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薄荷

    ①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②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它们一眼。

    ③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

    ④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

    ⑤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⑥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⑦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大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⑧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一点也不娇贵,好养得很。

    ⑨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⑩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⑪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

    ⑫家里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⑬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⑭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

    ⑮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⑯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1)、阅读全文,依次筛选出作者对薄荷情感变化的词语。

    A. B. C. D.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分析加点词的作用)

    (3)、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薄荷”为题目的好处。
    (4)、作者对薄荷有特殊的情感,在你的现实生活中,哪一种植物或味道最令你喜欢?为什么?
  • 2、实践活动

    八(3)班决定开展一次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来参加吧!

    (1)、【拟写主题语】请你为此次活动补写主题语。

    人无信不立,

    (2)、【收集资料】请写出有关“信”的成语典故一个。
    (3)、【材料探究】阅读下列几则新闻,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困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作弊入刑”。

    ②6月1日起,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

    ③6月2日,北京举行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

    探究结果:

    (4)、【善意说服】学校正在推动贫困生资助工作,李红的家庭条件优越,但她却在自助申请里隐瞒了真实的情况,你知道后该怎么委婉的提醒她?
  • 3、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
    (2)、A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

    选段的“A”指的是谁?选文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 4、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美景

    王绩用“树树皆秋色,①”(《野望》)写树写山,表现了秋山傍晚的静谧与萧瑟;王维用“② ,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生动形象地描绘塞外的壮美景色;郦道元的《三峡》中侧面烘托山势险峻的句子是:“③ , ④”。

    思想

    崔颢的“⑤?⑥”(《黄鹤楼》)渲染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李白的“⑦ , ⑧”(《渡荆门送别》)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哲理

    老师让同学们选两句赞美松柏的诗,小亮同学选了“⑨”(刘桢《赠从弟·其二》)两句,突出了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

  • 5、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的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浓密,景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请发挥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 6、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 ,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B、竹柏影也     大概是 C、全其城     最终,终于 D、败     将来
    (2)、下列画线词语的用法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相与步中庭     轼庐其上 B、念无与乐者               虽禁军且我尽力 C、春冬时     朝廷从 D、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钱覆其口
    (3)、下列句中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乙】文苏轼在洪水泛滥“城将败”之际,采取了驱使富民回城、调动军队筑堤护城、让官吏分堵守护等措施。 C、【甲】文既运用了比喻进行描写,又借助竹柏的影子正面表现月光的明亮。 D、【乙】文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士兵冒雨增筑城墙,保全了徐州城。
    (4)、把I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5)、【甲】除了表现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 7、 现代文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象

    ①“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意象呢?

    ②《论语·雍也》载:“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性情好动,才思敏捷,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所以借水来比喻;仁厚的性情好静,仁慈宽容,就像山一样稳重不动,所以借山来比喻。这也是中国古代美学中注重自然与人格相融合的“比德说”的源头。

    ③《礼记·聘义》中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这算是“比德说”的正式得名。“君子比德于玉”的“玉”就是玉石,“仁者乐山”的“山”就是山石。用石头来比喻人,既有温润的一面,也有沉稳的一面。除了“比德于玉”,《孔子集语》中还记载了孔子“比德于水”的说法。卷三《荀子·宥坐》中,孔子在回答子贡“为什么君子都喜欢看水”这个问题时是这么说的:这水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细细观察。在孔子看来,君子看水何尝不是在观照自身呢。

    ④除了孔子外,老子对水同样大加赞赏,不吝溢美之词。《老子》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是至善至美的东西,圣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圣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与世无争,所以没有过失。

    ⑤由此可见,“山水”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美的化身、德的极致,它所承载的是大美大德的精神内涵。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比德”于“山水”,每有闲暇,必亲近自然,寄情山水。

    ⑥儒家、道家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对人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认识,特别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儒家的“天人合一”观最终归于人,天要为人所用,强调一整套伦理道德规范。道家的“天人合一”观最终归于自然,强调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理想境界。禅宗强调人性即佛性,这与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几种“天人合一”观都对中国山水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又以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影响尤为显著。《老子》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就是“天道”“天性”,“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天道”,与“天性”相合,最终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纷纷投向到自然界的山水之中,通过与自然山水的接触,去真切领略蕴含在山水胜境之中“道”的真谛。

