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书札传情
孩子,我为什么要求你用功读书
龙应台
那天我问你,“你将来想做什么”,我注意到,你很不屑于回答我这个问题,所以跟我胡诌一通。是因为你们这个时代的人,对未来太自信,所以不屑与像我这一代人年轻时一样,讲究勤勤恳恳、如履薄冰;还是其实你们对于未未太没信心,所以假装出一种嘲讽和狂妄的姿态,米闪避我的追问?
我几乎要相信,你是在假装潇洒了。今天的青年人对于未来,潇洒得起来吗?法国年轻人在街头呼喊抗议的镜头让全世界都震惊了:这不是上世纪60年代的青年为浪漫的抽象的革命理想上街呐喊——戴着花环、抱着吉他唱歌,这是21世纪的青年为了自己的现实生计在烦恼,在挣扎。
从我的21岁到你的21岁,人类的自杀率升高了60%。你刻意闪避我的问题,是因为21岁的你,还在读大学的你,也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了吗?
还记得我们在德国时遇见的那个画家———提摩吗?他从小爱画画,在气氛自由、不讲究竞争和排名的德国教育系统里,他一会儿学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学做锁匠,一会儿学做木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又过去了,现在,应该是多少年了?我也不记得,但是,当年他失业时只有18岁,今年他41岁了,仍旧失业,和母亲住在一起。
没事的时候,他就坐在临街的窗口,画着长颈鹿。在他笔下,鹿的脖子从巴士伸出来,穿过天空,走进一个正在放映电影的戏院⋯⋯它们睁着睫毛长长的大眼,陪着一个小孩骑三轮车。
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他没能结婚,自然也没有小孩。事实上,他一直过着小孩的生活。可是,他的母亲已经快80了。我担不担心你将来变成堤摩?老实说,是的,我也担心。
还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坐在阳台的椅子里,背对着大海,手里点着一支烟。那是清晨3点。
朋友若看见你在我面前点烟,一定会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光望向我,“他怎么能在母亲面前抽烟?你又怎能容许儿子在你面前抽烟?”
我认真地想过这问题。我不喜欢人家抽烟,因为我不喜欢烟的气味,更不喜欢我的儿子抽烟,因为抽烟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肺癌。可是,我的儿子已经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石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我有什么权力或权威来约束他呢?
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
青年的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也不容易啊!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听到这句话,我有点惊讶。
“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捻熄了烟,“你会失望吗?”
现在我已忘了当时跟你怎么说的,说我不会失望,不管你做什么我都高兴,因为我爱你?或者很不以为然地跟你争辩“平庸”的哲学?或者很认真地试图说服你——你并不平庸,只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不记得了。但是,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如果你“平庸”,我是否“失望”。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让你做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你时间,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研究动物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更快乐。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原文有删节)
(1)、作者为什么怕孩子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她为什么要求孩子用功读书?(2)、请你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
(3)、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4)、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劝诫之风
材料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材料二
与人书(六)①
生平所见之友,以穷以老而遂于袁颓者,十居七八。亦豹② , 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③之叹乎?昔在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 , 复书曰:“老则息矣,能无倦哉?”此言非也。夫子“归与归与” ④ , 未尝一日忘天下也。 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选自顾炎武《亭林文集》)
【注释】①《与人书》是一组顾炎武与友人讨论治学方法、文学、历史等的学术短礼。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②赤豹:顾炎武的朋友史可程,字赤豹。③陨获:文中指丧失志气。④归与归与:回去吧回去吧。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晚年时想回去讲学的感叹。
材料二
近年来,传统家书衰微,电子家书兴起,传统家书开始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范畴,而且兼具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双重属性。
首先,家书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可移动文物中的文献、手稿。 目前国家文物局把文物保护的时间下限定在了1949年,即凡是1949年前的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遗存都是文物。现存家书中有相当一部分写于1949年以前,有的是名人手过,有的记载了重大事件,有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应该属于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保护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将来会有更多的家书成为文物。
其次,家书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家书是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写作、礼仪、格式、封装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并且这些要求和规范已经成为家书的写作技艺,是无形的,目前正面临失传。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关键是传承人,家书的传承人不是一两个人、一批人,也不是某一个团体和地区的人,而是全体华夏子孙。
在物质遗产方面,家书遗产的损毁速度之快,损毁程度之大,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可以说,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有家书被人为焚毁或送往废品收购站。在非物质遗产方面,基于元线互联网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通讯联络更多依靠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现在,要写一封传统家书已变得奢侈,多数年轻人已不会写信。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树立现代家庭文明新风尚,应该充分重视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传承。
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在中华民族绵延赓续的优良家风传统中,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家风特质———家国一体的宗旨、崇德向善的取向、家人心灵的归宿、社会风气的缩影。
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积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是传统士大夫精神追求的结晶。优良家风的传承,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彰显,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与弘扬的另一种轨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昔在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文言语句
释义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①
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
未尝一日忘天下也
③
以穷以老而遂于衰颓者
④我选。
A.不得志,不显贵 B.生活困难 C.穷尽,完结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⑵复书曰:“老则息矣,能无倦哉?”
