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RtABC中,C=90°tanB=34AB=10 , O为线段AB上的动点,圆O的半径为OB , 与射线BC交于点M,圆A的半径为OB , 与射线AC交于点N.

    (1)、如图1,当OB=103时,判断圆O与圆A的位置关系;
    (2)、如图2,当圆O与圆A存在公共弦PQ时,PQAB交于点H.

    ①设OB=xPQ=y , 求y关于x的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②若cosPOH=32 , 求两圆重合部分的周长l.

    ③设圆A与边AB交于点F,连接OMMF , 当OMF是以OM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圆O的半径.

  • 2、我们约定:若点A为a,b , 点B为a,a+b , 我们称点B是点A的“L点”;我们发现:若点A在抛物线C1上,点B始终在抛物线C2上,那么我们称抛物线C2是抛物线C1的“X抛物线”.
    (1)、点A2,3的“L点”是______;抛物线l:y=x22x3的“X抛物线”是______;
    (2)、已知抛物线y=x2+bx+3经过点M1,3 , 若点pp,q1与点Qp+1,q2在其“X抛物线”上,且q1q2 , 求p的取值范围.
    (3)、已知点Ax,y在抛物线C1y=x2+bx+c图像上,点A的“L点”为点B1,1 . 若该抛物线C1的顶点为r,s , 该抛物线的“X抛物线”C2的顶点为m,n

    ①当0c5时,求n的取值范围;

    ②当c取不同的值时,C1所有顶点r,s组成新的抛物线C3 , 记C1的顶点为H且与x轴交于G,K两点,抛物线C2所有顶点m,n组成新的抛物线C4 , 记C4的顶点为F且与x轴交于R,T两点,若线段tHFGKRT构成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

  • 3、如图,ABCBD平分ABC , 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12BD的长为半径在BD两侧作圆弧,交于点E , 点F . 作直线EF , 分别交于ABBCGH , 连结DGDH

    (1)、请判断四边形BGD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设ADG的面积为S1 , 四边形BCDG的面积为S2 , 若CHHD=23 , 求S1S2的值.
  • 4、端午节前夕,某商铺用620元购进50个肉粽和30个蜜枣粽,肉粽的进货单价比蜜枣粽的进货单价多6元.

    (1)肉粽和蜜枣粽的进货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由于粽子畅销,商铺决定再购进这两种粽子共300个,其中肉粽数量不多于蜜枣粽数量的2倍,且每种粽子的进货单价保持不变,若肉粽的销售单价为14元,蜜枣粽的销售单价为6元,试问第二批购进肉粽多少个时,全部售完后,第二批粽子获得利润最大?第二批粽子的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 5、如图,ABC中,ADBC , 垂足为D,BEAC , 垂足为E,ADBE相交于点F,BF=AC

    (1)、求证:ADCBDF
    (2)、若DF=2AF=3 , 求BC的长
  • 6、游艇在湖面上向正东方向航行,在O处,看到灯塔A在游艇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小时到达B处,此时看到灯塔A在游艇北偏西30°方向上,且O与B之间距离6千米,

    (1)、由题意知:AOC=        度,ABD=          度;
    (2)、求灯塔A到航线OB的距离(答案保留根号).
  • 7、一个扇形的弧长是65πcm , 半径是6cm , 则此扇形的圆心角是度.
  • 8、某市开展“悦读书,与心共鸣”读书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从距离活动地点1400m900m的两地同时出发,参加活动.甲同学的速度是乙同学的1.1倍,乙同学比甲同学提前7min到达活动地点.若设乙同学的速度是xm/min ,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4001.1x900x=7 B、900x14001.1x=7 C、9001.1x1400x=7 D、1400x9001.1x=7
  •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2a=3a2 B、xy24=xy8 C、3x+8=3x+8 D、x2x5=x7
  • 10、已知抛物线y=ax25ax+ba>0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 直线y=kx+b过点D1,72 . 与抛物线交于B C两点,且DAB=90°tanDBA=12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2)、求abk的值;
    (3)、点PBC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过PPFx轴交抛物线于点FPEBCBC于点E , 求PF+52PE的最大值.
  • 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BC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AE , 将AE绕点E在平面内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EF位置,连接AF , 交CD于点G

    (1)、求证:ABEECO
    (2)、过点EEPAF于点P , 其延长线交AD于点Q

    ①连接DP , 求证:DP平分ADC

    ②当CGDG=n时,求PQPE的值.

  • 12、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利用桔槔在井上汲水的情境,受桔槔的启发,某数学兴趣小组组装了以下装置,通过实验收集了大量数据,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L2的长度ycm和重物B的质量xN之间近似存在一个函数关系,部分数据如下表:

    x/N

    10

    16

    20

    25

    40

    50

    y/cm

    8

    5

    4

    3.2

    2

    1.6

    (1)、在图1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x,y
    (2)、根据表中数据,从y=ax+ba0y=kxk0中选择一个函数模型,使它能近似的反映重物B的质量为xNL2的长度为ycm的函数关系,并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若点A的坐标为20,0 , 点B的坐标为0,2 , 在(2)中所求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C , 使得SABC=40 , 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C的坐标.
  • 13、如图,ABC内接于O ABO的直径,DBC的中点,连接AD

    (1)、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过点D作直线l垂直于直线A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1)中所作的直线l与直线AC交于点E . 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F

    ①判断直线EF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DF=DAAC=2 , 求AO的长.

  • 14、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测量小树的高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小组1】查阅学校资料得知小树前的教学楼ED高度为24米,如图1,某一时刻测得小树AB、教学楼ED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投影长分别是BC=2.5米,DF=15米.

    【小组2】借助皮尺和测角仪,如图2,已知测角仪离地面的高度h=1.6米,在D处测得小树顶部的仰角α=37° , 测角仪到树的水平距离m=3.2米.

    (1)、请根据小组1的数据求小树AB的高度;
    (2)、请根据小组2的数据求小树AB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sin37°0.6tan37°0.75).
  • 15、已知H=1b1a÷a22ab+b22abab0
    (1)、化简H
    (2)、若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ab , 且AB=4 , 求H的值.
  • 16、如图,ABDEBFA=ECDAF=DC . 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 17、如图,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DC关于AD的轴对称图形为ADE , 且sinBAC=55 .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ADE ABDACE;④SABD:SACE=5:16;⑤sinDCE=45

  • 18、已知a是方程x2+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a2+2a+2024的值为___________.
  • 19、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将黄金分割法作为一种“优选法”.如图.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为了增加视觉美感利用黄金分割法,将雕像AB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CAB的黄金分割点BCAB0.618 , 已知AB长为2米,则AC的长是米.

  • 20、分式方程2x1=3x的解为___________.
上一页 401 402 403 404 4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