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将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方框内,每题2分,共20分)
-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遁形(dùn) 一丝不苟(gǒu) 颁发(bān) 锐不可当(dāng) B、窒息(zì) 轩昂(xuān) 畸形(qī) 藏污纳垢(gòu ) C、匿名(nì) 教诲(huì) 铭记(mǐng) 抑扬顿挫(cuò) D、不辍(cuò) 遁形(dùn ) 绯红(fēi ) 任劳任怨(yuān)2. 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吹嘘 黝黑 诚惶诚恐 正经危坐 B、周济 劳碌 为富不仁 杳无消息 C、粗糙 燥热 筋疲力尽 和颜月色 D、杀戮 拮责 油光可见 惨绝人寰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虎年央视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令人叹为观止。它的创作灵感源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舞者们用不同造型和体态模拟出层峦叠嶂 , 勾勒出如诗如画的山河;美妙的古琴乐声贯穿节目始终,与舞蹈相得益彰 , 将中国古典式的美学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出来。
A、叹为观止 B、层峦叠嶂 C、相得益彰 D、栩栩如生4. 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回头看看海鸥①潜水鸟②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③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④“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B、这次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的地点是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广安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作品《呐喊》,文章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变化。 C、母爱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情。 D、《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7.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8.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朱清科
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
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 亿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⑩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冠层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B、林下灌木与草本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C、林地土壤能消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 D、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打比方、列数字 B、打比方、举例子 C、举例子、列数字 D、举例子、作比较(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二、积累与运用(21分)
-
9.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 , 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2) , 松枝一何劲。《赠从弟》(其二)
(3)树树皆秋色,。(《野望》)
(4)《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 点明题旨,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5)《使至塞上》一诗中,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三、古诗赏析(4分)
-
10.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描绘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两句所描绘的画面。(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四、名著阅读(4分)
-
11. “你是一位外国的客人,”他(刘龙火)解释说,“而且你是有事来找我们的毛主席。而且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我回答他说没有,他这才数出了值一块钱的苏区纸币说道:
“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
(1)、以上文段出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选文中加点的“我”是(人名),“他”(刘龙火)的性格特点为 。(2)、下列是对《红星照耀中国》里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概括,符合周恩来形象的一项是( )A、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头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B、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不知疲倦。 C、迟睡早起,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个小时。尽管很忙碌,但总是不慌不忙。 D、他面目英俊,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是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就是周恩来。五、综合性学习(6分)
-
12.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八年级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言必行,行必果”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只填序号)①曾子杀猪 ②一言九鼎 ③此地无银三百两
④一诺千金 ⑤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⑥指鹿为马
(2)、【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同学们已经设计出一种活动方式,请你根据主题再设计一种活动方式(注意:不能再写“演讲比赛”这种活动形式了)。活动一:开展“信守承诺最美”诗歌朗诵会
活动二:
六、现代文(记叙文)阅读(13分)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一生都在成长
闫红
①我妈68岁时拿到的驾照。一开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么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有必要吗?”我妈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再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医治苦难的,学习就是她的治愈系,再学一样,也挺好。于是我口气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把驾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
②我妈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我姥姥和姥爷就离了婚,一直以来,我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了啥啥”,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混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负担沉重,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金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③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充实感。
④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等我长大一点儿,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徐訏、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訏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一度对张爱玲也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也算是家庭副业。开始主要是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起五笔宇根“王旁青头兼五一”,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让我给她买了平板电脑。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发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种表情包更是不在话下。
⑧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间;跟人谈话,会怒到吸取有效信息;连看韩剧,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曾经很认真地跟我说,韩国人的理念是“生命不在于长短,只要活得好”。她学习了,化为己用,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活得高兴。
⑨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我妈的乐趣来自学习本身,结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发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这种愉悦感无须依凭,自给自足,不看别人脸色,也不用跟谁比较。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慌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洽。
⑩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地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
(选自【读者】2022年11期,有删改)
(1)、阅读第①段至第⑦段,梳理文章中能体现“我妈”成长的具体事例。“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我妈”喜欢看书,也学着写稿投稿→①→②
(2)、选文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试分析其作用。(3)、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
(4)、文章以“一生都在成长”为标题,指的是母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的超越,在原文中找出母亲有一种怎样的精神?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七、现代文(议论文)阅读(12分)
-
1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自信助人成功
张雨
①有人请教林肯成功的经验,林肯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多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自信。”由此可见,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自信,自信助人成功。
②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我国著名数学教授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很差。由于他的不聪明,小学时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拿到一本修业证书。他的数学成绩也不好,读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还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因此,同学们都笑他,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当别人这么叫他的时候,他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从此以后,他笨鸟先飞,别人学习一个小时,他就学习两个小时。经过努力,他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最后还成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③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波尔是丹麦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获过诺贝尔奖。当他还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量子论。有一次,科学家们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波尔的观点时,权威们否定了他的量子论。但权威的话没有毁掉波尔的自信心,反而使他更加振作起来。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开始实验,为理论找起证据来。后来,很多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波尔的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波尔出名了,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④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一位父亲带儿子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家里很穷,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我也有为梦想奋斗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树立了自信心。”
⑤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自信助人成功”这一中心论点的?(2)、选文第①段引用林肯分享成功的经验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下面哪两个选项和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观点是一致的?①信心是命运的主宰②一切干干净净,留我一人惆怅③天生我材必有用④不幸的人才要坚强
八、文言文阅读(14分)
-
15.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各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 , 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注】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念无与为乐者 (2)盖竹柏影也
(3)相与步于中庭 (4)皆可以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B、实是欲界之仙都 山川之美 C、哀转久绝 猿则百叫无绝 D、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4)、【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分别印证这两句话中的“可观”和“乐”?(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九、下面两个作文任选一个写作。
-
16. 题目: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___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总有一些人在我们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感激的良师益友;沙莉文老师是海伦·凯勒最明亮的灵魂灯塔……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注意突出中心。
写作要求:
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
②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7. 在成长的旅程中,我们总很多初遇。初遇某个人,发生心灵的碰撞;初遇某件事情,感悟情感的真谛;初遇某本书,陶冶我的心智……无论是怎样初遇的情形,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请以“初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
②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②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