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公益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 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病句修改
- 中考语文考前补漏专项提升练习:病句
-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标点符号的使用
- 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病句修改(三)
-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8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湖州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素养检测试卷
-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促进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咸源两地联合开展了“文化中国行”系列活动。 B、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让成都市民常常能够在天晴时看见远方的雪山。 C、校园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D、近期,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微生物,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
-
2、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一场文人雅集上,有人为了附庸风雅 , 刻意捧着古诗却频频出错;而真正的学者始终言行相顾 , 谈吐间既有学识又不失谦逊,让旁人不禁侧目而视。正是这种真才实学与得体举止的融合,与雅集的雅致氛围相得益彰 , 成为了全场最动人的风景。
A、附庸风雅 B、言行相顾 C、侧目而视 D、相得益彰 -
3、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不可既。 B、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尽,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 C、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D、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
4、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宽宥(yòu) 惊骇(hài) 强聒不舍(qiǎng) B、箴言(zhēn) 濡养(rǔ) 间不容发(jiàn) C、瞥见(piē) 恪守(kè) 自吹自擂(léi) D、憎恶(zēng) 麾下(huī) 自惭形秽(huì)
-
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青年熊首钰崭露头角摘取金牌。在此之前,他经历了艰苦训练,从基础手法的练习到复杂工艺的反复打磨,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他从未言弃。在我们的青春生活中,挑战无处不在,无论是埋头苦学、钻研爱好,还是面对各种困难,我们都在以自己的节奏奋力向前。
请以“青春与挑战”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铁砧上的岁月
王祖胜
①暮春的风掠过村头,晨光未及推开窗户,村口老榆树下的铁匠铺已升起袅袅青烟,风箱呼哧呼哧吞吐着岁月。三块青石板垒成的炉灶里,橘红的火焰,将铁块烧得通体透亮。铁砧上火星四溅,“叮当”脆响,惊落了露水,惊飞了檐下打盹的麻雀,也惊醒了一个村庄的农事记忆。
②那个年代的村庄像块温润的璞玉,铁匠铺便是璞玉上最灵动的纹路。
③老周头的铁匠铺设在村口的老榆树下。那时的老周头,总爱把蓝布衫的袖子卷得老高,露出古铜色的手臂,肌肉随着铁锤的起落如老树根般虬结。他握锤的手布满老茧,指节处的疤痕如凝固的岩浆。每当铁块烧至金黄,他便操起小锤,与徒弟小六的八磅大锤“一唱一和”,重锤落下时,铁砧发出闷雷般的轰鸣,惊起树上的灰雀,在霞光里扑棱棱飞向远方。
④老周头的打铁手艺是祖传的,他打造的铁器,坚韧耐用。那时的铁匠是个好行当,农忙时节,铁匠铺更是热闹非凡。农户们扛着磨损的农具,带着焦急和期待,纷至沓来。
⑤张木匠的刨刀卷了刃,李瓦匠的瓦刀豁了口,都要找老周头拾掇。“周大伯,给我家锄头开个口!”“周大哥,我家铁锹啥时能拿,等着用呢。”老周头总能让废旧或损坏的铁器焕发新生,如同妙手回春的郎中。
⑥就这样,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总爱扛着缺角的锄头,揣着豁口的菜刀来找他。他总是不慌不忙接过农具,眯起眼睛细细端详,瞬间洞悉它们的“病痛”。老周头从不急着收钱,总是说:“先用着,秋后收了粮再说。”
⑦“打铁讲究火候,就像做人要拿捏分寸。”烧红的铁块浸入水桶,“磁啦”一声,白色的水雾升腾而起,缭绕的水雾里,老周头时常说这样的话。他传授技艺从不吝啬,随时教徒弟小六观察铁块的颜色变化。他说,从暗红到金黄,再到淬火时的银白,每种色泽都暗藏玄机。
⑧老周头的工具箱里藏着个铁皮匣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他打的铁钉,每枚铁钉都刻着年份。有时他小心翼翼从匣子里取出一枚枚铁钉,自豪地向人展示:“七七年发大水,这钉子钉过王家的救命木筏;八二年包干到户,这钉子固定过村里仓库的门锁……”老周头如数家珍。有次暴雨冲坏了村小学的门槛,老周头连夜赶制了八颗铁楔子固定门槛,还用红漆在每颗楔子上画了笑脸。
⑨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年老体衰的老周头已鬓染霜白。年轻人纷纷扔下锄头,涌进不同的城市,徒弟小六也奔自己的前程去了。老周头的铁匠铺门可罗雀,只有几位老人偶尔来修修旧农具。他依然每天清晨生起火炉,把铁块烧得通红,静静地望着袅袅青烟飘散天际。那珍藏多年的铁皮匣子里的铁钉,在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纹路里还嵌着细碎的火星。老周头颤抖着抚摸那一枚枚铁钉,老泪纵横地叹息:“这些铁钉呀,都是会呼吸的啊!”