(4)、小文不明白顾炎武为何要在信中提到孔子,请你联系小贴士帮她解答。小贴士
“归与归与”,语出《论语》。原文是“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觉之小子狂简,变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认为家乡的弟子们有着离远的志向,并且在做学问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还需要正确的教导。“归与归与”是孔子周湖列国未能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想回去讲学的感叹。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分析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诸葛亮认为成才的三个条件是:立志、学习、惜时。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是成才的保障。 B、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封家书的用意都是劝人勤学立志。 C、顾炎武在《与人书(六)》中主要采用现身说法来劝诫史可程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D、材料一中,作者向儿子讲授了人生的处世哲学,训诫儿子要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诚实守信,待人宽厚。(6)、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的家书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人间亲情,记录时代变迁。 B、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保护的范围会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家书会成为文物。 C、家书有着承载家风文化,影响着民风社风的重要性。 D、现在写一封传统家书已经变得很难,年轻人已不会写信了。(7)、根据材料三的家书现状:结合材料四和生活实际,请你说说传承家韦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8)、文化需要传承,读了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汲取了哪些关于学习的有益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自身体验,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
3、家书之叹(1)、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家书是古人寄寓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本诗中,哪两句表现出家书的这个作用?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怀渑池①寄子瞻兄苏 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崎西②。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沉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③驴嘶。
【注释】①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②古崤(xiáo)西:崤西古道。崤,山名。③蹇(jiǎn):跛脚。
两首诗中,苏氏兄弟共同回忆了哪一件渑池旧事?两首诗都提到“雪泥”,苏辙借此表达的是对兄长远行路途艰难的担忧;苏轼则由“飞鸿踏雪泥”这一自然现象,引发了怎样的感慨?
-
4、阅读下面的对话,完成填空
小深;古代交通不便,车马很慢,消息不通,情思难寄,所以古诗《庭中有奇树》里面才有“① , ②”的深深遗憾。
小圳:是啊!不仅交通不便,战乱频繁也使人民的信息沟通更加艰难。杜甫在他的《春望》诗中就有“③ , ④”的现实反映。
小深:所以,当李商隐在收到家书时,虽然有着羁旅难归的苦涩与无奈,却依然满怀温馨地怀想着“⑤ , ⑥”(《夜雨寄北》)的美好情景。
小圳:正因为信息沟通的艰难,诗人们才有了极其浪漫的想象,如李白就借助明月来表达对好友的牵挂和不舍“⑦ , 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深:而那些满怀愁绪的边关将士,“⑨ , ⑩”(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家国情怀,就更令人敬佩了。
小圳:网络时代,我们通过电子设备就能很快地实现交流沟通,古人梦寐以求的“天涯若比邻”在令日得以圆梦。不过,正因为技术的进步,古时的地域遗憾不再欠缺,也因此少了念念不忘和意难平。烟火人间,各有遗憾。
-
5、 知尺牍
