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中考语文3月毕业生学业考试卷
-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5届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十七中学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练习卷
-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质量监测试卷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性学情调研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这首诗中的哪句诗呼应了诗题?(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变化? -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
秦王悌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跳,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祋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
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①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 , 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仗,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②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选自唐代张《朝野金载》)
【注】①尉迟敬德:唐初大将,曾助太宗即位。②玉珽:天子所持的玉版。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休浸降于天/行者休于树 B、良久索食/主人日再食 C、以头抢地尔/醒能述以文者 D、此庸夫之怒也/朕有怒过之美(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唐俭轻我,我欲杀之。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甲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C、乙文中太宗面对尉迟敬德的做法,生气后又厚赏,表明他是能自我反省的君王。 D、乙文中唐俭因棋艺高超赢得了比赛,唐太宗十分生气,将唐俭贬到潭州任职。(4)、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唐雎和尉迟敬德在面对君王的愤怒时,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
3、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 ,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 ,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古代诗词中常见表现愁绪的句子,请根据批注完成以下表格。诗句
批注
出处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遍尝辛酸之后,却无从诉说,写尽人生的无奈。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① , 。
从青春易老,到顾影自怜,道尽悲苦无奈的相思之愁。
李商隐《无题》
② , 。
借梦中故乡的情景,表达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愁。
温庭筠.《商山早行》
-
4、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两个具体活动。
活动一:励志故事我讲述
活动二:
活动三:。(2)、任务二:同学们分别概括了以下名言和事例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任重道远,积极进取 B、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志向坚定,奋斗不息 C、祖逖闻鸡起舞——奋发向上,坚持不懈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历经磨难,艰韧顽强(3)、任务三:小越同学考试失利,心情十分低落,甚至产生了悲观厌倦的情绪。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以他为例劝说小越振作起来。备选人物:杜小康(《孤独之旅》)、小享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
5、下列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本届广州国际灯光节以“活力湾区·新彩广州”为主题,于2024年11月9日至11月18日召开。②通过36组灯光装置,以“人工智能”为创意来源,将科技感与未来感融入城市景观。③海心沙主会场中的《新彩舞台》《光舞使者》等互动演出作品,采用“光影+科技+艺术展演”的模式,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游览氛围。④本届灯光节,不仅展现了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创新精神和文化魅力,而且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机会。
A、① B、② C、③ D、④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间不容发之际,司机紧急避让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避免了一场重大交通事故。 B、大年初一的夜晚,白鹅潭上烟花绽放,那如雷贯耳的响声似乎要把整个城市唤醒。 C、这一处生动的细节描写,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读者回味无穷。 D、在入团仪式上,他郑重其事地宣读了誓言,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份承诺的坚定和认真。
-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摇曳 嬉闹 促狭 李代桃疆 B、循词 旁鹜 鲜妍 与日俱增 C、作揖 萧索 摧残 不攻自破 D、亵渎 赃物 勾当 前扑后继
-
8、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折腰/折本 箴言/缄默不语 B、缭乱/撩逗 拜谒/思贤若渴 C、妖娆/侥幸 省亲/不省人事 D、娉婷/聘用 勉强/强聒不舍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本有意蕴的书。请以“读懂老师这本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10、按要求完成各题。(1)、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唐僧师徒和神佛妖魔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B、根据原著,唐僧收徒的顺序依次是: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沙悟净。 C、阅读《西游记》,可精读和跳读巧妙结合,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可跳读。 D、《西游记》给读者的启示:要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胜利。(2)、《朝花夕拾》中多个人物令人印象深刻,请从下列三个中任选一个,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阐述他(她)带给你的人生启示。
A.范爱农
B.藤野先生
C.长妈妈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等一等,甜还在路上呢
孙道荣
①奶奶去山里走亲戚,摘了一篮子柿子回来,我和妹妹馋得流口水。但是,奶奶却小气得很,不让我们吃,让我们等几天。我从门缝里偷看见,她将柿子一个个藏进了米缸里。
②哪里等得了?!等奶奶下地干活去了,我和妹妹偷偷溜进奶奶的房里,打开米缸盖子,伸手探进去,瓮中捉“柿”,一人拿了一个柿子。等不及洗了,裤腿上擦一擦,就塞进了嘴里。“咔嚓”一口咬下去……
③几十年后,每次回想到这一幕,我的嘴巴里还会生出一股苦涩来。那是真的苦,那是真的涩啊。我们村虽没有柿子树,但我吃过柿子,很甜很甜,为什么奶奶这次从亲戚家摘来的柿子,如此苦涩,难以下咽?
