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高:翻开课本,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有关故乡、有关祖国的诗歌。比如余光中的《乡愁》,“而现在,① ,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句,牵动了万千游子的肝肠;又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②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小横:还有呢。杜甫《月夜忆舍弟》中,“③”,写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④ , 到乡翻似烂柯人”,写尽了物是人非的感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⑤”两句句,隐含着被贬谪的悲凉;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首联“⑥”也深藏着远离故乡的艰辛与愁苦。

    小雅:其实张岱在亡国之后把自己的文集起名为《⑦》与《西湖梦寻》,两个“梦”字,也隐含着无限的悲痛与沧桑,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乡愁。

  • 2、老师:故乡,是一个永恒的母题。杜小康远离了故乡,在芦苇荡里飞速成长;在漂(①选出正确读音A bó  B pō)了三十年后,迅哥儿终于回到了故乡,但是留给他的是ɡé②膜与怅③wǎng;于勒叔叔回到了故乡,衣衫褴lǚ④的他却选择在船上流浪。我很幸运,我的故乡在这里,它水软山温,柳烟花雾;它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它傲立于时代的潮头,乘风破浪。
  • 3、请以《竭尽全力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⑵600字以上;

    ⑶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撕日历的日子

    迟子建

    ㅤㅤ①又是年终的时候了,我写字台上的台历一侧高高隆起,而另一侧却薄如蝉翼,再轻轻翻几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沉沉谢幕了。

    ㅤㅤ②厚厚的那一侧是已逝的时光,由于有些日子上记着一些人的地址和电话,以及偶来的一些所思所感,所以它比原来的厚度还厚,仿佛说明着已去的岁月的沉重。它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砖头,压在青春的心头,使青春慌张而疼痛。

    ㅤㅤ③发明台历的人大约是个年轻人,岁月于他来讲是漫长的,所以他让日子在正方形的铁托架上左右翻动,不吝惜时光的消逝,也不怕面对时光,当一年万事大吉时,他会轻轻松松把那一摞用过的台历捆起,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让它蒙尘,因为日子还多得是呢。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看着那一摞摞用过的台历,也许会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沧桑感。

    ㅤㅤ④于是想到了撕日历。

    ㅤㅤ⑤小的时候,我家总是挂着一个日历牌,我妈妈叫它“阳历牌”,我们称它“月份牌”。那是个硬纸板裁成的彩牌,上面是嫦娥奔月的图画,下面是挂日历的地方。那时候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撕日历。早晨一睁开眼,我爬出被窝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而是赤脚踩着枕头去撕钉在炕头被架子一侧的月份牌,凡是黑体字的日子就随手丢在地上,因为这样的日子要去上学,而到了红色字体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星期天,我便捏着它回到被窝,亲切地看着它,觉得上面的每一个字母都漂亮可爱,甚至觉得纸叶泛出一股不同寻常的香气。于是就可以赖着被窝不起来,反正上课的钟在这一天成了哑巴,可以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有时候父亲就进来对炕上的人喊:“凉了凉了,起了!”“凉了”不是指他,是指他做的早饭。反正灶坑里有火,凉了再热,于是仍然将头缩进被窝,那张星期日的日历也跟了进来。父亲是狡猾的,他这时恶作剧般地把院子中的狗放进睡房,狗冲着我的被窝就摇头摆尾地扑来,两只前爪搭在炕沿,温情十足地呜呜叫着,我只好起来了。

    ㅤㅤ⑥有时候我起来后去撕日历,发现它已经被人先撕过了,于是就很生气,觉得这一天的日子都会没滋味,仿佛我不撕它就不能拥有它似的。

    ㅤㅤ⑦撕去的日子有风雨雷电,也有阳光雨露和频降的白雪。撕去的日子有欢欣愉悦,也有争吵和悲伤。虽然那是清贫的时光,但因为有一个团圆的家,它无时不散发出温馨气息。被我撕掉的日子有时飘到窗外,随风飞舞,落到鸡舍的就被鸡一轰而啄破,落到猪圈的就被猪给拱到粪里也成为粪。命运好的落在菜园里,被清新的空气滋润着,而最后也免不了被雨打湿,沤烂后成为泥土。