尺牍,作为古代文化的独特载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深远意义。它最初为书写的长一尺木简,后泛指书信。在古代,尺牍是人们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文人墨客间,尺牍往来,或探讨学问,如扬雄与友人在尺牍中沦辩经史,⑴;或倾诉思念,⑵,“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元稹与白居易交往30余年,尺牍来往达1800多封,充满了对彼此的⑶和思念之情,还见证了他们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元稹被贬通州,元稹得知后“垂死病中惊坐起”,白居易则“把君诗卷灯前读”,二人以诗和尺牍①慰藉▲彼此。诸多游子也是借尺牍遥寄乡情。其文字往往精炼而富有韵味,既展现个人才情,又反映时代文风。从书法角度看,不少名家尺牍更是艺术②guǐ bǎo▲ , 像王羲之的尺牍,其字迹飘逸洒脱,字里行间尽显魏晋风度。尺牍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也见证了古人的人际交往、思想碰撞 , 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⑤cuǐ sàn▲明珠:至今仍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与文化提供珍贵资料。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为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慰藉
②guī bǎo
③cuǐ càn
(2)、请根据语境,将合适的词语写到相应的横线上。(填字母)A.纸短情长 B.惺惺相惜 C.探讨入微
⑴ ⑵ ⑶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将修改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4)、下面四幅书法都是著名书法家的尺牍,其中为王羲之所写的是( )A、B、
C、
D、
(5)、小深同学认为在信息爆炸、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时代里,书信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应当摒弃,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生活实际,向小深同学说明书信的意义与重要性。 -
6、“考试”也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事,请以“那次印象深刻的考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
7、经历了“寻踪凤凰古村,领略深圳文化”研学活动后,我们发现只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就能在一些平凡常见的事情背后发现不一样的情感或不一样的道理。你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研学经历呢?请向我们介绍你的研学经历及收获感悟。(前文涉及到的景点不算)
-
8、在凤凰古村中,同学们还欣赏了“福永醒狮”表演,深受震撼,随即开展对“醒狮”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醒脚,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宋朝时,民间舞狮兴盛,据宋代《武林旧事》记载,出现了与武术结合的“狮豹蛮牌”。该舞原由“诸军”表演,从军中流出后流行于南方。约在宋金时期,彰显武技的狮舞随移民南迁,产生了南狮、北狮之分。
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深圳等县市。
醒狮原名为瑞狮,意为吉祥如意,直到鸦片战争的战火蔓延到南方,因为“瑞”字方言谐音“睡”,具有民族忧患感的佛山人便将其改为“醒狮”,寓意醒狮醒国魂,去鼓振精神。
从此,“有华人之处,必有醒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 南狮头上扎有一只角,威猛粗犷,讲究神似,鼓乐激昂,令人警醒。
(节选自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众号2025年1月29日,有删减)
材料二:狮舞,又叫“狮子舞”“狮灯”“舞狮”,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神态矫健,扎狮娇愁可爱。
徐水舞狮素有“北狮之宗”的赞誉。在表演形式上,徐水舞狮有“文狮”和“武狮”之分。“文狮”重在表现狮子的活泼神态和温顺嬉戏的性格,“武狮”则注重两人配合,技巧性强。表演时“文狮”“武狮”交替进行,节奏起承转合,令观众的情绪也随着狮子的舞动而起伏。