⑩老榆树下,那弥漫着烟火气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混着新麦的香气,混着老铁匠掌心的温度,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轻轻叩响那在岁月深处沉睡的铁砧。
⑪老周头和他的铁匠铺,已成为中华农耕文明里的一抹记忆,在岁月的流转中沉淀发酵……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注]铁砧:打铁时垫在底下的铁墩。
(1)、阅读选文②~⑨段,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时间
铁匠铺的生意状况
老周头的身体状态
第一个时间段:那个年代
热闹非凡
①
第二个时间段:新世纪
②
年老体衰
(2)、请赏析选文画线句的表达效果。那个年代的村庄像块温润的璞玉,铁匠铺便是璞玉上最灵动的纹路。
(3)、选文中老周头具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4)、有人认为,在时代大潮中,像“老周头和他的铁匠铺”这类曾经的人事和传统的行当,大多会被遗忘和取代,不值得留恋。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颜值重要,但不代表一切
①当今社会是个看脸的时代,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来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然而颜值并不能决定一切。马云,一个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的男人,他并没有很高的颜值。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如今的诸多成就。即使是在颜值时代,修心亦是很重要的。
②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就算穿的多么华丽,一说话一个举动就能暴露自己。一个非常有涵养的人,即使穿着朴素,和他相处也会觉得清风拂面。
③修心使人睿智。钱穆,一个没有任何文凭,甚至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通过自学,成了一代儒宗。他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通过修心,有了一番成就。
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数学让人周密,学科学使人深刻,学伦理让人变得庄重,学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修心是有好处的。
⑤一个人空有“颜值”却没有内在是不行的。现在,有很多好看的人只凭自己的高颜值就能得到很多的喜欢与关注。可是,当有一天颜值不在,自己又没有内在,怕苦又怕累的时候就会明白,颜值不是最重要的,内在才是。
⑥吕布是三国时一位大将,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空有一身武艺,却不曾修心,每当自己失败的时候,就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他不善识人,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死于曹孟德之手。若吕布可以修心,重用手下贤才,爱兵如子,未必不能问鼎天下。可惜,吕布只是将才,成就不了更高的事业。
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今社会,空有颜值目中无人不予修心是万万不可的。我认为人们没必要去整容,你的相貌再怎么长久也不过几十年,而你的内在若出名,还可以留名青史,被传颂千年。
⑧再者,如果人人都长得一模一样,还不是靠气质区分吗?
(选自《意林》2019年合订本,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中第⑥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俗话说“人不可貌相”,现如今,“外貌协会”却不断壮大。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惊秋塘①记
【南宋】楼炤②
今上驻跸③临安,登吴山,览西湖,辄动北顾之思。二圣④未还,境土未复。余适在衰绖⑤ , 哀痛之际,益深怀国之忧矣。
偶自南府往观故居,见池水清涟,天光云影,某童子时所钓游处也。正金风萧瑟,梧叶飘落,游鱼出没,残荷摇曳。徘徊斯塘之上,而惕然⑥若有所惊,因名曰“惊秋”。何也?四时之行,百物之生,时至于秋,凡物之生长,于是乎收焉。触目激中,宁无故宫禾黍⑦之思乎?王业偏安。宁无恢复中原之志乎?
