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历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班级就“如何修身”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你所在的小组同学们的发言稿,请你对其加以完善。

    要求:①根据提示,在前3位同学的发言稿中填上恰当的诗句。②参照前3位同学的发言稿,为你自己也写一份完整的发言稿,你准备引用的名句来自《鱼我所欲也》。

    (1)、“修身”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① , ②”来警示自己,做人应该奋勇拼搏。
    (2)、在与人相处时,我们要以《〈论语〉十二章》中的“③?④”来勉励自己,与人交往要忠诚、诚信。
    (3)、在展望未来时,我们要以《蒹葭》中的“⑤ , ⑥”来提醒自己,美好的事物就在远方,不要忘记对未来矢志不渝的追求。
    (4)、⑦
  • 2、 小语认为,“君子立德”中对“德”要求是古代先贤的观点,今天已经过时。你同意小语的观点吗? 请举例分析。
  • 3、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语出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意指君子不担心地位的低下,而害怕德行的浅薄;不以钱财的紧缺为耻辱,却因德才的贫乏而羞愧。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以改进浑天仪、发明地动仪而闻名于世。他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就有安邦兴国之志、经世济民之能,善于进退有度,且审时度势。____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颇得百姓称道。

    ②兴学校、振礼乐、任贤能、改民风、促生产。

    ③张衡一生勤勉为学、正直为人、清廉为官,

    ④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⑤他曾婉拒高官厚禄而就低位以佐贤主,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⑤ C、③④⑤②① D、⑤②④①③
    (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 4、 《荀子》有云:“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树历来都被称为“君子之树”。请你为下方的松树图片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 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C、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D、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 5、 从如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

  • 6、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即君子要时刻检视自身,好像常有过错一样。其言外之意,就是指xiū shēn lǜ jǐ、省察克治不是一两天的事,而要成为时时处处的自觉。一个人能否检身,别人不大知道,外界也没法强求。每当独处一室,能不能自我剖析、反躬自问(         )①可不可以做到不对自己隐瞒、主动查找并纠正错误? 如是种种,全都“存乎一心”。

    ②建设好青年队伍,需倡导“慎独慎微”的清正之风。青年经历风雨少,定力难免差些,一进入社会大染缸,很容易被诱惑和 méng bì。许多问题若不加以阻止,必会由小及大,毁掉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给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要教育引导青年人扣好廉洁自律的“第一粒扣子”,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时时自律自省,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xiū shēn lǜ jǐ         
    méng bì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作风】zuò fēng 名①(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正派|反对官僚~。②风格:他的文章朴实无华。

    【甲】其实经营生产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利”,最要不得的作风是就只摆花样让人看而不顾实利。

    【乙】他们也用鲜明的颜色,但显然没有很费心思在艺术上,作风老老实实,并不向牛犄角里寻找新奇的玩意儿。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画线句①中的“隐瞒”“查找”“纠正”都是动词。 B、“时时处处”偏正短语,“经历风雨”是动宾短语。 C、画线句②中的宾语是“清正之风”。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问号。
  • 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汉风凛冽

    陈应松

    ①身着褐衣的凿石者,紧攥着灼热的錾子和铁锤,对准巨大的石头,凿着,凿着……将一座山齐刷刷地劈下,不对,应是凿下,像刀切斧削一样壁立千仞。狮子山楚王陵的墓道,既是石刻,也是石切。

    ②在狮子山楚王墓前,有许多庞大的、未凿完的石头,它们横七竖八、犬牙交错地胡乱堆砌在那儿。这是一个未完工的工地,似乎看得到石匠们尚未走远的样子,他们从沉重的巨石里爬出来,像一只只甲虫,满手老茧和血渍,看着自己即将完成的杰作,在一个血红的黎明悄然离去……

    ③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温驯的牛和尖锐的犁——它们可爱地耕耘着汉代的大地,留下了嬉戏的羊,飞翔的大鸟和栖居在屋顶及车轼上的神鸟,握锄的农夫和播种的孩子,执桴击鼓、羽葆飘扬、嬉耍玩乐的艺人。

    ④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歌吟、吹奏和长袖起舞的仕女,留下了织布、纺纱、摇纬的农妇,迎宾的侍仆,下棋的闲客,烧烤肉串的饕餮者,背牛、扛鼎、拔树、伏虎的力士。

