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文化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这种兼具民族特色与普世意义的文化将更好地走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①______(升华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申遗工作jié报频传。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生机勃发、气象万千,向世界②______(展示   展出)着东方文明古国的③______(充沛   充足)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报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②       ③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截至”改为“截止”。 B、删掉“遗产”后面的“名录”。 C、删掉“它们”。 D、把“总数”放在“世界”后面。
  • 2、2025年8月,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简称“世运会”)将在成都举行。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表是“成都举办世运会的意义”及其得出的四条结论,其中两条结论有误,请找出并修改。

    通过办赛,加快完善体育场馆、交通、网络等配套设施,使城市基建设施全面升级。

    ①完善体育设施

    借助赛事,进一步打造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美誉度,加强城市的品牌建设和推广。

    ②提升城市形象

    世运会文创产品中融入川剧、蜀绣、大熊猫等巴蜀文化元素,向世界传递成都独特的人文魅力。

    ③展示成都文化

    吸引国内外游客、媒体、赞助商的关注和参与,促进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吸引各界参与

    错误项: , 修改为:   错误项: , 修改为:

    (2)、下面是一位观众向工作人员咨询世运会相关事宜的对话。请根据图表,结合语境补全空缺处,注意语意准确连贯。

    大项

    分项

    比赛时间

    场馆名称

    8.8

    8.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皮划艇

    龙舟









    兴隆湖湖滨赛场

    皮划艇马拉松









    皮艇球







    简阳市文体中心游泳馆

    观众:

    工作人员:2024年8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成都世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已确定成都世运会设置35个大项,61个分项,254个小项。

    观众:我最感兴趣的是皮划艇。请问这一项目是怎样安排的呢?

    工作人员:皮划艇有三个分项,需要提醒的是,。其中龙舟和皮划艇马拉松比赛于8月9日至10日在兴隆湖湖滨赛场进行,你如果喜欢皮艇球,

    (3)、下面是同学拟写的两则“世运会”宣传语,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不妥之处。请参考示例,进行修改。(句式、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

    ①为了奖杯和荣耀,牺牲一切都值得!

    ②五洲健儿同台竞技,增进不同文化交流。

    示例:

    胜负分高下,金牌见证最强王者。   修改为:胜负无界,竞中共进最可贵。

    ② 改为:

    ②修改为:

  •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巷灯光

    刘强

    ①子夜,送完最后一单外卖我决定找个修理铺,将电单车前灯修好。赶回出租屋,必须穿越一个幽静黑暗的小巷,有盏灯照明才能确保安全到家。

    ②夜已深,街道上人影稀少。我左右观望,终于发现一条偏僻的街道边有一家不起眼的修理铺,门檐处挂一块牌匾:周记单车维修部。屋内灯光暗淡,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一身蓝色长衫,满是油污,正在收拾东西,看样子准备打烊了。

    ③“周师傅,我这车灯坏了,麻烦你帮我修理一下。”我估计主人姓周,把车停好后向他说明车辆故障。

    ④周师傅没说话,手拿一把手电筒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经过诊断,确定要换一枚灯泡,“这个型号的,没货了。”周师傅挤出了第一句话,语气中透露出疲惫。

    ⑤“那咋办,回去必经一段黑路,昨天就差点儿栽到河里。”我很无奈。

    ⑥“这么晚我也没办法采购新配件,恰好你这车与我的同款,从我车上卸下一只给你装上吧。”周师傅想出一策。

    ⑦“那你今晚不骑电单车?”我问。

    ⑧“骑呀,怎么不骑,我正着急回家呢,老婆女儿都在等我。不过,我家离这儿不远,没有灯也不要紧。”周师傅说完,就开始了拆卸工作。

    ⑨三两分钟后,我的车灯明亮如初。周师傅说旧件不收钱,有时间过来换新的再给钱。我拗不过他,跨上车往家赶。

    ⑩拐过一条长街,A昏暗的小巷被车灯照得很亮 , 突然,我发现路边墙角下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在抽泣,嘴里不停地喊着呢喃着“找妈妈”。我调转车头,停在小女孩旁边:“小妹妹,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儿哭?”小姑娘看见我,后退了两步,眼神中充满恐惧。恰好,我的车篮里还放有一杯未喝的奶茶,递给了她。片刻后,小女孩放松了警惕,我弯下腰轻轻抱起她:“小妹妹别怕,告诉哥哥你家地址,我带你回家。”

