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手抄报的最后加上颁奖词,来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之情。请结合以上文本内容和你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为白求恩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小贴士
颁奖词撰写要点
内容方面:概括人物事迹、彰显人物精神、表达赞美之情。
语言表达方面:使用第二人称,做到句式整齐简洁,富有节奏感;尽可能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
-
2、小文准备在手抄报中分享下文,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品读。
纪念白求恩同志 朱德
①诺尔曼·白求恩同志逝世三周年了!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是有国际声誉的医生,是北美洲的四大名医之一。他是用他的高明的技术服务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坚强战士。西班牙人民反抗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时,白求恩同志曾亲赴西班牙,为政府军服务医疗工作,在马德里、巴塞隆那组织了输血运动,由于他的努力,曾经救治了数万受伤的士兵、妇女和儿童的性命。后来,我国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他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自一九三八年春即赴山西、河北战地我军中工作,领导我军医疗工作,不幸因施行手术中毒,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晋察冀军区逝世。白求恩同志之死,使我们永怀无限痛惜和伤感,觉得这是我党、我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一个巨大损失!
②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③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他清楚地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地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他在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反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应该学习。
④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他已五十多岁了,不顾战地各种危险和困难,亲自跑到火线附近,在炮火下抢救受伤的将士,他说:“(A)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越早越好。”甚至在危险的情形下,即使不能赶到作战地区,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伤兵运回后方。他的技术高明,在我军中为第一位,但仍精益求精,研究在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进行医疗工作。他不但以这种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来执行自己的业务,并且教育了他周围一切人,从医生、护士到勤务、马夫,告诉他们“没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鼓励他们每个人“要学习独立工作,不要那半斤八两的帮助”。
⑤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富于实际主义精神的人,他看到我军许多医生技术水平低,便把教育和提高医生、护士作为自己的职务,他自己办学校,走到哪里,教到哪里,没有夸夸其谈、言多于行的坏习气。他说:“空谈代替不了行动,话是人们发明来描写行动的,照它本来的目的去用它吧。”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和著述中正充满着这种明亮清透的实际主义的光辉。
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坦白正直。他对一切伤病员、一切同志、劳动人民,表现了他无限的忠诚热爱和无条件的帮助,平等地看待他们中的任何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他也最能坦白正直,批评他们的缺点,严正地指斥工作中的毛病,帮助改正。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仍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⑦白求恩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然而我们将永远记得白求恩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也诚如加拿大民主书报俱乐部古柏先生来函所说:“(B)加拿大的人民,因为有如此伟大光荣的子孙而感觉骄傲。”世界一切反法西斯战士,首先是共产党党员,应当学习和发扬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和许多优良品质,来最后战胜法西斯主义,完成白求恩同志未了的伟大事业。
(选自《解放日报》1942年11月23日,有删改)
(1)、文章第③至⑥段分别从①、②、③、④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纯朴的品质。(2)、品味下面语句,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仍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3)、文章(A)(B)两处画横线句均引用了人物的原话,请任选一处,说说有何作用。(4)、夹叙夹议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特点。请以第①②段为例,具体说说本文采取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小语士
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即一面叙述事件,一面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叙述的部分能充分展现具体事件,议论的部分则直接反映作者的情感态度,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丰富,更有深度。
(5)、有同学认为把标题改为《学习白求恩同志》更符合朱德写本文的初衷。你认为“学习”与“纪念”哪个词更合适?为什么? -
3、小语想把以下选段放入手抄报中,请你完善。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____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又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rén____。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萃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pèi 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热忱(A.zhěn B.chén) niān轻怕重
麻木不rén pèi服(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写出它们的病因和修改方法。(4)、小语在选段旁做了如下批注,请结合选段内容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批注:对比手法的运用,是这段话最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为什么要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呢?