广东醒狮是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南狮源于中国神话“龙生九子”中的狻猊瑞兽的形象,所以南狮头顶有一个角。广东醒狮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狮子的喜怒哀乐等神志,舞狮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模拟狮子的活动状态,欢腾跳跃,惟妙惟肖。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醒狮表演从传统的地面、板凳,发展到高台、高杆,再发展到更高难度的梅花桩和水上飞狮。为了更好地传承推广醒狮文化,如今,各地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多样形式,在活态传承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节选自央视网,2025年1月29日,有删改)
材料三:为庆祝新春佳节的到来,宝安区开展了“瑞狮贺岁·妙手生花”的新春系列活动。本次活戏邀请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川黄连胜醒狮团队和本土知名醒狮团队宝安区福永凤凰武术协会醒狮队参与表演。
两支队伍以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包括地狾、高杆、高台、高桩在内的多种狮舞艺术。每一次腾跃、每一个动作,都寓意着2025年的步步高升与万事顺遂,“瑞狮贺岁”的主题也充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活动现场同时特别设置了非遗体验区,让参与者能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市民群众可以亲手编织新年中国结,传递团圆与祝福;欣赏并学习制作蛇年浓扇,领略传统工艺之美;参与扎染方巾和拓印团扇等手工艺项目,体验指尖上的艺术创作。“妙手生花”共同编织美好的新春回忆。
宝安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春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精彩展示,也是促进社区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举措。
(节选自《宝安日报》2025年1月29日,有删改)
(1)、请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以下甲乙两图中哪个是南狮,并说明理由。甲
乙
(2)、宝安区为什么要开展“瑞狮贺岁·妙手生花”系列活动?综合以上材料,简要归纳。(3)、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多个赛项将在宝安举行。组委会面向来宾赠送“宝安·醒狮”记事本,运用材料信息,为记事本的封面设计提供创意(至少两个角度)并阐释设计意图。【温馨提示】设计角度:色彩、插图、字体、题词、材质……
-
9、【予一抹光亮】身处平凡日常之间,留意他人需求,向他人伸出真挚援手,也是“大丈夫”之义。
一抹光亮
李万军
①“那刀又不快了。”妻子边切杀边理怨,“这磨刀石磨一次管不了多久,看来得找磨刀匠好好磨磨了。”说着,妻子拿出磨刀石磨起来。
②“我来。”看她力气小,我接过磨刀石。先沿着刀口横着磨几下,又直直地来两下,几分钟后,手腕竟有些酸胀。“应该可以了。”我将刀交给妻子。
③“还是不行。”妻子勉强把肉切了,口中念叨着,“哪天听到磨刀匠来,一定得拿去磨一磨。”
④妻子的话,让我对磨刀匠时不时地关注起来。
⑤一日,我下班回家,快到家时,听到“磨刀,磨菜刀”的喊声。猛然想起家里的刀要磨,我连忙寻声找去,见身后不远处,有位看上去60岁开外的老人边喊边向这边走来。
⑥“老师傅,您跟我走,我拿几把刀给您磨。”不远处就是我家小区。临近傍晚,小区的光线有些暗了。老人问,可否拿去广场那边磨,那里宽敞,又比这里亮堂。我点点头,让老人稍等,然后赶紧跑回家。妻子刚好也下班到家,她搜出几把刀,与我一起拿去找磨刀匠。
⑦到了楼下,却不见老人。左右寻望,才发现他已在广场一角磨刀。
⑧我们快步走过去,见老人正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磨刀。他一手按刀背,一手握刀柄,来回推送着菜刀。那刀在那双手的驾驭下,不断闪烁着光亮。
⑨再仔细打量,老人的行头简单却丰富:小板凳的一头并排有粗、细两块磨刀石,那一头挂了一只小箱子,里面装着锤子、钢铲、水刷、水布之类的工具,凳腿上还绑着个小水罐。
⑩见我们来了,老人连忙歉意地解释:“刚坐下,旁边开馆子的就拿来了刀,我先把他这几把磨了,再磨你们的。”
⑪“没事。”趁等待的工夫,我们和老人靳起天未。原来,他在这里帮儿子带孩子,要等儿子下班后才能出来。老人笑笑说:“儿子他们刚贷款买了房,自己能挣点,孩子们就轻松点。 自己也想找点事情干。”
⑫见还有一会儿,我们便把刀放在那儿,告诉老人:“我们去转一圈,估摸您磨好了,再过来拿。”
⑫回来时,天色已经很暗了,广场上的灯光虽已亮起,却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光影朦胧。那位身处一隅的磨刀老人,愈发让人难以看清他手中的动作。
⑭等走近时,我们看到老人身旁有手机的亮光。
⑮快步走到老人面前,才发现,这光是一个中年男人亮起的。不等我们问,他像是对我们说:“这光线太暗了,老人又在磨锋利的菜刀,怕伤着子。”
⑯原来,他是来拿磨好的菜刀,见老人还在继续磨,就用手机为老人亮起了光。
⑰我低声问:“老师傅,刀快磨好了吧?”