④奶奶晚上淘米做饭时,一定发现米缸里少了两个柿子。她也可能从我和妹妹怪异的神情上,看出了端倪。我和妹妹还是强忍着苦涩,将那两个柿子囫囵吞枣咽了下去,我们的嘴巴和眉眼,因为柿子的苦涩味而扭曲变了形,到了晚上也没能恢复正常,这可不就不打自招,暴露了吗?奶奶却没有骂我们,只是咧着少了五颗牙的嘴巴笑了笑,像是对我们说,又像是自言自语:“等一等,甜还在路上呢!”
⑤我们并没有等多久。三天之后,奶奶就每天给我和妹妹一人分了一个柿子。妹妹拿着柿子在手上,递到嘴边,想咬又不敢咬。我可顾不了那么多,连皮也不剥,一口咬了下去。天呀,柿子可真甜哪!软软的,糯糯的,绵绵的,在嘴巴和心头同时化开。妹妹受了我的鼓励,也一口咬下去。我惊讶地看见,在咬了一口后,妹妹的眼里,竟然掉出了两滴眼泪。我以为妹妹不幸又吃到了苦涩的柿子,可妹妹咽下去后,哭着说,“太、太甜了!”甜都能让你哭么,真是一个爱哭包。
⑥也许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和妹妹懂得了一个道理,有些甜还在路上呢,你得耐心地等一等。
⑦我在乡下长大,乡下孩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地里的庄稼收割上来了,我们总能吃到最新鲜的那一口。新米收割上来了,我们第二天就能吃到香喷喷的新米饭;落花生从地里收获了,当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水煮花生,乡村的空气里,到处弥散着新花生那独有的香味。但也不是所有的农作物,都是吃新鲜的,有的谷物,得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柿子一样,需要放一放,等一等,才会更好吃。
⑧新挖出来的番薯,可以生吃,清脆,爽口,我们小时候常拿生番薯当水果吃。但是,如果是煮熟了吃,新鲜的番薯,却不够糯,也不够香甜,需要放三五日后,煮熟的番薯才好吃。到了冬天,大人们还会将番薯埋进地窖里,这是为了防止番薯冻伤,奇妙的是,待到来年春天,从地窖里再挖出来的番薯,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特别糯,特别软,特别甜。这些番薯啊,它们整个冬天都被埋在黑漆漆的地窖里,一定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深藏的甜蜜一丝丝挖掘出来,让自己变成一团甜。
⑨南瓜更得放一放。刚摘下来的南瓜,可吃,口感却不佳,得让一只嫩南瓜成为老南瓜,才是它最美味的时刻。一只南瓜,在瓜藤上长得再大,再久,也算不上老南瓜。须摘下来,挂在屋檐下,或立在土墙头,吹一季的秋风,再刮一季的冬风,将它磨砺成邻居老爷爷沧桑的样子,它才配得上老南瓜的称号。老南瓜无论是蒸煮,还是炸成南瓜丸子,味道与口感,都是一绝。
⑩吃了老南瓜,你才能吃出岁月的味道,你才能体会到一个沧桑的怀抱里,精心呵护的可能正是一团粉嫩的甜蜜。后来上了学,才知道,这个现象科学上叫瓜果的呼吸跃变。我奶奶不识字,更不懂得科学,但她明白一个道理,等一等,瓜果里的甜蜜素才能释放出来;等一等,苦日子熬到了尽头,就会苦尽甘来。
⑪ ____。
(1)、文中奶奶因为而笑了笑,妹妹则是因为而掉出两滴眼泪。(2)、从重音、停连、语气中任选一个角度,为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作朗读设计,并简述理由。(3)、从写新米、花生到番薯,又进一步写南瓜,作者的感悟逐渐变化,请加以分析。(4)、参考《往事依依》结尾关键句的作用,结合本文标题和内容,拟写一句话作为结尾。“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于漪《往事依依》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曾说,他一生干了三件事——____、____、____。
②1961年,王永志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回国,立即投身于我国第一代火箭的设计和研制工作。
③196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发射在即,却遭遇技术难题——西北戈壁的高温天气导致推进剂膨胀,储箱内无法灌入足量推进剂,从而影响到导弹射程。在场专家十分焦急,想尽办法添加推进剂,王永志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该导弹以液氧为氧化剂、酒精为燃烧剂,酒精遇热会膨胀,不仅影响燃料加注,还会在消耗过程中改变燃料配比,因此加入的酒精越多,导弹上的无效重量就越大。经过严密计算,他得出“应泄出600公斤酒精”的结论。
④话没说完,会场一片哗然。没人接受这位陌生年轻中尉“离经叛道”的观点。问题解决不了,发射试验就无法进行。情急之下,王永志硬着头皮敲响了发射场技术最高决策人钱学森的房门。钱学森认真听完王永志的分析后,喊来导弹总设计师说:“这个年轻人说得对,按他的办法实施。”第二天,钱学森当众肯定了王永志的逆向思维。
⑤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导弹事业走上了自主研制的道路。此后,王永志在不断历练中,成长为我国新一代远程战略导弹技术的领军人,先后参与或主持了6型导弹、4型火箭的研制。
⑥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美航天发射接连失利,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运力短缺。同时,中国火箭研制也因市场萎缩、经费缩减而面临巨大压力。被任命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王永志敏锐地察觉到,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是中国火箭研制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⑦为达到当时国际发射市场的运载能力要求,王永志决定研发捆绑式运载火箭“长二捆”,使长征火箭200公里高度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之前的2.5吨提高到9.2吨。
⑧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这是我国与外方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射合同。然而,合同内容复杂且苛刻。美方要求我国必须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一次成功的发射试验;同时,美方只要认为我方不能发射,或没有充分论据证明能够按时发射,就有权随时终止合同,并对我方罚款100万美元。
⑨此时,“长二捆”还画在图纸上,但距离合同约定时间只有18个月。有人劝王永志说,如果钱花了没搞成,影响到国家声望,到时候降你三级,你还干不干?王永志说:“干!”他顶着压力立下军令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
