全体女生中随机抽取m名女生进行体质测试,并调取这m名女生上学期的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对比.经过对两次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得出了下面的部分信息:

    【信息1】两次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数据分组:50x<6060x<7070x<8080x<9090x100

    【信息2】抽取m名女生上学期测试成绩在80x<90的具体分数是:

    80  81  83  84  84  88

    【信息3】抽取的m名女生两个学期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

    学期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上学期

    82.9

    n

    84

    本学期

    82.9

    86

    86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题中,m的值为n的值为
    (2)、学校体育组计划根据本学期统计数据安排九年级80分以下的同学参加体质加强训练项目,若九年级共有90名女生,估计参加此项目的女生人数.
    (3)、小林比较了两个学期测试成绩的平均数,发现没有区别,从而得出结论:九年级女生的体质健康没有发生变化.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说明理由.
  • 5、 如图,在7×6的方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线段EF(E,F均为格点),各画出一条即可.

  • 6、 已知关于x的两个方程x2x+5c=0x2+x+c=0(c0) . 若前一个方程中有一个根是后一个方程某个根的5倍,则实数c的值是
  • 7、 某食堂规定,每份午餐可以在四种水果中随机选两种,则甲、乙两同学各自所选的两种水果相同的概率为
  •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1)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到点A' , 则点A'的坐标是
  • 9、 如图,1,2,3ABC的三个外角,则1+2+3的度数是

  • 10、 分解因式:1b2=
  • 11、 如图,水面MN与底面EF平行,光线AB从空气射入水里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BC射到水底C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若1=67°2=45° , 则DBC的度数为(   )

    A、20° B、22° C、32° D、45°
  • 12、 如果x<y , 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3x<3y B、2x<2y C、x+2>y+2 D、x1>y1
  •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5G网络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宠儿”,截至202411月,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02亿户,将10.02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1.002×108 B、10.02×108 C、1.002×109 D、10.02×109
  • 14、 如果高于海平面100m记作+100m , 那么低于海平面50m应该记作(    )
    A、+50m B、50m C、150m D、100m
  • 15、【问题情境】

    如图1,ABCDPAB=128°PCD=120° , 求AP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作PEAB ,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的度数.

    (1)按小明的思路,求出APC的度数;

    【问题迁移】

    (2)如图2,ABCD , 点P在射线OM上运动,记PAB=αPCD=β , 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O、B、D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APC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

  • 16、如图,已知D、E、F分别是线段ACABBC上的点,DFABDFE=A

    (1)、求证:EFB=C
    (2)、若把原题设中“DFAB”与结论“EFB=C”互换,所得命题是真命题吗?请说明理由.
  • 17、如图,EFAD1=2BAC=70° , 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

    解:EFAD(______)

    2= ______(______)

    1=2 , (______)

    1=3(______)

    AB______(______)

    BAC+ ______=180°(______)

    BAC=70°(______)

    AGD= ______(______)

  • 18、已知如图,在ABC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5,2C1,1 , 将ABC沿x轴负方向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DEF , 其中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E,点C的对应点为点F.

    (1)、直接写出平移后的DEF的顶点坐标;
    (2)、在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的DEF
    (3)、求出DEF的面积.
  • 19、解不等式组:2x+4>0-13x23-x ,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20、解方程组3x-4y=-6x+2y=8
上一页 444 445 446 447 4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