⑱“快了,已经磨了一半了。”老人答道。他依旧低着头,手中磨刀的动作没有停歇。
⑲“不急,您慢慢磨,我们不急着走。”
㉔中年男人见我们也亮起了手机,说:“有你们照着,我就先走了。”说罢,他提着菜刀离开了。
㉑我和妻子各站一边,为这位夜色里的磨刀老人继续增添一抹光亮。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1月13日 )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围绕“磨刀”展开的主要情节。阶段
具体情节
起因
妻子切菜时埋怨刀不快,“我”尝试磨刀但效果不佳,妻子表示听到磨刀匠来一定要拿去磨,这让“我”开始关注磨刀匠。
经过
“我”下班回家听到磨刀匠的喊声,找到磨刀老人并回家拿了几把刀;到广场后发现老人在磨别家的刀,等待期间“我们”和老人聊天得知①。
高潮
看到一位中年男人用手机为老人照亮,他表示②;“我”和妻子也加入为老人照亮的行列。
结局
“我”和妻子各站一边,在夜色里为磨刀老人持续提供光亮。
(2)、第⑪段中“笑笑”一词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赏析。(3)、请赏析第⑬段中“广场上的灯光虽已亮起,却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光影朦胧”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文章以“一抹光亮”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5)、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行色匆匆,像文中这样人与人之间温暖互助的场景似乎越来越少。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和弘扬这种互助精神。 -
10、【悟大丈夫之道】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迦①初守睢阳②时,卒仅万人,减中居人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前后大小战凡四百余,杀贼卒十二万人。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 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致死力。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
【注释】①巡:安史之乱时镇守睢阳的将领张逗。②睢阳:唐郡名,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1)、下列选项中“诚”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 B、又推诚待人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帝感其诚 E、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请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
(3)、请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将士或退散 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
(4)、【乙】文张巡和《水浒传》中的义士在形象上有何异同?请从“水浒义士图谱”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材料与名著内容,比较分析。(5)、请根据【甲】文中“大丈夫”的标准,结合【乙】文具体内容谈谈张巡是否称得上“大丈夫”。 -
11、同学们在凤凰古村研学后,搜集了关于“拔茹书室”的以下材料,打算向某杂志“古村书香——历代书室博览”专栏投稿,请你参与。
材料一:
拔茹书室建于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现代维修。坐东北向西南,面阔9.74米,进深15米,占地面积146.1平方米,为三开间两边深两廊一天井布局。大门内凹,大门前新建三间房出租,前后堂屋顶被大火焚毁。砖木石结构,前、后堂均有木构梁架,硬山,刻花草封檐板。清水砖墙,墙裙便用花岗岩石条,后堂有灰塑装饰图案,前堂大门墙体使用红砂岩石块砌筑,门额阳刻楷书“拔茹书室”,门上两端各有一人物雕刻,前堂山墙埠头雕刻红砂岩“独占鳌头”图案。2005年7月18日“凤凰社区古建筑群”由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选自《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删减)
材料二:
拔茹之名取自成语“拔茅连茹”,拔茅连茹语出《易·泰》;“拔茅茹,以其汇。”意为拔起一根茅草,会近带许多根。比喻互相推荐,也可以说一个人读书可以带动很多人来读书。
(选自《深圳凤凰古村》,有删减)
(1)、请你对以上两则材料进行概括、重组,根据写作要求写一段文字,介绍拔茹书室。“古村书香--历代书室博览”专栏写作要求:
①抓住书室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的特征,突出书室文化的独特之处
②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写作,语意连贯,语句通顺,120字左右。
(2)、受到书室的启发,同学们开展了关于“这些年,我们读过的名著”展览活动。⑴请你将以下六本图书进行分类。
①《长征》(王树增) ②《基地》(阿西莫夫)
③《围城》(钱锺书) ④《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⑤《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⑥《儒林外史》(吴敬梓)
讽刺作品:
科幻作品:
纪实作品:
⑵请从以下以“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引路人”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感言】和【相关名著】中任选一句感言,联系一部名著,结合具体情节,参考示例,对所选感言进行阐释。
【阅读感言】
A.因为他,黑暗的世界亦有微光显现。
B.因为她,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C.因为他,一段与原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此开启。
【相关名著】