    (1)、下列有关“比德说”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德说”的正式得名,来自《论语·雍也》中借山、水喻人的记载。 B、“比德说”体现出中国古代美学注重自然与人格相融合的特点。 C、“比德说”多用山、水来“比德”,即以山、水的特性来比喻君子的道德修养。 D、“比德说”对中国人的影响很深,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都喜欢亲近自然,寄情山水。
    (2)、下列有关“天人合一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的“天人合一”观,最终归于人,提倡人要利用“天道”,强调的是伦理道德规范。 B、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回归“天道”,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理想境界。 C、佛家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最终修炼成佛。这一目标与道家完全一致。 D、在儒、道、佛三家中,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对中国山水理念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3)、下列有关“山水的意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具有沉稳、稳重的特性,所以有“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之说。 B、水具有滋润万物而无偏私的特性,所以古人常用水来比喻品德高尚的君子。 C、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所以可以用来比喻至善至美的圣人。 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的意象是美的化身,即大美;水的意象是德的极致,即大德。
  • 8、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C、《三峡》作者是南朝齐梁地理学家郦道元,本文选自他的《水经注》,这是一部文笔深峭,语言清丽,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D、艾芙·居里是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课文《美丽的颜色》就是选自她撰写其母的传记《居里夫人传》。
  • 9、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能否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 11、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风景秀丽的潇湘河畔,一场精彩的少儿武术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 B、五月的阳明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陈阵清香沁人心脾 C、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惟妙惟肖 , 吸引了上百万游客不远万里来游览参观。 D、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而微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形象。
  • 1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人生的旅途中,前面有无数个日子需要别无选择地去面对。风雨也好,艳阳也好,只要在曲曲折折的行程中,静守一份平淡,挥____一腔执着,不wàng____自尊大,不自欺欺人 , 不fēi____短流长,不急功近利 , 不孜孜于荣华富贵,不耿耿余功名利禄,“得失俱望看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管他举世瞩目 , 高山低谷,只要用心的挥洒,真诚的惜爱。那么,我们的内心丰____适意,会一点一点地丰满着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下列给文段加点字注音及根据拼音写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sǎ 妄 蜚 shàn B、shǎ 忘 斐 shàn C、sǎ 妄 斐 zhān D、shǎ 妄 蜚 shàn
    (2)、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自欺欺人 B、急功近利 C、宠辱不惊 D、举世瞩目
  • 13、大作文生活中,我们不断在开启新的旅程,也不断在与过往的一切告别。告别小学、告别父母、

    告别稚嫩、告别昨天、告别……,往往,告别的姿态影响着你的新旅程。如何告别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迎接明天?

    请以“ 我用    ▲    去告别    ▲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写真实的事件;表达真实的感受。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14、小作文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又是一年丰收季。为了让同学们亲近自然,陶冶情操,激发爱景之情,学校将组织秋游活动,带大家参与“秋天的第一场集体旅行”。在这个季节,哪里的美景最能打动你的心呢?请你向学校推荐一处景点,阐述你的推荐理由。(要求:至少用一种以上修辞手法,字数 100 字左右)

  • 15、现代文阅读。

    母亲的味道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 10 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摊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地离开。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我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

        ⑪我闻到的,是芬芳的香味,那种淡而舒缓的芳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1)、文章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四件事,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卖烤红薯供应“我”上大学
    (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

    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

    ②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

    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概括作答。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在意母亲的不完美。读了本文后,请你结合自身体验,把想对自己母亲说的话写出来。
  •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人口普查的前世今生
    王思彤

        ①2020 年是人口普查年,从 1953 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到现在,将近 70 年了,人口普查开展了 7 次,全国总人口也从 6 亿人增加到 14 亿人,翻了一倍还多。其间发生了很多历史性事件,值得回顾一下。

        ②事实上,人口调查统计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埃及、巴比伦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数字,我国传说中的虞舜时期也有人口数字。《史记》有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进入封建社会,很多国家仍然有人口调查,但目的主要是为了征兵征税。

        ③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是美国 1790 年的人口普查,此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开展过人口普查。据 1982 年出版的《人口普查浅说》一书介绍,现代化的人口普查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一是 1790—1870 年,先后有 63 个国家和地区搞过人口普查,涉及全球五分之一人口;二是 1871—1950 年,人口普查发展很快,到 19 世纪末又有 47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人口普查,但是没有中国;三是 1951 年到现在,通称战后人口普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陆续得到应用。

        ④我国 1953 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不叫普查,而称为全国人口调查。1953 年 4 月 3 日,政务院发出《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可见当时的人口调查登记主要是为公民选举服务的,因为选民登记必须以人口登记为依。调查登记以 1953 年 6 月 30 日 24 时为标准时间,要求所有调查登记工作于 9 月底前完成。中央由内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所需各项调查经费列入各级选举预算,由国库报销。国家统计局 1954 年 11 月 1 日发布的《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结果的公报》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 6.01938035 亿人。

        ⑤1964 年 2 月 1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决定在 1964 年 6 月底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仍以 6 月 30 日 24 时为全国普查登记标准时间。普查目的不再是为了普选,而是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依据,这实际上默认了 1953 年的人口调查是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 年 5 月 29 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人口普查办公室关于纠正多报人口现象的报告》,把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摆到了重要位置。