    ⑪无论我怎么安慰与开导,小女孩就是无法准确说出联系人的电话和地址。看着夜色已深,我只能拨打110电话,求助于警察。

    ⑫没几分钟,一辆警车闪着警灯停在了我的身旁。“警察同志,这个小女孩不知为何深夜还在马路上,很不安全,希望你们能为她找到家人。”我抱着小女孩走向了警察。

    ⑬“小姑娘,你叫草莓吧?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爸爸妈妈都在找你啊。”警察问起小女孩。

    ⑭警察告诉我,小女孩小名叫草莓,和爸爸妈妈租住在前方两公里处的城中村。爸爸还没下班,妈妈看她睡着了就去楼顶晾衣服,谁知她在这个空隙时间醒来,跑出家门找妈妈。妈妈从楼顶回屋后,发现草莓不知去向,就立即打电话给她爸爸,爸爸立即报了警。“我们接警后,立即开始了寻找,正巧接到你的报警电话。”警察如是说。

    ⑮“幸亏今天换了车灯,否则真还发现不了她。”我在心里暗暗庆幸。把小女孩交给警察后,我再次踏上归程。

    ⑯就在我刚驶进那条悠长小巷时,手机铃声急促响起。接通后,传来似乎熟悉的声音:“喂,是小刘吧?感谢您救助了我的女儿,我是她的爸爸。”

    ⑰“您是周师傅吧?”我疑惑地问。

    ⑱“是呀,你认识我?”声音有些激动。

    ⑲“刚才我就在您那儿修电单车呀,您把自己的车灯拆下装给了我。”

    ⑳“哎呀,这么巧,明天你过来,我给你换新的。”

    ㉑“不用啦,这盏灯很亮,你陪好孩子吧。”电话里传来一连串的“感谢”声。我挂了电话,B黑暗的小巷已被这盏明灯照得雪亮。

    (摘自《京九晚报》,有修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面表格的空缺处。

    人物

    相关内容

    品质

    周师傅

    先人后己

    他说换的是旧车灯,不收钱。

    心怀感恩

    “我”

    安慰走失的小女孩,拨打110求助警察,并把小女孩交给警察。

    (2)、文章AB两处画线句均写到“昏暗的小巷被车灯照得很亮”的细节,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章不要⑭段读来依然完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小说题目“小巷灯光”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 4、某班举行“名著中的‘义’与‘智’”专题阅读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甲小组整理了《水浒传》中体现人物之“义”的四处语言描写,请把人物的姓名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孝义:“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

    B.忠义:“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C.侠义:“我却不是说嘴,凭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

    D.仁义:“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经典100回版《水浒传》)

    A.         B.

    C.          D.

    (2)、乙小组计划以“智”为主题制作名著人物绣像册,你认为下列哪位人物不适合选编入册?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

    C.二强子——《骆驼祥子》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恭传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之。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人闲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

    太尉赵憙慕其志,举恭直言 , 待诏公车,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亭长纵人借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敕令归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去。掾吏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恭贳不问。于是吏人信服。

    其后拜为《鲁诗》博士,由是家法学者日盛。迁乐安相。是时东州多盗贼,群辈攻劫,诸郡之。恭到,重购赏,开恩信,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补博昌尉,其余遂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

    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恭性谦退,奏议依经,于国大有补益,然终不自显,故不以刚直为称。

    (节选自《后汉书·鲁恭传》,有删改)

    【注释】①直言:汉晋时期察举科目名,意为直言敢谏。②掾吏:指官府中辅助官吏的通称。③贳:宽纵,赦免。④博昌:地名,位于今山东博兴县。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乡里之   奇:感到惊奇 B、人闲事   绝:断绝,这里指远离 C、掾吏泣共留之   涕:流泪 D、诸郡之   患:祸患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

    (2)其余遂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

    (3)、文章结尾提到“恭性谦退,奏议依经,于国大有补益”,鲁恭为官“于国大有补益”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
  •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张元夫

    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1)、本诗第二句中的“不惊”二字含义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同为表达友情,本诗三四句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7、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面对“聚”与“散”,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感受?请结合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自拟题目 , 写一篇文章。可以聚焦其中一个词语,也可以二者兼顾;可以记叙事件,可以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为何能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

    ①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这个华人最重要、最喜庆的节日,为何能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呢?