《骆驼祥子》
《简·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因为他,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朝花夕拾》,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对鲁迅关心有加,要求严格:帮助他添改讲义,纠正血管图,督促鲁迅不断进步。鲁迅回国后,每当想要偷懒时,看到藤野先生的相片,便会警醒并继续二作。滕野先生对鲁迅的勉励与教诲,成为鲁迅前行道路上不竭的动力。
(3)、凤凰古村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后代的聚集地,他曾写下“人生自古淮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请你谈谈这句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2、【活动三:诗中建筑】请按照“建筑”辑古诗,默写句子。(1)、 ,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2)、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4)、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午》)(6)、 , 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
13、【活动二:观古村建筑艺术】(1)、为宣传凤凰古村,筹备组搜集了四副古村建筑群雕塑图案,请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
小深:凤凰古村建筑群中,不论是豪宅或一般民宅,大门上方都有雕塑图案,绝大多数图案都是①类图案。
小圳:是的,而且它们大都有着吉祥的寓意,比如图中的鱼纹,鱼的繁殖能力强,象征着②;牡丹象征着③。
(2)、筹备组准备在墙上配一副对联。组长写好了上联“雄狮昂首,威凌岁月彰祥瑞”,三位组员各自对了下联,请你挑选出最合适的一个( )A、鸽舞翩跹,仙姿逸韵凝青石 B、彩凤开屏,美映春秋展吉祥 C、鹊立梢头,欢腾之态报吉祥 -
14、学校开展“寻踪凤凰古村,领略深圳文化”研学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探“梳式”古村】
在深圳的悠悠历史长河中,凤凰古村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其“梳式”广府型街巷格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
踏入凤凰古村,仿佛步入了一幅古朴的岭南画卷。建造者▲ , 顺坡而建,沿着地势高低起尖,使古村恰似一把精心梳理岁月的巨梳。每栋建筑紧密相依,宛如梳齿般整齐排列,(①y ǐn nì)着厉经岁月沉淀的韵味。
穿梭于其间,小巷纵横交错,如同脉络般贯穿整个古村。它们宽窄适宜,约1.2~2.0米的宽度,刚好客下行人悠然(②m àn bù),亦或是邻里间的寒暄驻足。阳光透过屋檐洒下,在青石板路上勾勒出斑驳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这般“梳式”广府型街巷格局,不仅是建筑的排列组合,更是文化与智慧的凝聚。它蕴含着广府人对家族秩序的坚守,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每一块斑驳的砖石里,在每一条蜿蜒的小巷中,都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1)、请根据【探“梳式”古村】中的拼音,写出正确词语。① ②
(2)、请结合语境,在▲处填入一个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地制宜 B、因材施教 C、因势利导 D、因袭陈规(3)、【探“梳式”古村】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将修改方法写在横线处。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的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智能家居设备到医疗诊断系统,AI的应用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引发了关于未来社会形态和人类角色的广泛讨论。有人担忧,AI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大量失业,加剧社会不平等;也有人乐观地认为,AI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请以“人工智能与人的未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讲述一个与这个话题相关的故事,还可以对未来进行合理的想象。
要求:角度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16、阅读
过客
鲁迅
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
(女孩正要将坐在树根上的老翁 搀起。)
翁 孩子。喂,孩子!怎么不动了呢?
孩(向东望着,)有谁走来了,看一看罢。
客 老丈,你晚上好?
翁 阿,好!托福。你好?
客 老丈,我实在冒昧,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极了。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
翁 唔,可以可以。你请坐罢。(向女孩)孩子,你拿水来,杯子要洗干净。
(女孩默默地走进土屋去。)
翁 客官,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
客 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地,我也记不清楚了。
翁 阿阿。那么,你是从那里来的呢?
客 (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 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那里去么?
客 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女孩小心地捧出一个木杯来,递去。)
客 (接杯,)多谢,姑娘。(将水两口喝尽,还杯,)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激!
