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3多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2单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步练习---提高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7整式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6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 同步练习---基础篇
- 2017-2018学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3.4乘法公式 同步练习---基础篇
-
1、先化简: , 再将从 , 2,3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
-
2、(1)解不等式组:;
(2)解方程: .
-
3、如图,在中,是的中点,连接、 , 是的中点,连接交于点 . 若 , 则的长为 .
-
4、若关于的方程无解,则的值为 .
-
5、如图,在中, , 分别以点C,B为圆心,以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分别交于点D,E,连接相交于点P.若 , 则的大小为 .
-
6、已知 , , 则的值为 .
-
7、如图,在正方形外取一点E,连接 . 过点B作交于点P.若 , , 下列结论:
①;②点C到直线的距离为;③P是的中点;④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
8、如图,在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交于E,若 , , , 则的长为( )A、 B、 C、8 D、
-
9、如图,将周长为12的沿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 , 则四边形的周长为( )A、18 B、17 C、16 D、15
-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两个三角形成中心对称,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B、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或 C、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如果满足 , 那么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第一步应假设“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小于”
-
11、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平面镶嵌问题.如图,利用相同边长的正三角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请问下列图形或图形组合无法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A、全等三角形 B、边长相等的正方形 C、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 D、边长相等的正五边形
-
1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和的图象交于点 , 当时,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13、如图,B,C两地被池塘隔开,为了测量B,C间的距离,小明在池塘一侧的平地上选一点A,再分别找出线段的中点D,E,若小明测得的长是12米,则B,C间的距离为( )米.A、48 B、24 C、12 D、6
-
14、若 ,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B、 C、 D、
-
15、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B、 C、 D、
-
1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17、如图1,矩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上,点在轴上,点坐标为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交于点 , 与交于点 .(1)、求证:;(2)、若的面积为 ,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2,在(2)的条件下,将沿轴的正方向平移得到 , 若线段在内部的长度为3.求点的坐标.
-
18、对于正数 , 规定 . 请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2)、计算:;(3)、探究是否存在正数使得成立,若存在,请求出的值.
-
19、如图所示,直线与轴负半轴、轴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1)、若 , 求直线的解析式;(2)、当取不同的值时,点在轴正半轴上运动,以为旋转中心,将线段顺时针旋转得线段 , 将线段逆时针旋转得线段 , 连接交轴于点 , 求证:的长为定值.
-
20、在一堂平面几何专题复习课上,刘老师先引导学生解决了以下问题:
【问题情境】
如图,在中,点在边上, , 求证: .
证明:如图,在边上截取一点 , 使得 , 连接 .
在和中.
①___________
又
②___________
又
③___________
【问题解决】
上述问题情境中,“①”处应填:___________;“②”处应填:___________;“③”处应填:___________.
刘老师进一步谈到:证明线段相等问题时,可根据已知条件,在较长线段上截取一段,构造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此过程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知识迁移】
如图,在正方形中,是边上一点,点在延长线上,平分 , 求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