         ⑥文革十年,人口普查中断,1980 年 6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务院第三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关于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决定 1982 年 7 月 1 日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标准时间改为 7 月 1 日零时。这次普查我国首次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数据处理。

        ⑦1986 年 8 月出台的《国务院对今后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安排意见的批复》确定了人口普查周期,原则同意今后每 10 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在年号末位逢零年份进行普查),两次普查中间进行一次 1%人口抽样调查。

        ⑧1990 年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间仍为 7 月 1 日零时,数据处理工作由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为主来完成。1989 年 12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会议并作动员讲话。1990 年 7 月 1 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普通公民身份参加了人口普查登记。国家统计局 1990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关于 1990 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第一号)》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160017381 人。

        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恰逢千禧年,普查标准时间调整为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原始数据录入工作全部采用了光电自动录入方式。2010 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将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作为普查对象(即我国境内的自然人),首次聘请文艺工作者担任宣传大使。

        ⑩回首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令人感慨。当今中国已经以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姿态昂首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们相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一定会续写辉煌。

    (选自《统计与咨询》2020 年第 4 期“统计人语”,有删改)

    【链接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节选)

        ①人口总量,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 133972 万人相比,增加 7206 万人,增长 5.38%,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比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下降 0.04 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 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②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 72334 万人,占 51.24%;女性人口为 68844 万人,占 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5.07,与 2010 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较 2010 年下降 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③年龄构成。0—14 岁人口为 25338 万人,占 17.95%;15—59 岁人口为 89438 万人,占 63.35%;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2 万人,占 18.7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4 万人,占 13.50%)。与 2010 年相比,0—14 岁、15—59 岁、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 1.35 个百分点,下降 6.79 个百分点、上升 5.44 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不均衡发展的压力。(节选自中国新闻网)

    【链接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01991162 人,占63.89%(2020 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509787562 人,占36.11%。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236415856 人,乡村人口减少 164361984 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4.21 个百分点。(节选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

    【链接三】

    2020 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标识解读“中国人口普查—2020”标志,以汉字书法“人”字(书画风格的“人”字抽象化为万里长城图形)及英文字母“C”为主要图形元素,以国旗颜色为主要色素。(编者按:第一到五次普查,没有人口普查标识,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国家首次发布了人口普查标识,第七次人口普查继续沿用这个标识。)(节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1)、以下关于“人口普查”历史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到了现代化的人口普查的第三时期,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陆续得到应用。中国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人口普查的。 B、在世界人口普查的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开展过人口普查。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是美国十七世纪九十年代的人口普查。 C、古埃及、巴比伦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数字,我国传说中的虞舜时期也有人口数字,但当时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征兵征税。 D、我国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依据而开展的,此次普查有了固定的登记标准时间。
    (2)、下列关于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解读,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相比以前,我国目前的性别构成比率已有一定改善,但仍呈现出男多女少的特点,未来仍需持续地改善。 B、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 14.21 个百分点,达到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最高峰。 C、生育政策的调整,使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改变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但改变不了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D、我国人口总量已经超过 14 亿,虽然人口总量在逐年递增,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也有所下降。
    (3)、请简要分析,从 1953 年起,我国的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和发展? 
  •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

       水巴落,峽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选自陆游《人蜀记》)

    [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沿溯阻绝 沿:        不以疾也        疾:

    发大溪口 发:仰视天如匹练然如...然: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你简要分析。
  • 1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 19、名著导读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冒着极大的风险进入苏区真实采访后写成的,就语言风格而言,既有新闻记者的平实严谨,又带有浓厚的个人幽默特色。 B、斯诺在保安参观红军大学,感受到红军大学许多独一无二的地方。比如人员年轻、资源匮乏、处境危险、环境恶劣。 C、在红军的队伍里,有一群来自保安当地的年龄在 15—20 岁之间的少年,他们是由共青团组织的红小鬼,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少年先锋队。 D、斯诺离开保安时说:“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红色中国行让斯诺对共产党和红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2)、小忠读完全书后,为周恩来制作了一张人物卡片。请你参照示例,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制作一份人物卡片。

    示例:人物卡片:周恩来——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外表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组织了上海工人总罢工,为保护苏维埃政权,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他吃苦耐劳,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对革命事业鞠躬尽瘁,至死不渝。

    (备选人物) 彭德怀 朱德 徐海东

    人物卡片:                       

  • 20、综合性学习

    学校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个宣传标语。(不得使用“人无信不立”,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一: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漫画展览。

    活动形式二:。活动形式三:

    (3)、活动中,有人看到下面一则新闻,您是否赞同给“失信企业”补过机会?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纳税信用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对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企业纳税人通过作出信用承诺、纠正失信行为等方式开展纳税信用修复。

    ——给“一时糊涂”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