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情境默写。
古人常常通过写景来抒发忧乐之情,品读古诗文,感受景与情的滋养。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 , 风正一帆悬”表达行舟江上时心情的乐观昂扬;温庭筠《商山早行》中“ , 人迹板桥霜”将视听结合,渲染了旅人早行清冷孤寂的氛围;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 ,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 , ”传达出虽经沉郁悲苦,但知道人生前景必将美好的道理;苏轼《水调歌头》中纵然贬谪密州,中秋对月,也能发出“ , ”的美好祝福。
-
2、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沙鸥翔集(集合) B、而或长烟一空(全) C、射者中(射箭) D、伛偻提携(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感极而悲者矣 朝而往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属予作文以记之 醒能述以文者 D、先天下之忧而忧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篇文字写景各有千秋。甲文描写或阴冷晦暗、或明丽生机的洞庭湖景,引发迁客骚人不同的感受;乙文在山间朝暮之景与四时之景中寄托着作者的山水之乐。 B、两篇文章语言优美,骈散结合,同中存异。【甲】文用“衔”“吞”等同义词,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乙】文巧用虚词“也”和“而”字,化呆板为神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C、两篇文章情感深沉。【甲】文借写“迁客骚人”的悲喜观,衬托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乙】文写太守与人沉醉山水之间的情景,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借游山玩水排遣内心郁闷的人生态度。 D、两文同是记游,写法有别。【甲】文先叙事再写景,后议论抒情,层次分明;【乙】文写美景与写游乐兼有,融议论与抒情于一体。(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键在于不断注入文化内涵,以文化产业赋能,让小挂件承载更大价值。
②专家表示“包挂”本身价格不贵,花几十元就能给日常注入新鲜感,性价比高。其拟人化设计为这些小物件注入了丰富的情感价值,帮助年轻人实现自我表达。
③“包挂”作为当下一种新的消费趋势,背后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逻辑转变。
④一个小小的“包挂”为什么在年轻群体中那么受欢迎呢?
⑤面对这个快速成长的消费市场,如何让“包挂”持续释放吸引力?
A、③⑤②④① B、④②③⑤① 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⑤① -
4、八十载岁月流转,恪(kè)守历史的真相,汲(xī)取血火淬炼的箴言,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功伟绩早已镌刻进人类史册。
①本次纪念活动旨在以铭记历史、凝聚力量和彰显担当为目的 , ②向世界展现了一幅气壮山河、薪火相传的宏伟历史。回望,阅兵仪式上的一幕幕动人场景犹在眼前:有人肃立于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有人聆听《黄河大合唱》的磅礴乐章,感悟艺术与抗争精神的a相得益彰;有人瞥(piē)见受阅官兵形销骨立的挺拔身姿,由衷自豪于世界一流军队的威武雄姿与强大力量……
③曾经那些断章取义篡改历史的行径,不仅是对英灵的b亵渎,更是对人类良知的挑战 , 那些c娇揉造作的历史修正主义,在铁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再次让世界认识到:和平共生才是文明存续的不二法门。
④通过这次阅兵纪念活动,使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再次炽热,再次激荡。我们认识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既要以史为鉴,警惕d言不及义的空谈;更要面向未来,不因发展成就妄自尊大 , 不因差距不足而自惭形秽(huì)。我们要把苦难淬炼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动能,在民族复兴的壮阔画卷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华章。
(1)、上述材料中画横线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恪(kè)守 B、汲(xī)取 C、瞥(piē)见 D、自惭形秽(huì)(2)、上述材料中标注字母序号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a相得益彰 B、b亵渎 C、c娇揉造作 D、d言不及义(3)、上述材料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形销骨立 B、断章取义 C、不二法门 D、妄自尊大(4)、上述材料中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5、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与自信。学校就此开展了“9.3阅兵”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阅读下面材料,概括2025年9.3阅兵仪式的四个突出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①2025年9月3日,9.3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此次阅兵共有2万名官兵参与,他们来自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等多个军种,涵盖了作战部队、院校、科研单位等不同类型,组成了多个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
②展示的装备数量多达600台(套),其中80%为首次亮相,这些装备有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新型战略轰炸机等,涵盖了陆、海、空、天、电等多个领域。训练期间,官兵们每天训练长达12小时进行了高强度的队列训练、战术演练以及装备操作训练,力求在阅兵中展现出最佳状态。此外,来自20个国家的军队代表团受邀观礼,他们与中国军队共同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的时刻。
(2)、阅读下面短文,将空缺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的连贯。9.3阅兵仪式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盛宴。①。在方队展示方面,众多先进装备的亮相,② , 而是展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③ , 官兵们严谨的作风、顽强的意志和爱国精神,深深感染着青少年,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因此,④ , 把每一份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都紧紧串联在一起,都深深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自豪。
(3)、下面是关于“9.3阅兵”的评述,请仿照示例将空缺补充完整。示例:
在阅兵方阵的步伐中,一步步整齐踏出坚定的信念,一列列队伍展现出祖国的威严。 , , 。 , , 。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突然出现的我
李娟
①小时候我家在城里开着一个小商店,店里有着高高的柜台,铺着厚厚的木板。喝酒的人一个挨一个靠在上面高谈阔论,一人持一只杯子或拎一瓶酒。桌上一堆空酒瓶和花生壳。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哈萨克人。那时我一点也不懂哈萨克语,虽说每日相处,但还是感觉距离遥远,像面临踞天险为关的城池。
②如今,我会说一些哈萨克语了,起码能维持最基本的一些交流,但仍面临着那个城池;难以往前再走一步。
③记得刚刚进入扎克拜妈妈的家庭生活时,一天傍晚扎克拜妈妈让我去看看骆驼在不在南面大山那边。我跑到山上巡视了一番,跑回家气喘吁吁地报告:“骆驼没有!只有‘山羊’!”但当时我还不会“山羊”的哈萨克语,一着急,就用手摸了一把下巴,做出捋胡子的样子:“这个嘛,有的!”