翁 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
客 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我就要前去。老丈,你大约是久住在这里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
翁 前面?前面,是坟。
客 (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客 (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向老翁 ,)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
翁 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
客 不知道?!
孩 我也不知道。
翁 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 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 , )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 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 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 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了。
客 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
翁 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
客 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 我知道。
客 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翁 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
客 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
翁 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
客 唉唉,不理他……。(沉思,忽然吃惊 , 倾听着,)不行!我还是走的好。我息不下。可恨我的脚早经走破了。(准备走路。)
翁 你总不愿意休息么?
客 我愿意休息。
翁 那么,你就休息一会罢。
客 但是,我不能……。
翁 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
客 是的。还是走好。
翁 那么,你还是走好罢。
客 (将腰一伸,)好,我告别了。我很感激你们。
翁 那么,再见了。祝你平安。(站起,向女孩,)孩子,扶我进去罢。你看,太阳早已下去了。(转身向门。)
客 多谢你们。祝你们平安。(徘徊,沉思,忽然吃惊,)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
(女孩扶老人走进土屋,随即关了门。过客 向野地里踉跄地闻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1925年3月2日
(选自《野草》,有删改)
创作背景
五四运动后,命队伍“同一战阵中的伙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坚持继续前进,进行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残酷的斗争面前,消极退隐。
(1)、完成小文读完剧本后做的“矛盾·冲突”思维导图。(2)、女孩和老人对前方景象的不同看法引起了小语极大的兴趣,请你据此分析二者的人物形象。(3)、小明不明白为什么过客 的舞台说明中反复出现“沉思,忽然吃惊”,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作用。(4)、小舟认为文末“过客 向野地里踉跄地闯进去”意蕴丰富,请你根据思维导图,联系链接材料,帮助他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链接材料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节选自鲁迅《故乡》)
-
17、月落念生
“月球探秘之旅”围绕“热爱生活,探索科学”开展,以上活动能否达成这个目的?请发表你的看法。
-
18、月触思弦
小语在网上搜到了右侧两张图,由此产生新的疑惑:
●古人对月亮上的想象,除了嫦娥、玉兔、月宫以外,还有其他吗?
●月亮是实心还是空心?
为解惑,他搜集到以下四则材料,请你一起解疑。
材料一
太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①萝越涧,境极幽夐② , 逆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蒸窥之,见一人布衣,衣甚洁白,枕一襥③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有斤凿④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与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选自《酉阳杂俎》,有改动)
【注释】①扪(mén):持,握。②幽夐(xiòng):这里指幽深。夐,远。③襥(fú):同“袱”,衣包,包袱。④斤凿:斧子与凿子。
材料二
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嫦娥六号“挖土”成分揭秘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颗粒分析显示,月壤的粒径呈现双峰式分布,暗示样品可能经历了不同物源的混合作用。此外,嫦娥六号采集的岩屑碎片主要由玄武岩、角砾岩、粘结岩、浅色岩石和玻璃质物质组成。其中,玄武岩碎片占总量的30%一40%,其矿物以辉石、斜长石和钛铁矿为主,橄榄石含量极低。角砾岩和粘结岩由玄武岩碎屑、玻璃珠、玻璃碎片以及少量的斜长岩和苏长岩等浅色岩石碎屑物质构成,进一步揭示了样品来源的复杂性。
(选自“央视新闻”,有改动)
材料三
月球内部有外星文明?
1969年11月14日,阿波罗12号登陆月球,航天员皮特·康拉德按照预定的任务用一吨 TNT 的力量控击了距离着陆点约40英里的地方。根据安装在月球上的地震仪的数据显示,月震的波段曲线是从小震动开始逐渐增大,震动增大后又持续地减小,直至震动消失,整个过程一直持续了一个小时。简单来说,月球就像一个钟,被撞击了一次后余音回绕,久不散去。众所周知,像铅球这种实心物体受到控击是不会发出余音的,难道月球是空心的?