    ⑤凿石者在石头上留下了头戴斗笠、身着蓑衣、手持耒耜、引凤升天的炎帝,熊首人身、口吐仙气、体生双翼、乘黄升仙的黄帝,青鸟为其衔食的西王母,在楼阙上亮翅的三足鸟和诡异的九头兽、九尾狐,以及人首蛇身、马首人身、鸟首人身的众神……

    ⑥无数梦幻与现实的场景,超凡的艺术想象,让笨拙的石头成为天空和灵山,成为神祇的圣庙,成为诸神飞翔的穹窿。

    ⑦云龙风虎的遒劲造型,挟风云雷电,携日月星辰。浑圆饱满的线条,以大朴不雕之雕,大道无言之言,大象无形之形,组成了石头上的大汉风景。什么叫汉唐气象?在徐州,在我见到的汉画像石上,一个时代的伟大气魄和盛世年景如沉雷从天庭滚滚而来,撼人心魂。

    ⑧沧桑历尽,从荒野上挺立起来的石头,就像汉代,仍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闪光。那些灵魂的仰望者,对天堂的渴盼是从神道开始的,石碑、石柱、石人、石虎、石马、石牛、石羊,如仙槎,生双翼。至石椁、石棺、石阙、石祠……笨重的石雕,因紧贴大地的独具匠心,而让其身轻似燕,飞入袅袅青空,冲破云烟,进入太虚圣境。脚下,仍是磅礴的汉家厚土。

    ⑨徐州,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汉之源源于小沛,大汉之根根在安国。”虽然汉兴起于楚,但两汉是汉族自我确认的时代。它的自信、青春、强劲和力量膨胀高昂,其他朝代无可比拟。它的开疆拓土,到达过河西走廊和南疆的沙漠深处。我想起“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的班超,这位以36人平定西域的杰出汉使,以强大的胆略和吸附力,收服了西域50多个国家。没有像班超这样让大汉之风吹彻八荒的豪杰,没有汉画像石这种体量的艺术,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又有什么神采和气韵?

    ⑩“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猛士,这就是徐州汉画像石透射出的凛冽之气,无数灵跃的石头垒砌着,占领了惊涛轰鸣的历史河岸,带来森严激荡的气象,横亘在千山暮雪、万里长云的时空,雄浑、苍劲,成为汉代的丰碑。

    (选自《人民政协报》,有改动)

    (1)、概括汉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品析下面的句子。

    没有像班超这样让大汉之风吹彻八荒的豪杰,没有汉画像石这种体量的艺术,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又有什么神采和气韵?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探究作者以“汉风凛冽”作为标题的理由。
  •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体谅你的不正确

    ①我读到高二时,不想再读,自作主张退了学,一心要成为一个写作者。难得的是我爸也支持,只是他觉得即便是当作家,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作家班。

    ②那年11月中旬,我们听闻复旦大学有个作家班。此时学期已经过了大半,仍要交整个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爸爸认为,孩子的成长期不可蹉跎,他第二天就带我启程,汽车、火车,坐了一天一夜,才终于抵达。

    ③爸爸先带我去办理入学手续,交了厚厚一沓现金。手续办完,我们就到对外营业的教工餐厅吃午饭。放下大包小包,我四处打量,脸上是外乡人显而易见的好奇。这时,我看到一个女孩子逆着光走进来,她一进来,整个餐厅都被照亮了。

    ④她身材高挑,打扮得很时髦,最醒目的是脚上的那双靴子,麂皮的,很精巧,钉着漂亮的流苏,跟她白色长毛衣上的流苏呼应。时值深秋,我穿着薄袄,她却穿着一条咖啡色的厚呢短裤,两条长腿极具视觉美感地露在外面。我艳羡的眼神和爸爸的目光相对。我回过神儿,压迫感袭上心头,是初来乍到的惶恐,还有对未来的迷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我不见得能适应。

    ⑤爸爸安顿好我,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自己仅留了几十块钱就回去了。

    ⑥我揣着钱,就奔去室友推荐的五角场,那里有很多小店,花花绿绿的,让人眼花缭乱。我精心挑选了一双人造革的靴子,虽然穿在脚上不舒服,但样子不错,尖圆头,鞋跟很高,重要的是鞋边有一圈同色的铆线——那是浓墨重彩的时髦,我不再纠结它昂贵的价格,毫不犹豫地买下,我太着急想要抓住“时髦”了。