    春节历史悠久,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明确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改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从此成为传统新年的代名词。春节俗称“过年”,为“过好年”,各地纷纷开展民俗活动,如贴春联、游灯会、放鞭炮……包罗万象的民俗活动,无不体现辞旧迎新、祈求福祉等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③而一些年俗活动,如送灶王爷上天、贴门神等,具象化呈现人与天的关联、人与地的交流,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曾说:“春节祭祖活动所体现的历史意识,也为中国人所特别重视。人们与祖先一起来庆祝新年,一年一度的历史对话,使我们在面向未来的时候找到坚定的依靠。”

    ④申遗过程中,中国还提交了大量鲜活翔实的证明材料,充分论证了春节多维实践活动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重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联。春节期间,人们祈求丰收、尊重食物、贯穿粮食安全理念等,这些都让春节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春节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可谓实至名归。

    (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从汉武帝《太初历》确立岁首至今,春节的一系列年俗,如祭灶祈福、守岁迎新等,努力把对“年”的美好祝愿变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空间。然而,20世纪后半叶以来,工业化、城市化及外来文化冲击使春节年味逐渐淡化。一些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渐行渐远,亲人团聚的气息也不如从前。

    ②本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历史遗产认知新的突破,成为人类文化自觉的里程碑。中国作为《公约》最早的缔约国,随即通过普查、名录建立等措施推动非遗保护,春节也选入了首批国家级非遗。

    ③于国人而言,2025乙巳蛇年春节格外新鲜有活力。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表达了全世界中华儿女团聚之情的节日,成为了一个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节日。它促使许多远去的春节习俗开始复苏,让中国重新认知春节的文化价值,国际社会也将更关注这一人类共同财富,从而丰富世界人民的文化生活,这正是设置“人类文化遗产”的终极目的。

    ④中国春节既有本土性,也有开放性,正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人们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感受到春节列入人类非遗将更加意义非凡。

    (选自冯骥才《过年书》,有删改)

    (1)、甲文谈及的“春节的文化价值”,哪些不符合乙文的表述?请分点概括。
    (2)、甲乙两文画线句都提到“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这一事实,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
    (3)、下面哪个选项最适合作为乙文的题目?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春节承载的文化价值

    B.春节列入人类非遗意义非凡

    C.春节远去的习俗开始复苏

  •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2)请在韩愈的《晚春》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细柳军,军士吏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 , 未能远谋。”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细柳        军:驻军 B、军士吏甲       被:同“披”,穿着 C、又何        间:参与 D、肉食者      鄙:卑鄙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细柳军       马千里者 B、天子动        中轩敞者 C、入见        取一葫芦置于地 D、一战        静修身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A、用所有的玉帛去祭祀,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神灵信服。 B、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C、用所有的玉帛去祭祀,我从来不敢随意添加,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D、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随意添加,一定要做到神灵信服。
    (4)、下列有关乙文的表述,在甲文中没有体现的是(     )
    A、备战迎敌 B、君明臣贤 C、民心所向 D、对比鲜明
  • 1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完备的航天科研体系,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B、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工程即将开通,有利于降低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 C、专注于大语言模型应用与研发的DeepSeek,累计下载量现已超过1.1亿次。 D、舞剧《李白》在成都开演,它让观众惊艳的原因是以舞蹈彰显了中式美学的结果。
  • 1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四川博物馆因富丽堂皇的文物,成为众人追捧的“宝藏打卡地”。书画馆的敦煌壁画,人物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工艺美术馆的玉器、金银器等,雕饰色彩斑斓,绮丽华美;陶瓷馆的巴蜀陶瓷,造型独特精巧,令人叹为观止。馆内游人络绎不绝 , 年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

    A、富丽堂皇 B、惟妙惟肖 C、叹为观止 D、络绎不绝
  • 13、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富绕。 B、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3月暖流的雾蔼时,春天就到了。 C、请人代读的书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腊。 D、我不敢贸然提出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 14、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新(cù)     角(lénɡ)     轻怕重(niān) B、陶(xūn)     呜(yè)       然而止(ɡā) C、(qí)     要(jué)       栩如生(xǔ) D、(pò)     推(chónɡ)     彬有礼(bīn)
  • 1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2025年春晚,王菲演唱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充满哲思与温情,歌词节选如下:

    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赠我一场梦,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这段歌词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世界既赠予我们美好与温暖,也赠予我们困难与挑战……

    请根据歌词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悟,请以“世界赠予我            ”为题目,表达你对生活、成长、世界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