1970年,苏联天体物理学家迈克尔·瓦辛和亚历山大·谢尔巴科夫也提到了月球空心说,在《共青团真理报》上指出:“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产物,15亿年以来,月球一直是外星人的宇航站,月球是空心的,在它的内部存在一个极为先进的文明世界。”
那么月球真的是空的吗?实际上,这一切都归结于水。构成地球的材料中含有水分,当地震的能量穿过我们的星球时,这种潮湿的材料就像海绵一样,吸收波的能量并最终减弱其影响。但月球干燥、凉爽、坚硬,更像是一块坚固的岩石而不是海绵。因此,即使月震不那么强烈,振动也会显得格外强烈。震波在月球内部来回穿梭,“回绕的钟声”就是通过坚硬石头回荡的冲击波。
(摘编自网络)
材料四
月球是空心!有外星人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刚刚好是月球距离地球的395倍,而太阳的直径也刚好是月球的395倍,所以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就恰好跟太阳一样大。科学家们还发现,月球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天体,它比自然天体的卫星大得多。地球直径12756千米,月球直径3467千米,为地球直径的27%。火星直径6787千米,有两个卫星,大的一个直径23千米,是火星的0.34%……其他行星的卫星,直径都没有超过母星的5%,但是月球却达到了27%。月亮与同样大小的行星相比,密度要小得多。这预示着它不同于其他行星,它的内部可能是空的。
月震的实验也许可以说明月球的结构。一个实心的物体遭受击时,可以测出两种波,一种是纵波,一种是表面波,而空心的物体只能测到表面波。纵波是一种穿透波,可以穿透物体,由表面的一边经过物体中心传导到另一边。表面波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只能在极浅的表面传递。但是,放置在月球上的月震仪,经过长时间的记录,都没有记录到纵波,全部都是表面波。根据这个现象,科学家非常惊讶地发现:月球是空心的!
(摘编自网络)◎古人的“惊人”想象
(1)、小语不知道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请你为其解释。遂迷归路
徙倚间
方眠熟
二人因就之
(2)、材料一的故事展现了古人对月亮天马行空的想象,请简要概述故事内容。(3)、出色的想象往往有现实依据,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联系科学发现,作出阐释。(4)、科普文章的语言既讲究严谨准确,又讲究生动有趣,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的相关内容,对科普语言的这两种特质进行分析。(5)、你更倾向于相信材料三还是材料四的科学结论?请结合文章的推理过程,从说明顺序的角度进行阐述。 -
19、◎西游礼盒
下面是“西游礼盒”设计单,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有关月的回目
情节概括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孙悟空参透菩提祖师盘中之谜,于月下三更时分拜见菩提祖师,从而习得长生之道。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A】____
第三十六回心狼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
唐僧师徒四人,见明月当天,清光皎洁,孙悟空、沙僧、猪八戒以月论禅意。
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
【B】____
第三十六回节选
解读
唐僧: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甲】____
孙悟空: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诗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修行路正如月之明晦,虽历经艰难,只要不忘初心,如月光般清净无染,即可得佛果,
沙僧:水火相搀各有缘,全凭土母配如然。三家同会无争竞,水在长江月在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位置,于我则以平常心对待各种磨难,奉行坚守与忠诚。
猪八戒:这月呵:缺之不久又团圆,似我生来不十全。吃饭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说有粘延。他都伶俐修来福,我自痴愚积下缘。我说你取经还满三涂业,摆尾摇头直上天!
人没有十全十美,【乙】____
(1)、根据回目信息,从【A】【B】中任选其一,进行情节概括。(2)、品味唐僧之诗,结合名著和诗歌内容,完成【甲】处的解读。(3)、揣摩猪八戒之言,在【乙】处续写你的解读。 -
20、月表我心。小组打算设计两款月饼文创礼盒——“诗词礼盒”与“西游礼盒”,请根据“诗词礼盒”做题
◎诗词礼盒
古时文人望月,或想象,或联想,由此创作了众多独具中国式浪漫的诗词,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吧!
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深林人不知,____。(王维《竹里馆))
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但愿人长久,____。(苏轼《水调歌头))
____,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露从今夜白,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1)、完成诗词填空。(2)、上述整理的诗词中,哪两句最适合放人“诗词礼盒”的诗词区?请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