⑩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澳星模拟星/巴基斯坦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成功不仅让我国搭上了国际商业发射的班车,也为后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⑪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1991年3月,王永志等人提交了一份《以飞船为基础组建空间实验室的构想》报告。在后来的讨论中,作为论证组组长的他又提出,在飞船与空间站之间,增加一个过渡飞行器。
⑫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王永志的构想最终演变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
⑬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当时已经60岁的王永志被任命为工程总设计师。他带领航天人创新攻关,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⑭为了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神舟飞船从设计之初就瞄准国际最高水平,直接采用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
⑮保障航天员的安全,是载人航天活动的重中之重。王永志提出航天安全“双想”和“归零”制度,强调从源头查找问题,决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成为如今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⑯骄人的成绩让王永志倍感欣慰:“我们一直是安全的。”他的妻子王丹阳说:“今年上半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自由行动,眼睛也已近失明,可他仍不停地念叨着天上的事、登月的事。”
⑰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渣然长逝。天上那颗编号为46669的小行星——“王永志星”,寄托着人们对他的怀念。
(节选自2024.9.12《科技日报》)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王永志院士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奋斗一生的故事。 B、第④段加点词语“哗然”用得极妙,突出了王永志院士提出的观点出人意料。 C、第⑥段到第①段具体地记录了王永志院士为“送卫星上天”而奋斗的全过程。 D、结尾借用王永志的名字给小行星命名一事表达了对王永志院士的敬佩与怀念。(2)、结合全文,补充第①段空白处的内容。(3)、选文可作为教材第四单元哪篇课文的拓展阅读篇目?请结合单元导语及选文内容,说明理由。七上第四单元导语
目录
人的一生如何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回答。但总有一些精神,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永远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勇前行。本单元课文,有对崇高精神的庄严颂扬,有对嘉德懿行的至诚礼赞,有对革命壮志的激昂宣告,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都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13.纪念白求恩
14.回忆我的母亲
15.梅岭三章16.诫子书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近者朝廷多故,时事日非某虽欲尽言而位卑言轻恐不足动天听也。然亦当尽其所知,以献替可否,庶几①万一之补。贤昆仲②当亦以此自勉,勿以位卑而自弃也。
承贤昆仲,皆以才学知名,诚为家之庆事。然亦须各勉所学,以继先志,勿负此良辰美景也。某虽老且病,犹不自废,日夕孜孜,以广其学。贤昆仲当亦勉之,勿以家事为累,而自堕其志。
(节选自范仲淹《与朱氏③家书二通》)
【注释】①庶几:或许可以。②昆仲:称别人为兄弟的敬词。③朱氏:指范仲淹继父家的异性兄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将复何及/复投之 B、意与日去/意暇甚 C、以广其学/非学无以广才 D、以继先志/匹夫不可夺志也(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贤昆仲当亦以此自勉,勿以位卑而自弃也。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时事日非某虽欲尽言而位卑言轻恐不足动天听也
(4)、【乙】文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志趣相通,请简要分析。(5)、分析【甲】【乙】两封家书劝诫方式的异同。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4年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开幕。大会以“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为主题,发布了《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部分数据如下:
(1)、根据材料数据,写一条结论。(2)、请为学校提升校园阅读氛围、融入全民阅读提两条建议。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 jìng mì的森林到高邈的草原,从 hào miǎo的海洋到巍峨的山脉,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是无数生命相互交织、共同演绎的结果。人类作为地球上智慧生命的代表,曾经一度 mù kōng yī qiè,以为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但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任何对自然的破坏,最终都将反噬到人类自身,我们终将自食其果。动物们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地位,他们对地球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的福祉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jìng mì
hào miǎo