    ⑦之后的很多天,我都在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那双鞋子如暗处的酷刑,磨脚,不透气,让我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像小人鱼一步步走在刀刃上。小人鱼是为了爱情,我是为了什么?虚荣吗?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⑧上海下了第一场雪后,我的脚更是遭了殃。鞋子开胶,我买了胶水粘上,还是有潮气渗进来,脚生出冻疮。夜晚坐在南区的自修室里读书,脚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回寝室后焐很久也焐不热。爸爸来电话问长问短,我的泪水不争气地倾泻,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折磨着我。

    ⑨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尽管遭罪,我也不想买第二双鞋,爸爸是工薪阶层,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花掉了他的全部工资,再一双接一双地买鞋子,我着实于心不忍。

    ⑩再说,我放弃高考要当个作家,我和我的家人付出那么大代价,我应该做的不是心无旁骛地学习吗?怎么能在穿着打扮上花那么多心思?

    ⑪然而,就在上海那个冬季最冷的一天,我收到爸爸寄来的包裹,打开来,赫然是一双短靴!柔和的光泽,纯正的牛皮,里面是一层软软的羊毛,经典大方,闪闪夺目,堪比灰姑娘的水晶鞋,我直直地盯了好久,我那土土的老爸,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好眼光!

    ⑫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也点亮了好多女孩子的目光。当我的脚被温暖包裹,脚趾隔着袜子也能感觉到羊毛柔软的触感时,我那么深切地感觉到,是爸爸默默的爱给予了我温暖与光辉。

    ⑬寒假回家的那天,奶奶跟我说:“你爸那天一到家就感叹,上海的女孩子长得漂亮,穿得也漂亮。”爸爸一向不爱对别人评头论足,他跟我奶奶说这些,一定是体谅到女儿的心了吧。奶奶还絮叨着:“你爸说他不会说啥大道理,就知道他孩子不够出众,但又有一颗要强的心,你爸说他没啥眼光,就给你挑了咱镇上鞋店里最贵的一双。”泪水悄悄溢满我的眼眶。你看,每个人都不完美,真正爱你的人,就会体谅你的不够强大、不够正确的那些地方。

    ⑭那晚,我在日记中写道:爱就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它从体谅亲人的不正确、不完美开始,让自卑悄悄变身,让一个生命因自信而散发出光芒,也让父亲无师自通地成为父爱的榜样。

    (选自《读者》,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父亲体谅孩子不正确的两件事。
    (2)、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标题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B、选文第④段“我艳羡的眼神和爸爸的目光相对”,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我”内心的情感,为下文父亲给“我”买鞋做铺垫。 C、选文第⑨⑩段中对“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不想买第二双鞋的原因,表现了“我”的愧疚、自责。 D、选文第④段中对上海时髦女孩的描写及第⑬段中奶奶的话,直接表现父亲的形象,也让“我”感受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3)、选文多次写到“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夐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 , 独酌独吟。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父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 , 颇肆凌侮。逡巡 , 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也。” 

     (节选自《唐摭言》) 

    【注释】①夐(xiòng)无与比:远没有人能和他相比。②逆旅:旅店。③散冗:闲散平常的样子。④逡巡:过了一会儿。⑤呵殿:侍从前呼后拥。⑥觇:窥视,观察。 

    (1)、【甲】文选自《》卷一,作者欧阳修,字 , 号醉翁,晚号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词。 

    担而立 

    ②以我酌油知之 

    ③会风雨暴

    ④呵殿而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②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车 马 卒 至 老 父 上 马 呵 殿 而 去。 

    (5)、【甲】文中的陈尧咨和【乙】文中的萧颖士在性格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 10、诗歌鉴赏。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 11、默写。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2)、成语“ 扑朔迷离 ”出自《木兰诗》中的“”。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淡泊、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难以引起别人共鸣的诗句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的两句是:
    (5)、默写杜牧《泊秦淮》。

  • 12、综合性学习。

    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类似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

    示例:网名: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表现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  

    ①网名:

    ②由来和含义:

  • 13、综合性学习。

    A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A的就必也知道B。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A打外,B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1)、①A是 , ②他“喜欢祥子”的原因是:
    (2)、①B是 , ②她“喜欢祥子”的原因是:
  • 1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 B、②④⑤③① C、①③④⑤② D、①④⑤③②
  • 15、请赏读下面的作品,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 16、近日,校园论坛里发起了“寄语学弟学妹”主题帖。作为“过来人”,请你根据自己对初中学习、生活、成长的体会、经验或教训,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忠告。要求态度积极友善,语言亲切得体,100字左右。
  • 1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北门看戏