-
4、小亮想在手抄报两侧增添一副对联,现已写好上联,请你结合白求恩的事迹、精神拟写下联。
上联:精益求精尽白衣之职世人共仰
下联:
-
5、请参考给出的栏目一,为手抄报再设置一个栏目,写出栏目名称及内容简介。
栏目一
名称:不朽的形象
内容简介:介绍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迹。
栏目二
名称:
内容简介:
-
6、阅读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旅程中的一次悄然蜕变,可能会成就破茧成蝶般的绚烂;心灵深处的一次豁然开朗,也许会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前行的道路;经历风雨后的一份顿悟,或许会让我们在挫折中学会坚强……
请以“难忘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2)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4)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
7、《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鲜明。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孙悟空的“勇”表现在哪些方面。
-
8、根据古诗文原文填空。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 ,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
(4) ,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千磨万击还坚劲,。(郑燮《竹石》)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②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苏轼《书戴嵩画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谬矣 谬:错误 B、拊掌大笑 拊掌:拍手 C、今乃掉尾而斗 掉:摆动,摇 D、尾搐入两股间 股:屁股(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怨天尤人 B、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 勤奋好学 C、常以自随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D、有一牧童见之 少选之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两句用具体的行动表现了杜处士对于《斗牛图》的喜爱之情。 B、牧童的“拊掌大笑”体现了孩童的天真,而杜处士的“笑”一方面表现他的自我排遣,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对牧童的认可和赞许。 C、“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字面意思是“耕种的事要问农民,纺织的事要问织工”。 D、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随意炫耀自己的宝贝,以免受人笑话。(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画斗牛也。
(2)处士笑而然之。
-
10、下面是云云在“遨游汉字王国”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丰子恺先生认为中国字是最美术的。 B、详细介绍了丰子恺先生的著作《书法略说》。 C、世界各国的文字全都不具有美术。 D、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均齐。(2)、下列对材料二的信息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B、汉字文化的传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意在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虽然能让人在游戏中领略汉字之美,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汉字。(3)、你觉得可以为传承汉字文化做哪些努力?请至少列举3点。 -
11、学校准备开展“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俗文化”的学习活动,你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哪些了解?请搜集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请你从清明、中秋、重阳、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写出它的时间和习俗。
【例】节日:端午 时间: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
(2)、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语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了无止境的学习之旅。旅途中,我们吟冬诵春赏四季,游山历水看八方。杨柳清风带春来,我们看见了酝(niàng)在空气里的泥土气息;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笔下或温顺或彪悍的人类朋友;我们插上想象的翅(bǎng),可以遥望飘渺的天上街市;我们感动于诗人的爱国热(chén),一起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
语文学习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感受风云变幻;又可以走进自然,观赏世间美景;还可以体察亲情,享受温暖盛宴;更可以了解社会,品味人世百态。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同学们,我们是初中生了,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
(1)、根据文中的拼音将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酝(niàng)
翅(bǎng)
热 (chén)
(2)、根据文意,文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看见 B、见识 C、遥望 D、吟诵(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选择修改最正确的一项( )A、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得很。 B、语文学习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天地。 C、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D、语文天地的学习非常宽阔。(4)、文中划“ ”句子,其感情基调是什么?请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A. 舒缓 B. 悲伤 C. 深沉 D. 激昂
-
13、尖山梁的月光
马晓红
①我是尖山梁第一个考进县城高中的,但我不想再读书了。我想跟小成佬佬去广东卖面皮。
②但我不敢跟爹提。因为老师对他说过:哑巴,你这娃是块读书的料,将来一定有出息,一定能光宗耀祖的。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塞给老师几个鸡蛋。他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砍柴,晌午吃过便一头钻进苞谷地,晚上早早把鸡赶进笼,摸摸窝里有没有蛋,然后就着月光编簸箕……
③小成佬佬走的那天,他没上山,一早端个小板凳坐在院坝边上,慢慢地撕着烟叶,塞进烟锅,也不点火,吧嗒吧嗒干吸着。我坐在门槛上,默默地看着他脚边的扁担,看着小成佬佬顺着田埂爬上尖山梁,转个弯不见了人影。他划了根火柴,点着了烟,仍然坐着没动——一直坐到天黑。
④进城上学的那天,我很早就醒了。月亮很大很圆,皎洁的月光穿过破损的窗纸,随意地洒在床前,形成凹凸不平的光斑。