④扎克拜妈妈恍然大悟,大笑而去。从此之后,每当派我去赶山羊的时候,大家就会冲我捋胡子:“李娟,快去!”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时间久了,这样的笑话一多,却让我感到孤独得近乎尴尬。
⑤闲暇时候,总是一个人走很远很远,却总是无法抵达想去的那个地方。山坡下,溪水边,蒲公英在白天浓烈地绽放,晚上则仔细地收拢花瓣。洁白轻盈的月亮浮在湛蓝明亮的天空中,若有所知。月亮圆的时候,全世界再也没有什么比月亮更圆。月亮弯的时候,全世界又再没有什么比月亮更弯。
⑥也许我并不孤独,只是太热情……无论如何,我点点滴滴地体会着这孤独,又深深地享受着它。我藉由这孤独而把持自己,不悲伤,不烦躁,平静清明地一天天生活。记住看到的,藏好得到的。
⑦我记录着云。有一天,天上的云如同被一根大棒子狠狠乱搅一通似的,眩晕地胡乱分布。另外一天,云层则像一大幅薄纱巾轻轻抖动在天空。
⑧我记录着路。那些古牧道。那些从遥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缠绕在悬崖峭壁间的深重痕迹。我想象过去的生活,那时,人们几乎一无所有……荒蛮艰辛,至纯至真。但是,无论他们,还是我们,都渴望着更幸福更舒适的生活,这一点永远没有改变。
⑨我记下了最平凡的一个清晨。半个月亮静止在移动的云海中,我站在山顶,站在朝阳对面。看到扎克拜妈妈正定定地站在南边草坡上。更远的地方,斯马胡力牵着马西边走来。更更远的地方,稀疏的松林里,卡西穿着红色的外套慢慢往山顶爬去。这样的情景之前无论已经看到过多少次,每一次还是会被突然打动。
⑩一个阴沉的下午,天上的太阳只剩一个发光的圆洞,大约快下雨了。赶牛的卡西回到家后,显得很疲惫,头发上插着一根羽毛。我开始以为是她穿过丛林时不小心挂上的,谁知她一到家就小心取下来,递给扎克拜妈妈。我突然想到,这大约就是猫头鹰羽毛吧。据说哈萨克族将猫头鹰羽毛视为吉祥的事物,我想问是不是,却不知“猫头鹰”这个词怎么说,就睁只眼闭只眼地模仿了一下,她们一下子明白了,扎克拜妈妈说是。卡西说羽毛是捡来的,扎克拜妈妈仔细地抚摸它,把弄弯的毛捋顺了,然后送给我,让我夹进自己的本子里。我不禁欢喜起来,真心地相信这片羽毛的吉祥。那是第一次感觉自己不那么孤独。
⑪有一次我出远门,因为没电话,大家不知道我回来的确切日期,斯马胡力就每天骑马去汽车走的石头路边看一看。后来还真让他给碰到了。可是马只有一匹,还要驮我的大包小包,于是他让我骑马,自己步行。我们穿过一大片森林、一条白桦林密布的河谷,还有一大片开阔的坡顶灌木丛,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冬库儿的家中。路上,斯马胡力为了给我惊喜,引马绕远路,让我看到了山间的瀑布。我感受到了他满当当的欢乐与情谊。
⑫在这丰饶的夏牧场,我之前的那点孤独算什么呢?