    ㅤㅤ⑧有会过日子的人家不撕台历,用一根橡皮筋勒住月份牌,将逝去的日子一一塞进去,高高吊起来,年终时拿下来就能派上用场。有时女人们用它给小孩子擦屁股,有时候老爷爷用它们来卷黄烟。可我们家因为我那双不安分的手,日子一个也没留下来,统统飞走了。每当白雪把院子和园田装点得一派银光闪闪的时候,月份牌上的日子就薄了,一年就要过去了,心中想着明年会长高一些,辫子会更长一些,穿的鞋子的尺码又会大上一码,便有由衷的快乐。新日子被整整齐齐地装订上去后,嫦娥仍然在日复一日地奔月,那硬纸牌是轻易不舍得换的。

    ㅤㅤ⑨长大以后,家里仍然使用月份牌,只是我并不那么有兴趣去撕它了。我在哈尔滨生活的这几年才算像模像样过起了日子,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日历,让它由一侧到另一侧。当两侧厚薄几乎相等时,哈尔滨会进入最热的一段日子。年终时我将用过的台历用线绳串起,然后放到抽屉里保存起来。当我串起今年的台历、将明年散发着墨香气的日子摆在铁皮架上时,我会在上面简要抒写一些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虑。如果能把幼时已撕去的日历一一拾回,也许已故的父亲就会复活,他又会放进一条狗进我的睡房催我起床,也许我老家那个已经荒芜的院落又会变得绿意盈门。但日子永远都是:过去了的就成为回忆。

    ㅤㅤ⑩当我年事已高,将台历的日子看花了,翻台历的手哆嗦不已时,嫦娥肯定还在奔月。

    (1)、关于“撕日历”,作者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情况有不同态度,请简要概括。
    (2)、文章在展开对撕日历的回忆之前,为什么要先写眼前的台历?
    (3)、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

    父亲是狡猾的,他这时恶作剧般地把院子中的狗放进睡房,狗冲着我的被窝就摇头摆尾地扑来,两只前爪搭在炕沿,温情十足地呜呜叫着,我只好起来了。

    (4)、作者在第三段写年轻人“会轻轻松松把那一摞用过的台历捆起,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让它蒙尘,因为日子还多得是呢。”在是第九段写“年终时我将用过的台历用线绳串起,然后放到抽屉里保存起来。”为什么“年轻人”和“我”对待旧台历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0蔗糖”等于“0糖”吗

    【材料一】

    4月10日,国内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识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这份道歉说明很快将元气森林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一些消费者突然意识到“0蔗糖”不等于“0糖”,原来自己一直被误导了。

    事实上,由于能避免糖分过高带来的发胖等问题,“0糖”饮料成为近些年火爆的概念,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传统的饮料企业,都相继推出了无糖饮料产品,试图吸引对健康饮食有更高要求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注意。

    元气森林作为新兴的国产品牌,之所以能够快速突出重围,正是凭借着无糖的差异化定位。一直以来,元气森林的品牌宣传,都在打造“0糖0脂0卡”的概念,并将它印到了产品的外包装上。不少消费者购买元气森林,图的就是它更加健康的“0糖”成分,以为这就是一款健康的无糖饮料,尽管成分表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添加了结晶果糖的代糖成分。

    从元气森林的角度看,“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但这样的事实,在消费者那里,未必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知识。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不一定具备专业知识,去区分“蔗糖”“0糖”或“代糖”等各种概念,通常也不会去专门研究其成分表。

    (选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0糖”“0脂”“0卡”是互相独立的概念,它们到底是健康密码还是营销噱头呢?

