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作轴的垂线与二次函数(、为常数)的图像交于点、(点在点的左侧),点在直线上,当点满足时,我们称点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生长点.
(1)、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①在的不同取值2、、5中,使该函数图象有生长点的的值是 ;
②已知是该函数图象的生长点,猜想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2)、二次函数(h、k为常数)的图像经过点(6,1),若是该函数图象的生长点,求该函数的表达式. -
2、为什么变速自行车会“变速”?
变速自行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图(1)所示的是某型号变速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图中处分别有几个大小不同的齿轮,链条连接的两个齿轮称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

[探究]为了便于研究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关系,我们先探究一组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如图(2)),通过操作发现:两个齿轮如果可以实现传动,那么两个齿轮的齿距(相邻两齿在圆上的弧长)相等,相同时间内啮合的齿数相等.
(1)、已知主动轮、从动轮的齿数分别为、 , 主动轮每分钟转圈,则每分钟啮合的齿数有个,从动轮每分钟转圈,则每分钟啮合的齿数有个,由于相同时间内啮合的齿数相等,从而可推出与的关系是 .(2)、如图(3),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加入一个“惰轮”形成新的齿轮组合,已知主动轮、从动轮的齿数分别为32齿和14齿.若主动轮的转速为每分钟70圈,求从动轮的转速,并说一说图(3)的齿轮组合在实现传动时,“惰轮”的作用是什么?
[发现]不难发现,变速自行车中的链条作用如同“惰轮”.若骑行者每分钟蹬的圈数不变,实现自行车“变速”的方法可以是 (写出一种即可).
-
3、如图(1),过外一点引的两条切线、 , 切点是、 , 为锐角,连接并延长与交于点 , 点在的延长线上,过点作的垂线,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垂足为 .
(1)、求证: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2)中作 , 满足(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3)、已知 , 在你所作的中,若 , 求的长. -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和的图像上,点的横坐标为 , 点的横坐标为 , 点的坐标为 , , .
(1)、求点、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和的图像上,与点、构成以为边的平行四边形,则点、的坐标分别为、 . -
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是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学校兴趣小组成员收集了我国2018—2024年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整理数据如下表(单位:万个,精确到0.1):

(年份)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万个
43.2
45.3
53.0
69.6
79.8
92.1
104.5
(1)、计算2020到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的增长率(精确到1%);(2)、小组成员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相对应的点(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他们选择了两个点、作一条直线来近似地表示的值随年份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设直线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表达式 . 试求出的值,并写出的实际意义,再预测我国2025年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 -
6、小方根据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道“折竹”问题改编了一个情境:如图,一根竹子原来高1丈(1丈尺),折断后顶端触到墙上距地面9尺的点处,墙脚离竹根处3尺远.请你解答:折断处离地面多高?

-
7、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小球,分别标有数字2、3、5、7,这些球除数字外都相同.从袋子中随机摸出2个球,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摸出标有数字2和3的两个球的概率.
-
8、如图,已知 , 边与分别交于点与交于点 . 求证: .

-
9、解方程: .
-
10、计算: .
-
1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 , 是的中点,是边上的动点,作 , 交于点 , 延长到点 , 使得 . 当面积最大时,的长等于 .

-
12、用如图(1)所示的若干张直角三角形与四边形纸片进行密铺(不重叠、无空隙),观察示意图(图(2))可知的值等于 .

-
13、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
-
14、如图,转盘中5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分别涂红色和黄色.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是 .

-
15、如果汽车加油30升记作+30升,那么用去油10升,记作 .
-
16、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 , 第1次操作:取的中点 , 将绕点分别逆时针旋转和 , 得到线段和;第2次操作:取的中点 , 将绕点分别逆时针旋转和 , 得到线段和;…;按照这样的操作规律,第30次操作后,得到线段和 , 若用点在点的正南方向表示初始位置,则点在点的( ).
A、正东方向 B、正南方向 C、正西方向 D、正北方向 -
17、如图,直线 , 直线分别交于点 , 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直线同侧的点 , , , 则的长等于( ).
A、 B、 C、 D、 -
18、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若 , 则的取值范围是( ).A、或 B、 C、 D、
-
19、如图,小丽从点出发,沿坡度为的坡道向上走了120米到达点 , 则她沿垂直方向升高了( ).
A、米 B、米 C、米 D、米 -
20、一组数据:82、80、82、87、90、84、85,它们的中位数是( ).A、82 B、84 C、85 D、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