mù kōng yī qiè(2)、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高邈 B、巍峨 C、自食其果 D、不可磨灭(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动物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B、动物们在生态系统中装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C、动物们在生态系统中装扮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D、动物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
16、默写古诗文。(1)、子曰: ,思而不学则怠。”(《论语》十二章)(2)、 ,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其一)(4)、终古高云簇此城,。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5)、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 ,”勾勒了边塞凄神寒骨的夜色;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刻画了江上行船,潮平风正,恢宏阔大的景象。
-
17、作文
传统文化是什么?是生活,如贴对联、品茶香:是技艺,如写书法、烧泥陶;是器具,如纸风筝、老家具;传统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祖父传之,子孙握之。传统文化在身边,在心里……对此,你有什么体验、联想和感悟?以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字数600--800;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
1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笪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①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河,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③今张君不以谪为感,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涩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
①斗折蛇行
②子瞻名之曰“快哉”
③以其境过清
④穷耳目之胜(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不以物伤性 B、不可知其源 其势益张 C、出淤泥而不染隶而从者 D、心乐之 以天下之所顺(3)、把【甲】【乙】两文段的画线句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4)、柳宗元和苏辙都是被贬谪后而分别写出【甲】文和【乙】文,但两文所表达的情怀不同。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更欣赏哪种情怀呢?请结合【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情怀,谈谈你的看法。 -
19、阅读
云阳馆与韩绅①宿别
【唐】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释】①韩绅:诗人的朋友。②翻:同“反”,反而。③共传:互相举杯。
(1)、这是首惜别诗,却从上次的分别说起,首联中的“”(时间)、“”(空间),两个词突出二人分别之久、相见之难。(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颔联两句,尤其是“疑”字最为传神,请你结合诗句揣摩“疑”字的妙处。 -
20、阅读
【材料一】
①木刻属于木板画,也称作板画或刻画,普通就称作木刻。
②木刻的材料当然是木材。木材以梨、枣、白杨最为合适。这几种木材的质地都比较细密。③木刻最主要的工具当然是刻刀。刻刀大致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偏刀,一种是角刀。偏刀用来刻凸起的线条,把大片的木质铲去,剩下凸起的线条。角刀是三角形的,为了使用的方便,又有大小宽狭各种形式,都用来刻凹陷的线条。
④有了木板和刀,就可以动手刻了。木板有时候该用横断面的,有时候该用纵剖面的,大凡刻精细的画,就得用横断面的。因为横断面的木纹比较细。普通木刻就用纵剖面的。前者称为木口木刻,后者称为木面木刻。
⑤木板先要磨光,涂上一层墨,又用铅笔在上面把画稿打好,然后动刀。
⑥把图画直接画在纸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经过刻木的手续?这不是浪费吗?不,木刻非但不浪费,还具备着更经济的条件。普通一张图画,常常为一个人独占,供少数人欣赏。木刘画却可以拓成许多许多张,供许多许多人欣赏。另一方面,木刻画具有明快、朴素、有力的特色,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价值。
(摘编自叶圣陶《木刻》)
【材料二】
学生在创作一幅完整木刻版画之前,首先要绘制作品的初稿,通过“镜像”的形式把初稿画到木刻板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制结束以后,需要刻制图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刀具,刻制不同的图案和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刻制结束后,需要把图形印制到纸张上,同样的图形,不同的压力,可以呈现出的形象、纹理和细节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选择能力。
(摘编自罗公染《刀笔刻绘新时代》)
【材料三】
《回忆延安》是古元(1919-1996)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原拓木刻套色纸本版画,长方形,宽60厘米,长80厘米,画面主题色调为黄色、蓝色和绿色,生动精细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
古元版画《回忆延安》
(1)、【任务一】把握内容根据下面三个关键词,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回忆延安》版画的情境。
关键词:宝塔山 延河 抗战军民
(2)、【任务二】说明意义
在你看来,摹刻这幅版画有什么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3)、【任务三】明确工序
下列有关版画《回忆延安》摹刻工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版画的线条特点选用适当的刀具。 B、动刀前把临摹的画稿打在磨光的木板上。 C、选择木面木刻技法在木板纵剖面刻制。 D、把图形拓印到纸上要选好颜色,控制好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