    顾名思义,“0糖”就是指不含糖。但是在食品营养领域中,“糖”的概念可能和公众的理解不完全一致,这就给了一些商家虚假宣传的空间。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糖”理解为蔗糖(或者说白砂糖)。在食品营养领域中,“糖”是各种单糖和双糖的统称,除了蔗糖,常见的还包括果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等等。果葡糖浆、高果糖浆、冰糖、红糖、蜂蜜、浓缩果汁等等,其实质内容也是“糖”。

    按照国家标准,“0糖”或者“无糖”的定义是每100克或者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这里的糖,是指各种单糖和双糖,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为添加的。但是,很多商家把“无糖”概念偷换成了“没有添加糖”,比如“无糖奶茶”的检测经常发现含糖,往往就是来自于牛奶的乳糖或者植脂末中的糖浆。

    (选自《曲靖日报》)

    【材料三】

    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甜味实验。1998﹣2013年间,全球每日添加糖的摄取量,从48克攀升至70克,增长了46%。美国人最甚,平均每天摄取的糖量达到165克。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引起蛀牙,导致体重增加,加速皮肤老化,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糖也因此成为不健康的代名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饮食建议,正常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也就是两勺半的白砂糖。然而,如果喝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你这一天的额度就超标了,因为它的含糖量是35克,更别提那些果汁、奶茶、咖啡和蛋糕里的糖。

    当你我开始越来越在意糖分的危害和带来的额外能量时,许多代糖类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扎堆出现!代糖,是指只提供甜味,不提供或者提供很少热量的食品添加剂。起初它是为糖尿病人研制的,后来因为它可以减少糖类的摄入量,逐渐受到普通人群的欢迎。和糖一样,代糖分子也可以与舌头味蕾的甜味受体产生中和,所以尝起来是甜的,但它无法被人体完全利用,因此不会带来糖那么多的热量,就像一把能插入锁孔中的钥匙,却不能转到底开锁。代糖种类很多,根据是否提供热量,可以分为有热量的营养性代糖和无热量的非营养性代糖。

    代糖情况一览表

    种类

    名称

    来源

    甜度(与蔗糖比)

    非营养性代糖

    阿斯巴甜

    人工合成

    200倍

    糖精钠

    人工合成

    200﹣700倍

    甜蜜素

    人工合成

    30﹣80倍

    纽甜

    人工合成

    8000倍

    甜菊苷

    天然

    300倍

    营养性代糖

    木糖醇

    生物转化

    1倍

    赤藓糖醇

    微生物发酵

    0.7﹣0.8倍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材料四】

    广东省广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模拟练习卷《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近年来主要大城市0﹣7岁儿童肥胖率约为4.3%,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为7.3%。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发生受先天和后天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占40%﹣70%,而生命早期的营养摄入、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等也是重要因素。当下,青少年儿童膳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所需。从生活方式来看,现在不少青少年缺乏运动,看电视和玩手机取代了体育锻炼,降低了身体代谢率。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无糖饮料”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新兴国产品牌元气森林为了能脱颖而出,打造“0糖”“低糖”概念以吸引消费者。 B、按标准,“0糖”或“无糖”的定义是每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为0.5克。 C、“乳茶有奶所以有糖”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元气森林和消费者都认为这是众所周知的。 D、“无糖奶茶”常检测出含糖,是因为众多商家偷换“无糖”和“没有添加糖”的概念。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无糖饮料的迅速走红,主要因为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要求日渐提高。 B、代糖受到普通人群欢迎是因它能提供甜味口感,且可以减少糖类的摄入量。 C、与来源于人工合成的代糖相比,来自于天然成分的代糖其甜度普遍比较低。 D、随着添加糖摄取量大幅度上升,蛀牙、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加大。
    (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就像一把能插入锁孔中的钥匙,却不能转到底开锁。

    (4)、小海同学每天喝3罐可乐,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劝说他改掉这一不良习惯。
  •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划线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7、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文段一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选自苏轼《留侯论》)

    文段二

    包明者,不知其乡里,少为兵,事汤岐公。绍兴末,岐公以御史论罢。久之,御史中丞汪公澈拜参知政事,一府皆往。汪公,盖前日劾岐公者也。于是明独不肯往,曰:“是尝论击吾公者,持何面目事之。”虽妻子饥寒,不之顾。未几,以病死。

    (选自《陆游文集》,有删改)

    【注】①事:服事,侍奉。②绍兴:宋高宗赵构的年号。③一府:全府,这里指原来在岐公府上效劳的人。④顾:拜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卒然之而不惊

    ②是论击吾公者

    (2)、根据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说说两则材料分别印证了其中的哪些观点?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 8、阅读《桃花源记》文段,完成下列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桑竹属/具答 B、不足外人道也/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C、处处之/寻向所 D、迷,不复得路/后无问津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9、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家国情怀”是一种朴素的情感。九年级⑶班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家国情怀”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我策划]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具体活动形式。

    活动一:爱国人物图片展

    活动二:

    活动三:

    (2)、[活动我邀请]

    班级将于4月28日下午两点在本班教室进行“天下国家•家国情怀”的主题活动,班长小江打电话邀请语文老师担任评委,小江该怎么说?