    ①已是深秋,空中斜飞着雨丝,一股浓浓的寒意包裹着夜色。

    ②戏台搭建在北门的大榕树下,台下靠椅、长条凳沿街整齐摆放。台上热情激昂的旋律回荡在小城上空,戏的开演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吧?几百个位置,座无虚席。我装着一副凝神入迷的样子,恐怕错过每一个动作或是每一句唱词。

    ③此时的夜晚,我感觉突然鲜活了起来。台上的角色与台下的角色就是不灭的灯盏

    ④祖辈们热衷于看戏,似乎看戏成了他们特有的娱乐方式。以至于有看戏的消息,总是不胫而走。儿时的我经常听见哪里开始唱戏了,唱什么曲目的戏,哪里来的戏班子,等等。也有年老的戏迷,不顾路远,专程赶去看戏。观看结束,戏的各种情节总能获得一番热烈讨论。

    ⑤外公健在的时候,尤其喜欢看戏。老生、小生、武旦、丫鬟,京戏中的人物总是评论得头头是道,当然,也会有板有眼地唱上几段。听说一般开始“做戏”的日子,总要挑个好日子,寓意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小镇方圆的鸣山、水亭、万全等地方,一到看戏的时间,就成了网红的打卡点。为了尽快赶上戏的开场,甚至哪里可以抄小路,都一清二楚。匆忙的午饭后,三五成群,结伴而行,那股兴奋劲,彼此之间熟悉或陌生的微笑,发自心底的诚恳问候,让他们在这段或长或短的看戏路上,不再是冷漠。

    ⑥小时候,我也曾零星地看过两回戏,说是看戏,更准确地说是热衷于类似捉迷藏的游戏,在喧闹的人群中,歪着头吃着心爱的薯片,你追我赶,乐此不疲。跑累了,接下来的点子也即将派上用场,大家捂着嘴,眯着眼,蹑手蹑脚地偷偷去张望着台后门缝空隙里的一举一动,个子矮小的,就地搬来一张小板凳,踮起脚尖,使劲地朝门的空隙里看,既看热闹,也看稀罕。心目中的演员,原来可以如此惬意夸张地在自己脸上刷饰涂抹。浓黑的眉毛,红艳的双唇,倾注了对戏台上人物的所有艳羡。也总有邻家的男孩儿,美滋滋地炫耀着自己玩具刀枪之类的收获,得意扬扬地显摆道:“这是在看戏的地方买的。”于是,看戏的地方不仅仅局限于看戏,花上几块钱,还可以有吃的,有玩的,真是个简单又温馨的好地方。其实,我根本不会享受“看戏”的乐趣,也不懂戏的曲折情节以及有关荡气回肠的故事内容。

    ⑦台上,长长的水袖浮动间,似水波灵动,微妙清美。或回眸一笑,或顾影自怜,总有千年的尘埃等待落定,碎花一样的步伐,含蓄深沉。女子若有重重心事,水袖挥舞间,情到深处,又是演绎着与谁有关的故事?

    ⑧戏还在继续,我只好收走停留在台上的目光。走远,台上女子的声音若即若离。我一路上在想,倘若我能够好好坐下来欣赏这出戏,是否该有另一番味道?

    (摘自《散文选刊》2020年第4期)

    (1)、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作者在文章中大量运用插叙,用较多篇幅描写回忆,这样会不会冲淡文章主题?为什么
    (3)、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认真看戏了吗?请从文章中找出依据。
  • 1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植物也有语言

    夏爱兰

    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

    ②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旱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④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

    ⑤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文章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中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4)、“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也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例说明, 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
  • 1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游褒禅山记(节选)

    王安石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夫游之乐也。

    【注释】①窈然:幽深的样子。②咎:责怪。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水清冽              
    其境过清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    
    ④而不得夫游之乐也

    (2)、翻译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不出,火且尽。

    (3)、【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作者游山的经历。柳宗元先被悦耳的水声吸引,然后①(用原文填写),最终发现了幽静美丽的小石潭,体会到游览之乐;而王安石却没有尽情享受到游山的乐趣,是因为②(用自己的话填写)。
  • 20、 完成小题。

    意二首(其一)

    【唐】杜  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 , 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①遣:抒发。②酿黍:酿酒。③移橙:栽橙。

    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字看出。颔联中的“”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