(节选自李娟《前山夏牧场》,有删改)
(1)、文章结尾说“在这丰饶的夏牧场,我之前的那点孤独算什么呢?”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夏牧场的“丰饶”体现在哪些方面。(2)、文章第⑤段的内容,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文的衔接,可以删去吗?为什么?(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天,天上的云如同被一根大棒子狠狠乱搅一通似的,眩晕地胡乱分布。另外一天,云层则像一大幅薄纱巾轻轻抖动在天空。
(4)、梁文道这样评价李娟:“她的写作有一种质朴的力量,让边疆生活焕发诗意。”请从内容选材、语言特色、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等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李娟这一写作。 -
7、下列水浒人物中更有血性的是哪一位?请作出判断并写出一个展现他血性的典型情节。
A.林冲 B.吴用 C.武松
答:我选择 , 情节: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昌九曲亭记
[宋]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② , 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而至焉者,故凡其所欲为,常人之所不能为也。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注释】①陂陁(pō tuó):倾斜不平的样子。②浮图精舍:佛寺。③褰(qiān)裳:提起衣裳。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庐于江上 庐:建造房屋 B、闻子瞻至 闻:听说 C、遂相与营之 营:谋求、谋求 D、西山之胜始具 胜:美景(2)、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3)、苏辙笔下的苏轼在建造九曲亭时,展现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分析他与范仲淹和欧阳修“贬谪中寄情山水”的态度有何不同。 -
9、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_____应未眠。
(1)、请在第四句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并结合全诗说明理由。A.幽人 B.佳人 C.行人
(2)、本诗后两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少废话
梁实秋
①常有客过访,我打开门,他第一句话便说:“您没有出门?”我当然没有出门,如果出门,现在如何能为你启门?那岂不是活见鬼?他说这句话也不是表讶异。人在家中乃寻常事,何惊诧之有?如果他预料我不在家才来这话,则事必有因,发现我竟在家,更应该不露声色,我想他说这话只是没话找话。有些话被称为“废话”,诸如“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没有多少意义的话就是废话。
②人不能不说话,不过废话可以少说一点。十一世纪时罗马天主教会在法国有一修僧侣,专主营苦修冥想,是圣·伯鲁诺所创立,名为Garthusians,盖因地而得名,他的基本修行方法是不说话,一年到头的不说一句话。每年只有到将近年终的时候,特准交谈一段时间,结束的时刻一到,尽管一句话尚未说完,大家立刻闭起嘴巴。明年再聚的时候,两人谈话的第一句往往是“我们上次谈到……”一年说一次话,其间准备的时光不少,废话一定不多。
③梁武帝时,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九年之久,当然也不会随便开口说话,这种苦修的功夫实在难能可贵。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有云:“世间酽醯醇醴【注】 , 藏之弥久而弥美者,皆繇封个牢密不泄气故。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旨哉言乎!”一说话就怕要泄气,可是这一口气憋二十年不泄,真也不易。”
④可是有说话自由的时候,还是少说废话为宜。孔子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难矣哉!”那便是废话太多的意思。《孔子家语》:“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能慎言,当然于慎言之外不会多说废话。三缄其口只是象征,若是真的三缄其口,怎么吃饭?
⑤串门子闲聊天,已不是现代社会所允许的事,因为大家都忙,实在无暇闲磕牙。不过也有在闲聊的场合而还侈谈本行的正经事者,这种人也讨厌。最可怕的是不经预先约定而闯上门来的长舌妇或长舌男,他们可以把人家的私事当做座谈的资料。某人资产若干,月入多少,某人芳龄几何,美容几次,某人帷薄不修……说得津津有味,实则有伤口业的废话而已。
⑥文也最忌废话。《朱子语类》里有两段文字:
⑦“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如寻常不经思虑,信意所作言语,亦有绝不成文理者,不知如何。”
⑧“南丰过荆襄,后山携所作以谒之。南丰一见爱之,因留款语,适欲作一文字,事多,因托后山为之,且授以意。后山文思亦涩,穷日之力方成,仅数百言,明日以呈南丰。南丰云:‘大略也好,只是冗字多,不知可分略删动否?’后山因请改窜。但见南丰就坐,取笔抹数处,每抹处连一两行,便以授后山,凡削去一二百字。后山读之,则其意尤完,因叹服,遂以为法,所以后山文字简洁如此。”
⑨前一段说的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开端第一句“环滁皆山也”,不说废话,开门见山,是从数十字中删汰而来。后一段记的是陈后山为文数百言,由曾巩削去一二百个冗字,而文意更为完整无瑕。凡为文者皆须知道文字须要锻炼,简言之,就是少说废话。
(选自《小品文选刊》2025年3月)
【注】酽醯醇醴(yán xī chún lǐ):味厚的美酒,即酒味甘美。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行文思路,补充思维导图。
事例:A:没有多少意义的话就是废话。
B1:B2:
C1:C2:
(2)、下面这个例子,是否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说说理由。“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3)、班会上,某同学提出“讨论时多说话才能活跃气氛,沉默会导致冷场”。请结合本文内容,写一段文字予以反驳(要求: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
11、古诗文默写填空。
(1)请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任选两句,如三句皆写,则按前两句判)
①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2)默写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的颈联和尾联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颔联和颈联。先写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
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泉香而酒洌(清) B、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C、把酒临风(迎着) D、太守之乐其乐(快乐)(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喜洋洋者矣 颓然乎其间 B、四时之景不同 居庙堂之高 C、然则何时而乐耶 朝而往 D、醒能述以文者 不以物喜(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A、登上这座楼啊,就产生离开国家,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B、登上这座楼啊,就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C、登上这座楼啊,就产生离开国家,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讥笑,(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D、登上这座楼啊,就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讥笑,(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手法 B、动静结合 C、骈散结合 D、景物描写 -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接种疫苗可使人体产生病毒抗体,有效防止病毒感染,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 B、领导到赣州市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缅怀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当年在苏区浴血奋战。 C、生命奥秘博物馆位于天府广场,它包括达尔文证据展厅和人体奥秘展厅两部分组成。 D、博物馆的模拟考古活动让市民体验发掘文物的过程,探寻考古乐趣,成为网红打卡地。