    (3)、[活动我展示]

    在爱国诗篇朗诵中,小渝朗诵了《黄河颂》后,小文接着将朗诵《我爱这土地》,假如你是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两个节目的衔接写一段串词。(串词不少于50字)

  •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的测试成功,靠的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们共同努力取得的。 B、随着考古成果不断融入现代生活,国家考古公园日益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 C、梅花奖激励着戏剧演员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其登顶新时代文艺高峰。 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终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总量已经超过3.76亿以上。
  • 11、阅读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①能否为未来培养更多新时代的建设者,关键是要激发青少年的奋斗精神。②青少年需要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和青春的风采。

    周而复始的日子中,我们英姿勃发;在浩瀚的学海里,我们孜孜不倦;在海枯石烂的时代浪潮中,我们尽情遨游。即使经历挫折,我们也会持之以恒,接踵而至。③只有保持一股中流击水的劲头,奋斗就将成为实现梦想的阶梯。

    多年后,我们历历在目地回忆往事时,会因努力过而能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④那些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终将成为我们人生的财富。

    (1)、以上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周而复始 B、海枯石烂 C、接踵而至 D、历历在目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B、 C、 D、
  • 12、 成长的路上,我们总会经历一些特别的时刻。那一刻,我们仿佛褪去了一层旧壳,长出了新的羽翼;那一刻,我们也许战胜了胆怯,也许理解了责任,也许学会了坚持……

    请你以“那一刻,我蜕变了”为话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选择恰当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题目自拟。

    要求:抓住重点,选取典型的事例,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特别要注意写好开头和结尾。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 13、文言文阅读

    弈喻

    予观弈于友人所 , 一客数败 , 嗤其失算 , 辄欲易置之 , 以为不逮己也。顷之 , 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 , 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 , 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 , 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节选自《弈喻》【清代】钱大昕)

    【注释】①予:我。弈:下棋。所:处所。②数(shuò):屡次、多次。③嗤:讥笑。④辄欲易置之:总是想替换他去下棋。⑤逮(dài):及,比得上。⑥顷之:过一会儿。⑦甫:刚刚。⑧竟局数(shǔ)之:终盘计算棋子(以定胜负情况)。竟,完毕。⑨赧(nǎn):羞愧得脸发红。

    (1)、借助注释读懂故事,完成下列图表。


    客的表现

    我的反应

    观弈

    对局

    客胜予十三子

    (2)、对文中画线句“予颇易之”,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意思是“我认为它很容易” B、这句话表明了我对客的轻视 C、原因是客之前已经“数败” D、从中可以知道我下棋赢过客
    (3)、这个故事带给你什么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 14、现代文阅读

    一路阳光

    ①那排双人座上坐了一位老人和一位年轻人。老人的脸上皱纹拥挤,年轻人的脸上长满粉刺。他们是一起上车的,年轻人小心地搀扶着老人,微笑着,让她坐了靠窗的座位。车子马上就要启动,老人打开窗子,把头伸到窗外张望。

    ②乘务员对年轻人说:“让你妈把车窗关上吧,要开车了,那样危险。”年轻人于是轻轻推推老人。老人不好意思地笑,关上了窗子。她靠着椅背,很快打起了盹儿。

    ③车子驶出车站,在土路上颠簸。车厢里很快挤满了人,车子被挤得几乎变了形状。有人提着鼓囊囊的旅行袋,有人扛着脏兮兮的蛇皮口袋,有人抱着色彩鲜艳的纸壳箱,甚至有人在手里拿了钓鱼竿和新买的拖把。车厢里也许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拥挤的空间。何况,要过节了,似乎所有人都着急赶回家。