    (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6、人生漫漫,难免会遇到困境,《经典常谈》中的孔子、《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红星照耀中国》里的毛泽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有何相似之处,请举例说明。
  • 17、下列选项中,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里详细介绍了众多文化经典及背后的故事,重点介绍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积极推行“仁”,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论语》。 B、《水浒传》中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却被高俅设计陷害,发配沧州,最终忍无可忍,雪夜上梁山,体现了他鲁莽冲动的性格特点。 C、《红星照耀中国》中周恩来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凭借顽强毅力,开始文学创作,最终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这一情节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 18、一桌人生

    ①人过中年,开始有点儿念旧。熟悉而又陌生的泉塘村,经常莫名地追到千里之外的都市,伴着那张小方桌,在我的梦中浮现。

    ②我上学第一天是踢着小欢步去的,记得放学时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越过山坡,蹚过小河,踩着风回了家。一进屋,我就寻了一条板凳,铺开作业本写字。狭长的板凳直摇晃,本子也跟着摇晃。傍晚,爹牵着老水牛回了家。老水牛一身泥水,摇摇晃晃的。爹的步子沉重得像老水牛,也摇摇晃晃的。

    ③我一天天往上长,板凳却像忘记了生长这回事。“爹,我想在梳妆桌上写字。”爹正招呼牛喝水,我的话夹在风里,一晃就过去了,他似乎没听见。“爹……”,爹抬起头扫了我一眼,只“唔”了一声,起身进了光线暗淡的里屋。他满是泥巴的生活里大多时候是沉默的。

    ④梳妆桌是家里唯一可以被称为桌子的物品。桌面上的漆脱落得斑斑点点,布满裂纹,还缺了一条腿,用一堆砖块垫着。爹把梳妆桌收拾出一半,我总算有了自己的书桌。我侧着身子,半边屁股斜放在紧挨着的床头,努力地把一行行“人口手上中下”写端正。

    ⑤我开始习惯那张缺了腿的书桌,爹却开始不习惯我。他会冲着黑屋子吼:“柴火没了,牛饿了,鸡鸭也到处扑腾……日子不是纸上画出来的!”确实,那时村里的孩子读书都像赶集一般,在学校里耍打几年就回来了,然后该干啥干啥。爹吼出来的声音很大很硬,我的心成一地畏惧。

    ⑥有一次,班主任家访,跟正在码草垛的爹说:“娃是块读书的料!”一连说了好几遍,爹似乎没听见,半晌才从草堆里冒出头来“唔”了一声,继续码草垛。

    ⑦读书就像爬楼梯,我一步步登高。每天回家,我就钻进黑屋子,世界小得只有面前那半张桌子大。不过,书本里的世界远比泉塘村的生活有趣。崎岖的山路挡不住我前行的步伐。我的中学生活顺利得一马平川,天宽地阔。放学路上,伴随我的,除了松软的田野,欢畅的校歌,还有鲜艳的奖状和背后或羡慕或褒奖的目光,这一切都让我陶醉。不过,我一般不跟爹说,爹也从来不管我读书的事。他只管低着头在土地里找下一年的出路,就像那头老水牛。

    ⑧在一个冬日,我把所有的奖状翻出来,涂上米汤,糊在桌前的墙壁上。顿时那间黑屋子像漏进了一道光。爹进屋,我看见他咧了咧嘴,似乎有话要说,但最终什么也没说。爹那土色的脸像松了绑,连胡茬也生动了许多。

    ⑨春风从远处的山谷里挤过来,暖暖的。那天,我正像往常一样伏在那半张桌上写字,房门“吱嘎”一声,爹裹着一身阳光,风一样地推门进来,一把拉我出门。夕阳的余晖里,一张崭新的小桌立在褐色的泥地上,方方正正的,桌面刷着木纹新漆。“写字桌,给你做的!”爹说这话时,声音大得像半夜里的春雷,惊得屋檐下的燕子逃也似的飞走了。

    ⑩自那以后,我不再一放学就钻进黑屋子,而是将桌子摆在屋檐下,读书,写字。村里的小孩儿看见我读书的样子,也纷纷拿了作业过来,和我挤在一张桌上,有的一本正经,有的装模作样。夕阳下,我仿佛看见小小的方桌上,长出不一样的春天。

    ⑪初三时我开始住校,家里的小方桌用不上了。我在学校拓展世界的同时,泉塘村也似乎被掘开了一个口子,一些没有读书的后生都去了外地打工。渐渐地,打工在乡间刮起一股强劲的风,不少人家换了漂亮的书桌,可桌前写字的孩子却越来越少。