夫尺土皆王土也,开府南郊,君之赐也;故居之适,亦君之遗也。余有焉,余自安焉,君之故都何在?临斯塘,睹斯景,戚焉而惊动于心。击楫起舞,诚有异代而同情者。余愿文吏思死其职,武吏思死其兵,追奔逐北荡平中原以雪祖宗数百年之耻。则今日惊秋之塘,亦激发忠愤之一机,因记之。
【注释】①惊秋塘:永康村名。村口有清池一方,以此文名,而村亦以此文名。②楼炤:浙江永康人,南宋大臣,靖康间力主抗金。③驻跸: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④二圣:宋徽宗、钦宗二帝。金兵破开封,二帝被俘。⑤衰绖:谓居丧。⑥惕然:惶恐貌。⑦故宫禾黍:意为昔日宫殿,今成荒野。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因名曰“惊秋” 名: (2)辄动北顾之思 辄:
(3)故居之适,亦君之遗也 遗: (4)诚有异代而同情者 诚: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请把句子抄写在答题卡上再做答,限断2处。(3)、翻译下列句子。(1)四时之行,百物之生,时至于秋,凡物之生长,于是乎收焉。
(2)临斯塘,睹斯景,戚焉而惊动于心。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何以名塘为“惊秋”。 -
9、【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 景:风景 B、而或长烟一空 空:消散 C、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D、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间之朝暮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C、朝而往 杂然而前陈者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3)、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A、宴中欢饮很快乐,不在于音乐,射箭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B、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C、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相互拿错,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D、宴中欢饮很快乐,不在于音乐,射箭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都有对景色的描写。甲文描绘了洞庭湖磅礴壮阔的景象;乙文写山间景色按照朝暮变化、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B、两篇文章结尾都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甲文“嗟夫!”开启,就表现出强烈的议论抒情色彩;乙文以“禽鸟之乐”“众人之乐”“太守之乐”把议论和抒情推向极致。 C、两篇文章都展现了身处逆境者的一种心态。甲文作者没有走出个人得失之心,将自身悲喜置于百姓喜忧之上;乙文太守虽遭遇贬谪,仍造福一方、与民同乐。 D、两篇文章语言各有特色。甲文骈散句兼有,读来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乙文用“也”字贯穿全文,读来摇曳生姿,而无单调重复之感 -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① , 今思霍冠军②。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释】①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②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
(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朋友轻车从简,慷慨出塞,赞叹了其忠君报国、不计功名的豪情壮志。 B、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夸赞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C、尾联直抒胸臆,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 D、本诗写虚如实,通过想象把人物放在荒漠广阔的背景之中,形象突出,格调高昂。(2)、王维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颈联“连”“入”两个字的妙处。 -
11、根据要求答题。(1)、阅读名著《水浒传》,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绰号
绰号由来
宋江
①
他为人仗义疏财、急公好义,总是在他人危难时伸出援手。
鲁达
花和尚
②
③
青面兽
他脸上有一块青色胎记,且武艺高强、性格刚烈、勇猛如兽。
(2)、请从上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人,简单的讲述一个与这个人相关的故事。 -
12、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自强不息的内涵丰富,小明收集到一副关于不屈不挠精神的对联,请你选出上下联顺序正确且符合主题的一项( )①躬自后而薄责于人②历劫方显钢骨硬③经霜更知秋水明④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A、①④ B、②③ C、④① D、③②(2)、中国古诗文中有不少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诗文名句,下列名句与精神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a持之以恒 b积极乐观 c不屈不挠
A、①-a ②-b ③-c B、①-c ②-b ③-a C、①-c ②-a ③-b D、①-b ②-a ③-c(3)、活动策划为了让同学们对“自强不息”的理解更加深入,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青春励志活动,请你再设计两个,以丰富活动内容。
活动一:摘“奋斗的青春”格言。
活动二:
活动三:
(4)、中国古代有很多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请你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仿照示例,概述人物故事。示例:祖逖胸怀大志,刻苦锻炼,闻鸡起舞,终成旷世奇才。
备选人物:李白 范仲淹 袁隆平 邓稼先 杨振宁
-
13、古诗默写。