    ④年轻人承受着拥挤,端坐不动。他的姿势有些别扭,细看,才知是因为老人。老人睡得安静香甜,脑袋歪在年轻人的肩膀上。车不停地晃,年轻人用一只胳膊支撑着坐椅,努力保持上半身的静止。看得出来,他所作的努力,只为身旁的老人能够睡得更舒服一些。后来他干脆将一只胳膊护在老人面前,以防有乘客不小心撞上老人,或者他们手里的钓鱼竿和拖把突然碰上老人的身体。年轻人做得小心翼翼,他像保护一个孩子般保护着老人。

    ⑤乘务员挤过来,年轻人掏出钱,买了两张车票。乘务员看了他的样子,说:“您可真是孝顺。”年轻人笑一下,不说话。他费力地将找回的零钱揣进口袋,上半身仍然静止不动。身旁的老人依然睡得很沉,灰白色的头发被风吹乱,黏上她淌着汗水的脸。于是他冲前面的乘客轻轻地说:“劳驾关一下窗子。”他指指身边的老人说:“她睡着了,怕受凉。”

    ⑥车子一直往前开,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少。有那么几次,年轻人似乎想推醒身边的老人,他把手一次次抬起,又一次次放下。终于,年轻人在一个小站推醒了老人。他对她说:“我们到了,该下车了。”

    ⑦他扶着似乎仍然停留在睡梦中的老人,慢慢下了车。车子继续前行,将他们扔在小站。

    ⑧老人看着离去的公共汽车,忽然想起了什么。她说:“我好像还没买票吧?”年轻人笑着说:“车已经开走了,您现在不用买票了。”“这怎么好?刚才,我一直在睡觉吧?”老人说着又突然想起些什么,“我记得上车时,你说你在东庄站下车,你坐过了两站吧?你怎么会坐过站呢?你也在睡觉?”年轻人继续着他的微笑,点点头说:“是的。刚才我也在睡觉。好在您没有坐过站。”

    ⑨老人向年轻人道别,阳光下,她一边走一边笑。她没有办法不笑,五分钟后,她就能够见到日夜思念的儿子。

    ⑩年轻人独自站在站牌下,等待回程的公共汽车。阳光照着他生机勃勃的脸,透进他的内心。他感到温暖并且幸福。

    (作者:周海亮,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一卷)》,有删改)

    (1)、读小说想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将下图补充完整。

    (2)、小说第③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第④段主要通过对年轻人进行描写,表现了年轻人
    (4)、读第⑥段划线句子,联系前后情节,写一写年轻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5)、小说到结尾才点明年轻人和老人的关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6)、有同学认为,选文题目是《一路阳光》,但是在最后两段才有写到“阳光”,因此这个题目不恰当。你同意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15、下面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照射到这些水滴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②)彩虹是大气中的一种光学现象,由阳光和雨滴共同作用形成。

    ③最终,不同颜色的光以特定角度进入人眼,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

    ④这是因为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角度不同。

    ⑤雨后的空气中悬浮着大量微小的水滴。

    A、②⑤④①③ . B、⑤①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②⑤③④①
  • 16、 下列诗句按季节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
  • 1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快看!”小明指着天空喊道,“那朵云像一匹奔跑的马!” B、我们准备了运动服,水杯,和防晒帽,准备明天春游用。 C、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D、我们班获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这是全班同学努力的成果。
  • 18、 下面的语句,关联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蜜蜂是自然界的超级授粉员。____它们的体型很小,____每只蜜蜂每天能拜访上千朵花。____没有蜜蜂授粉,____许多水果和蔬菜的产量都会大幅减少。

    A、虽然    但是    如果    那么 B、不但    而且    因为    所以 C、不但    而且    如果    那么 D、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 19、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辩论赛上,洪涛同学语无伦次地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B、老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 , 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 C、小明演的孙悟空栩栩如生 , 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D、一聊起足球乐乐真是滔滔不绝 , 眼里都闪着光。
  • 20、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炎帝少女诸儿竞走取 B、大漠沙雪日初出大车盖 C、为精卫西出阳关无 D、群儿戏庭少年胜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