    ⑫爹又开始沉默下去。“我也去打工吧。”我跟爹说。爹似乎没有听见,只是额头上冒出来的汗珠子出卖了他。他清楚我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里。“你得读书。”爹半晌才说,转身牵着牛出了门。

    ⑬后来,我上了高中。每次我回家,爹都早早拴好牛,奔回家,收拾好小方桌,将桌面擦得干干净净,然后默默走开……

    ⑭就这样,我翻着书,一本又一本,从一张书桌跳到另一张书桌,从乡下读到县城,从县城再读到大城市。泉塘村渐渐成为一个遥远的存在。后来我听说,家乡越来越好,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也纷纷回乡。我还听说,家家屋檐下都有了一张长满春天的书桌。

    ⑮我人生的起点只有半张桌子那么大,但我的世界却在桌面之外,海阔天空,层林尽染。光影流转,那一方小小的书桌,永远是记忆深处的一道光。

    (文章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

    爹吼出来的声音很大很硬,我的心成一地畏惧。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爹似乎没有听见,只是额头上冒出来的汗珠子出卖了他”的理解。
    (4)、文中“桌”与许多人的人生紧密相关。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桌”和他们的人生之间的关系。
  • 19、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

    段立国

    ①金秋十月,神舟十七号出征太空。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组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唐胜杰不到34岁,江新林35岁,汤洪波48岁。他们从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成长为航天员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进德修业、弘毅笃行、逐梦青春的新时代青年形象。他们的精彩故事告诉我们,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

    ②练好“内功”是成长成才的根本。青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人生事业发展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内在综合素质才是决定成长成才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精神意志、专业素养等“内功”方面的深厚修为,极易憾失机遇、受挫于困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练好“内功”,是青年更好利用外部条件干事创业的坚强底气,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

    ③_______________ 。德与才,是青年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两驾“马车”。以德润身,才华方能适得其用;以才为辅,德便能更好发挥成效。德与才有机统一,德始终发挥统帅作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和人民选贤任能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青年琢玉成器的内在持守。当前社会多元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诱惑层出不穷、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这对青年干事创业的德才双修提出了更高要求。锤炼品德修为,对国家、人民之爱愈深沉,青年愈能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刚健勇毅的坚强意志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增长真才干,应着力求得真学问、练就过硬本领,使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认知水平紧跟时代发展之需。

    ④练好“内功”志在笃行致远。青年练好“内功”,应力求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力。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德才业互促,致力于“改变世界”,如此才是青年练好“内功”的目标所向。广大青年遍布社会各行业,敢担当肯作为,就一定能以实际行动服务奉献于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重任。

    ⑤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唐胜杰在采访中说:“中国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在短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青年人生逢其时更应不负时代,练好“内功”,以青春之我为青春之中国增光添彩。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5日)

    (1)、根据全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议论文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 B、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年应练好干事创业的“内功”。 C、第①段从神舟十七号三位航天员的精彩故事写起主要目的是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D、以下内容可以补充第④段的论据:太原理工大学的王煌尘,怀揣科研报国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3)、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 20、【材料一】

    ①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②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③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如今,中医馆开到越来越多国家、药企加速国际化布局、海外教育开展顺利……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匈牙利,每年的中医大型义诊活动现场就诊者排起长队;在柬埔寨,中国医疗队用中医药医疗服务帮助当地提高了医疗水平,赢得各界普高赞誉……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坚实,深化了世界各国对中华文明的了解,已成为促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9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保持中医药优势与特色,坚持中医药主体发展,是“守正创新”的核心。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掘中医药宝库财富,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径。

    ②中医药非遗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推动中医药非遗服务人类健康,才利于海外民众深入体验中医药智慧与实践魅力,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4月30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仲景被当世称为“医圣”,是因为他收集民间药方,结合临床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 B、2000多年前,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 C、中医药不断地“走出去”,在国外广受赞誉,已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D、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必须“守正创新”。只有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创新目的。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列举张仲景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提出预防疾病并实施外科手术等事例,证明两汉时期中医诊断和治疗手段更加先进。 B、材料二通过数据统计和列举中医药国外发展情况,表明中医药传播广泛和国际认可度的提升,体现出中医药在国外的影响力。 C、材料三强调了推进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 D、中医历史悠久,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3)、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围绕“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你可以提出哪些建议?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