(1) ,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3)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4) ,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李白《行路难》中的“ , ”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达川四中一名初三学子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金牌。 B、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地迅速响应,开展一轮又一轮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C、连日以来中央网信办大力开展饭圈乱象整治,旨在规范和引导粉丝群体理性追星。 D、“十三五”期间,全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加,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日益高涨。
-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走红全国。于是各家电视台前仆后继 , 纷纷推出类似节目,《创造101》刚结束,《最优的我们》又开播了。 B、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只将牟取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 C、下半场,广州富力赢得一个绝佳的进球机会,可惜由于陈志钊的一意孤行 , 没有将球分给队友,从而失去了一个进球的机会。 D、节目评委团的“三朝元老”董卿再次发挥央视主持人的当家本领,随口发言中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感动全场。
-
1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B、维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捡择。 C、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筑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发,万不能容赦的。 D、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捉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篾视。
-
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娉婷(pīn) 濡养(rú) 矫揉造作(jiāo) 强聒不舍(qiáng) B、豢养(huàn) 呢喃(lán) 彬彬有礼(bīng) 自吹自擂(léi) C、宽宥(yòu) 矗立(chù) 间不容发(jiān) 自惭形秽(huì) D、佝偻(gōu) 瞥见(piě) 抽丝剥茧(bāo) 忸怩作态(niǔ)
-
18、写作
跟随着朱自清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最美的春天,感受到了春的勃勃生机;陪伴着老舍,我们同行于济南的冬天,感受到了山水的温情;追随着刘湛秋,我们聆听了雨的四季,感受到了雨的魅力。在你的生活中,你遇到过怎样的美景?
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9、少年正是读书时。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结合下面文段,归纳出三个读书好处。(每点不超过6个字)
中小学时期,我读了很多书。书本要我学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不要撒谎,不要阿谀奉承,不要人云亦云,要脚踏实地,要独立思考;它还告诉我,除了我自小看到的马路、电车,除了我熟悉的城市,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壮丽的河山,还有很多闻所未闻的事物;书籍滋养着我,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举止谈吐,从而让我的气质更出众。
答:① ② ③
(2)、阅读下面的短文,将空缺处补写完整,注意语意的连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①________,尤其是那些能揭示主旨的标题。比如标题“秋天的怀念”,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怀念的是什么人?其次,要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景物,比如“北海的菊花”等。最后,②________,比如“我”的暴怒无常和母亲悄悄躲出去偷偷地听等细节,这样就可以深入体会作者深沉的悔恨与母爱的隐忍。由此阅读下来,你就能理解“好好儿活”这句话中包含的生命重量。
① ②
(3)、下面是有关读书的一首小诗,请仿照首句,补写句子,使之完整。以书为舟,可渡无涯学海;
, ;
, 。
-
2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蘸汁豆腐
①公司对面新餐馆开张,热热闹闹地放鞭炮。
②中午下班,几个同事约在一起过去吃饭。进门,一个女孩笑盈盈地迎上前来,领我们入座。女孩穿蓝色碎花上衣,蓝布裤,黑布鞋,蓝头巾,是店里的特色店服,和她那几分乡村女孩特有的羞涩很相衬。十八九岁的样子,声音干净甜美,笑容真诚饱满。
③我们一起翻看菜单。有同事问:“小妹,有啥好吃的,推荐一下。”
④女孩抿抿唇,报了几样特色菜,然后说:“我们店的蘸汁豆腐不错的,味道又纯,有营养,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长胖,点一份吧。”不像介绍其他菜品,一份蘸汁豆腐,她用了这么多词来形容,口气也有点迫不及待。
⑤“是招牌菜吗?”我抬头问她。她的脸忽然有点红了,摇头小声说:“不是的,不过——”声音又急促起来,“不骗人的,真的很好吃,可以尝一尝啊。”
⑥我们都笑了,菜单上,一份蘸汁豆腐不过六元钱,实在不值得推荐,就要了一份。
⑦菜陆续上来,包括那盘蘸汁豆腐,尝了一口,像小时候吃过的农民挑去城里卖的那种豆腐;蘸的调味汁是韭花,也像自己家里做的。女孩没有撒谎,这道蘸汁豆腐虽不是店中招牌菜,但的确好吃。
⑧这时来了其他饭客,女孩去招呼他们,又向他们推荐蘸汁豆腐。
⑨以后,同事常来这家饭馆吃午餐,她已认得我们,不再刻意推荐了,但总要试探着问上一句,还要蘸汁豆腐吗?问完了,脸依然会微微泛红。也常常听到她对新顾客介绍这道菜,用词越发丰富,说起来越发流畅,只是不知缘故。
⑩那天有同事过生日,过去吃饭,要了个小单间,服务的还是她。因为有热闹事,我们破例要了些贵的菜。点完她忽然抬头小声问:“今天不要蘸汁豆腐了吗?”