⑤他蹲在灶台前抽着烟。见我起来了,舀了一碗红苕稀饭给我,还有一小块掺了苞谷糁子的白面锅盔馍。我吃饭的时候,他一边抽烟,一边整理着背篓。背篓里是一个化肥袋子,装着红苕、苞谷,还有一罐腌菜,那是我的干粮。等我放下碗,他拿出一块折成方形的红布。小心翼翼地递给我——里面大大小小的零钱就是我的学费。
⑥他背起背篓,佝偻着腰,走上弯曲的田埂,在露珠上拖着长长的影子。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我默默地跟在他后面,翻过尖山梁,过了王家岭,沿着李家河,走差不多一个时辰,到了镇上,再花一块钱,坐半个时辰的公交车,才到县城。
⑦县城很小,学校也不大。还没到校门口,他就停下。卸下背篓,拿出袋子,放在我脚边,打个手势,转身就走了。我看着他灰色的背影被金色的晨曦吞没,却生不起一点感激之情:娘带着襁褓中的我嫁给他,没过一天好日子,生病也没钱医治,到死连一副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现在,他又把我一个人扔进陌生的县城……
⑧我在老师面前维持着乖巧的样子,在同学面前只有沉默和自卑。我也不愿意回山里。经常以学习紧张为借口,一连几个星期也不回家。
⑨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在大街小巷乱窜。终于迷上了网络游戏,越陷越深。白天,我上课、下课、吃饭、做作业……晚上,网瘾犯了,就爬墙出去玩一两小时。学校围墙并不太高,里外都有几棵老树,斜出的虬枝就是最好的梯子。腊月初八那天,虽然下着雪,但我还是忍不住了。等同学们睡熟了,我又偷偷地溜了出去。
⑩走进网吧,揉了揉眼睛,跟网管打了个手势,径直向最里面的角落走去。
⑪太冷了!只有三四个人,都戴着耳机,盯着电脑,没有人抬头看我。我常坐的位置已经有人了。那人看样子已经玩累了,用一件土灰的衣服蒙着头。干瘪的背脊,蜷曲着身子,趴在桌上睡着了。走近几步,隐约闻到一阵腐木的酸臭,我不由得皱了皱眉,绕到最后一排,仍然选一个靠墙的角落。
⑫“呼呼”那人真的累了,打起了鼻鼾。网管走过来,拍了拍那人的脊背。鼾声停了,那人抬起头。衣服滑了下来,露出一头稀疏的白发。“外面那么大雪,我才让你进来,你也不能吵着人啊!”网管小声说着。那人不停地哈腰点头,咿咿呀呀地道歉。网管摇了摇头,做了个“嘘”的手势,走回门口去了。
⑬我心头一颤。像被雷击了一下:那件打着补丁的衣服是我穿旧的,那头花白的头发曾陪我从山里走到城里。脚下背篓里是我吃了十几年的红薯和腌菜……
⑭他摸出一张烟叶闻了闻,又放回口袋,支着头发呆,过了一会儿,又趴下了——这次没有打鼾。
⑮我弯着腰,蹑手蹑脚出了网吧。巷子里,回荡着“吱吱”的脚步声,白白的积雪反射着月光,刺得双眼有点酸痛。灰色的围墙,在月光下起伏,像夜风下的山脊。昏黄的路灯下,雪花飞舞,泛着亮光,像爹的白发,在尖山梁上摇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故事情节
“我”的情感心理
①
害怕
父亲送“我”去县城读书
不情愿、怨恨
②
厌恶
网管提醒打鼾者,“我”发现是爹
③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他摸出一张烟叶闻了闻,又放回口袋,支着头发呆,过了一会儿,又趴下了——这次没有打鼾。
(3)、本文的“月光”与《驿路梨花》中的“梨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在行文中多次出现,请你从结构和手法的角度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链接材料:
①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
②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③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节选自《驿路梨花》
-
1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 , 又名 , 在见到毛泽东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结合书籍内容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它印象。 -
15、【甲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诗】
江村①
杜甫
清江②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要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沈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
(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全篇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诗人两首诗写作时的年龄阶段相同,都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歌风格呈现出“沉郁顿挫”的特点。 C、【乙诗】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 D、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甲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乙诗】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2)、两首诗的表达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
16、按要求填写诗句。
(1)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亭亭山上松,。(刘桢《赠从弟》其二)
(3) ,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4)韩愈的《晚春》中花草树木皆有情思,其中它们面对即将离去的春天,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诗句: , 。
(5)《木兰诗》是家喻户晓的叙事诗,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其中,侧面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
17、下列句子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很、更、最、才、立刻、忽然”等都是常见的副词,“他只说了一句话”中的“只”起到了限制作用。 B、“国家建立健全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这句话没有语病。 C、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烙印》等,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D、想了解战国到南宋的史事,可以读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台晚会组织得非常失败,令观众们叹为观止 , 失望而归。 B、数学考试题难度太大了,他们感到扑朔迷离 , 不知如何下笔。 C、想要大家对你刮目相看 , 你就得好好下一番功夫改掉自己的毛病。 D、我校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好人好事,呈现出良好的风气。
-
19、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问(jié) 晶莹(yín) 狂澜 锋芒必露 B、胸脯(pú) 晌午(xiǎng) 高梁 迥乎不同 C、憎恶(wù) 修葺(róng) 烦躁 妇儒皆知 D、愧怍(zuò) 侮辱(wǔ) 噩耗 苛捐杂税
-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①鲁迅先生收藏了藤野先生订正过的讲义,因为这些讲义中留存了许多珍贵记忆。在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也有许多记事本、作业本、改错本、课堂笔记本、日记本……那些大大小小的本子上,记录着你的生活,寄托着你的情感,见证着你的成长,承载着你的梦想……
请以“那 ▲ 本上,满是回忆”为题目,完成作文。
②“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和旅行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两种方式。
请以“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