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①,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十分巧妙,如图②,伞圈D沿着伞柄AP滑动时,伞柄AP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BAC伞骨BD,CD的B,C点固定不动,且到点A的距离AB=AC.

    (1)、当D点在伞柄AP上滑动时,处于同一平面的两条伞骨BD和C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当油纸伞撑开时,伞的边缘M,N与点D在同一直线上,若∠BAC=140°,

    ∠MBD=120°,求∠CDA的度数。

  • 2、 如图,已知点C、E、F、B在同一直线上,AB=CD,BF=CE,AE=DF,求证:∠B=∠C

  • 3、在△ABC中,AD⊥BC于D,AE是∠BAC的平分线,∠B=70°,∠C=30°.求∠EAD的度数.

  • 4、图1,图2都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相应的格点三角形。

    (1)、在图1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等腰三角形ABC;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与△DEF全等(不包含△DEF)的△ERG。
  • 5、 如图,在△ABC中,∠BAC=90°,AB=6,AC=8,BC=10,BD平分∠ABC,交AC于点D,点E,F分别是BD,AB上的动点,则AE+EF的最小值为.

     

  • 6、 如图,CA⊥BC,垂足为C, AC=2cm,BC=6cm,射线BM⊥BQ,垂足为B,动点P从C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射线CQ运动,点N为射线BM上一动点,满足PN=AB,随着P点运动而运动,当点P运动秒时,△BCA与点P、N、B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时间不等于0).

  • 7、如图,△ABC的面积为6, AP垂直∠ABC的平分线BP于点P,连结CP,则△PBC的面积为.

  • 8、请将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 9、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此等腰三角形周长为.
  • 10、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AM⊥CE于P,交BC于M,AN⊥BD于Q,交BC于N,∠BAC=110°,AB=6,AC=5,MN=2,结论①AP=MP; ②BC=9; ③∠MAN=30°;④AM=AN.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 11、已知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且AB=3,BC=5,CD=4,DA=6,则AC的长不可以是( )
    A、2 B、6 C、8 D、10
  • 12、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连结AE,若AE=4,EC=2,则BC的长是( )

    A、2 B、4 C、6 D、8
  • 13、如图,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尺规作图画∠MON的角平分线OB、小明的作法如图所示,连结BA、BC,你认为这种作法中判断△AOB≌△COB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 14、如图,△ABC中,∠B=90°,AD平分∠BAC,BC=10,CD=6,则点D到AC的距离为( )

    A、4 B、6 C、8 D、10
  • 15、下列图形中,线段BD是△ABC中AC边上的高线的是( )
    A、 B、 C、 D、
  • 16、 要说明命题“若a2>4,则a>2是假命题,可以举反例是(  )
    A、a=3 B、A=-2 C、A=0 D、A=-3
  • 17、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2cm,6cm长的两根木棒首尾相连,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 B、7cm C、4cm D、9cm
  • 18、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OE⊥CD,OC平分∠AOF,∠EOF=56°,

    ⑴∠BOD=度;   

    ⑵写出图中所有与∠BOE互余的角,它们分别是 .    

  • 19、如图两平行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40 , 则2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
  • 20、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进行完美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很多重要规律:如数轴上AB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ab , 则AB两点之间距离表示为AB=|ab| , 如数轴上点A表示数8 , 点B表示数7 , 则AB两点之间距离表示为AB=|ab|=|(8)7|=15

    在数轴上三点MAB对应的有理数为mab满足条件3|am|=2|bm|(ab) , 那么m称为ab的“近A分点数”.

    例:如果3×|24|=2×|14| , 那么4称为21的“近A分点数”;如果3|175|=2|275| , 那么75称为12的“近A分点数”;

    (1)、下列关于“近A分点数”的说法正确的是(仅填序号)

    2044的“近A分点数”;

    74的“近A分点数”是13295

    1335的“近A分点数”.

    (2)、37的“近A分点数”是
    (3)、数轴上点A4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每秒向右运动,点B2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向右运动,点P从原点以4个单位长度每秒也向右运动,三个点同时出发,点P在何时成为点AB的“近A分点数”?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