⑪我们先愣了一下,然后都笑起来,成心要逗逗她:“为什么总介绍那道蘸汁豆腐?是不是卖多了,你会拿提成啊?”
⑫她的脸顿时红起来,不是以往那种羞涩的红,连连摆手:“不,不是的,不是那样的……”
⑬“那为什么呢?你要是不说,以后我们再也不吃蘸汁豆腐了。”
⑭女孩的唇又抿起来,低着头,沉吟一会儿,小声说:“我说了,你们不许说出去。”
⑮得到我们的保证后,她才说“这些豆腐是我爸做的,韭花是我妈做的。我来城里打工,他们不放心跟来了,在城里租了个小房子做我们家乡的豆腐和韭花。我来了这个饭店,爸就决定把做好的豆腐送到这里来,这样,每天他们都能来看看我。老板见爸可怜,就答应卖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卖得好,就一直要——老板不知道我是他的女儿……”
⑯窄小的空间,所有的声音都静止下来,只有女孩细细的声音在描述,这是一个关于爱和生存的温暖画面。一个沧桑的男人,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每天泡豆子磨豆腐、做韭花,然后大清早骑着三轮车赶到这家餐馆。而他们心爱的女儿不管睡得多晚,也总会早早起来,装作无意碰到,帮他们把豆腐抬到后厨。没有人的时候,他们会飞快取出一些小点心,或者水果,或者换洗的衣服,塞到女儿手里。而隔段时间,女孩会塞给母亲一些钱,是她打工赚来的钱。这些钱,他们要攒起来,在家乡盖一栋新房子,母亲还会留一些,做女孩的嫁妆。
⑰女孩不再说话,怯怯地看着我们。好半天,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是过生日的小何打破沉默:“今天我请大家每人吃一份蘸汁豆腐。”
⑱女孩诧异地看着她,慌忙摆手:“别别——姐姐,豆腐吃多了会腻的。”
⑲“小妹,我们爱吃。”小何说,“真的爱吃。”
⑳我们跟着附和,然后催她快记。
㉑女孩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拿笔写着,眼泪却掉了下来。她边擦边不好意思地笑,擦完眼泪,拿着单子飞了出去。撞在了门外老板的身上,老板的眼眶红红的。
㉒从此,蘸汁豆腐成了小店的招牌菜。我们每次去吃饭都会主动先点份蘸汁豆腐,并告诉所有相熟的人,如果去我们单位对面菜馆吃饭,请一定要点一份蘸汁豆腐。因为那盘豆腐里,装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1)、文章围绕“蘸汁豆腐”写了哪些动人的事?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2)、如何理解第⑯段画线句“这是一个关于爱和生存的温暖画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3)、第㉑段画线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女孩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拿笔写着,眼泪却掉了下来。她边擦边不好意思地笑,擦完眼泪,拿着单子飞了出去。
(4)、文章第㉒段设置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样结尾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