-
1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历经数千载流金岁月的都江堰在清明举办放水仪式,成功吸引无数游人到此附庸风雅。 B、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开辟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绿道,让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相得益彰。 C、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书写出的丰功伟绩 , 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D、自媒体时代,有一些人为了赚流量、博眼球,不惜对新闻评论断章取义 , 毫无底线可言。
-
15、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孔子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意,好行小慧,难矣哉!” B、否则,鸠占雀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C、哦,逝去的多少快乐与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
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biē)见 鲜妍(yán) 嘶(sī)哑 强聒(guō)不舍 B、妖娆(ráo) 腐烂(làn) 娉(pīn)婷 自惭形秽(huì) C、坍塌(tān) 麾(huī)下 旁骛(wù) 间(jiān)不容发 D、箱箧(qiè) 风骚(sāo) 冠(guǎn)冕 彬彬有礼(bīn)
-
17、阅读《牛皮纸包着的月饼》,完成小题。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①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月饼用桂花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层层起酥,洇着金黄的油,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②在中秋前一个星期,村部的唯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饼散放在一个大缸里。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很远就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探头去看,总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他动作舒缓,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那动作无疑是美的,充满甜蜜的味道。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
③终于等到中秋这一天了。起早祖父就答应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饼。那一天,我们再没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等月亮真的升起来了,我们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祖父出现了,手里提着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隔了老远,我们都能闻到月饼的味道。兄妹几个,跑过去迎接,在他身边跳。祖父说,小店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才买到月饼。语气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④煤油灯下,祖父小心地揭开一层一层的牛皮纸,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母亲在一边教育我们,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碎屑,舔着吃,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
⑤大人们也一人一只月饼,但他们多半舍不得吃,藏着,只等我们嘴馋了时,分了去吃。但生活的琐碎和忙碌,会让他们忘掉藏月饼这件事。我祖母有一次藏了一只月饼,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为此痛心了好多天。
⑥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跟着寡母过活,自是没钱买月饼。中秋时,别人家欢歌笑语,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祖母说,可怜啊。遂踮着小脚,给他们送了月饼去。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时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想想,祖母说的是帮人的快乐啊。如今那两个孩子早已长大,都出息了,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杭州。我祖母在世的时候,他们每次回来,都会去看看她。他们说,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⑦许多年过去了,我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的月饼!
(文章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文中事件。店主包月饼—— ——祖父分月饼——大家吃月饼——
(2)、第③段中为什么“我们”“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却又“不赏月”?(3)、请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加点词“舔”的表达效果。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碎屑,舔着它,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
(4)、如果你就是⑥段邻家的两个孩子中的一员,回到家乡,见到“祖母”,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将你对“祖母”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50字左右。我对“祖母”说:答:
-
18、名著阅读。(1)、【内容赏析】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 , 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
(2)、【人物形象】阅读《朝花夕拾》后,文慧决定就书中人物办一期题为《温馨回忆》的读书手抄报,下列哪个人物不适合入选,请从事例和人物性格两方面阐述原因。藤野先生 阿长 寿镜吾 衍太太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待君久不至,已去。
-
20、请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联诗句所展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