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独立作业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城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作业质量反馈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 广东省市揭阳真理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综合训练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
1、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人民网2022年5月7日)
【材料二】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图)
(1)、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看法。(2)、材料三是“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
2、小语同学在制作“小圣施威降大圣”手卡时,有些字音字形拿不准,请你施以援手。
大圣与小圣,一个神通广大、本领高超,一个慧眼识诈、机智善战;一个手chè____金箍棒,一个持三尖两刃神锋;一个变麻雀儿,一个变饿鹰儿;一个变鱼儿淬____入水内,一个变鱼鹰儿欲嗛____不能。时而钻入草中,隐匿其形;时而腾云驾雾,miǎo____无综迹。两人嚷嚷闹闹,且行且战,好不精彩。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其正确写法是“”。 -
3、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提示:1.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须臾,按落云头,回至花果山上……一群猴都来叩头,迎接进洞天深处,请猴王高登宝位,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余,那里有十数年?”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请问大王,官居何职?”猴王摇手道:“不好说,不好说!活活的羞杀人!那玉帝不会用人,他见老孙这般模样,封我做个什么弼马温,原来是与他养马,未入流品之类。我初到任时不知,只在御马监中顽耍。及今日问我同寮,始知是这等卑贱。老孙心中大恼,推倒席面,不受官衔,因此走下来了。”众猴道:“来得好,来得好!大王在这福地洞天之处为王,多少尊重快乐,怎么肯去与他做马夫?”
②……鬼王听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教四健将:“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
(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
(1)、《西游记》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填入名)(2)、阅读上面语段后,同学们就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展开了讨论,请写出讨论的结果(至少写出两个特点)。 -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南方和北方
赵凌云/文
①自从认识了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我就认识了我的南方和北方。
②我的南方和北方相距很近,近得可以隔岸相望。我的南方和北方相距很远,远得无法用脚步丈量。
③大雁南飞,用翅膀缩短着我的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距离。燕子归来,衔着春泥表达着我的南方与北方温暖的情意。在我的南方,越剧、黄梅戏好像水稻和甘蔗一样生长。在我的北方,京剧、秦腔好像大豆和高粱一样茁壮。太湖、西湖、鄱阳湖、洞庭湖倒映着我的南方的妩媚和秀丽。黄河、渭河、漠河、塔里木河展现着我的北方的粗犷与壮美。
④我的南方,也是李煜和柳永的南方。一江春水滔滔东流,流去的是落花般美丽的往事和忧愁。梦醒时分,定格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那种伤痛,是南方的才子佳人的伤痛。
⑤我的北方,也是岑参和高适的北方。烽烟滚滚,战马嘶鸣。在八月的飞雪中,骑马饮酒的北方将士,正向着刀光剑影的疆场上逼近。所有的胜利与失败,最后都消失在边关冷月下的风中……
⑥我曾经走过黄山、庐山、街山、峨眉山、雁荡山,寻找着我的南方。我的南方却在乌篷船、青石桥、油纸伞、鱼鳞瓦的深处隐藏。在秦淮河的灯影里,我凝视着我的南方;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我倾听着我的南方;在富春江的柔波里,我拥抱着我的南方。我的南方啊!草长莺飞,小桥流水,杏花春雨。
⑦我曾经走过天山、昆仑山、长白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寻找着我的北方。我的北方却在黄土窑、窗花纸、热土炕、蒙古包中隐藏。在雁门关、山海关、嘉峪关,我与我的北方相对无言。在大平原、大草原、戈壁滩,我与我的北方倾心交谈。在骆驼和牦牛的背景里,我陪伴着我的北方走向遥远的地平线。我的北方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唢呐万里。
⑧自从认识了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我就认识了我的南方和北方。从古到今,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就像一根琴弦,弹奏着几多兴亡,几多沧桑。在东南风的琴音中,我的南方雨打芭蕉,荷香轻飘,婉约而又缠绵。在西北风的琴音中,我的北方雪飘荒原,腰鼓震天,凝重而又旷远。
⑨啊!我的南方和北方,我永远的故乡和天堂!
(1)、在第①至③段,作者以长江为界,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南方和北方各具有怎样的特点?(2)、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江水暖……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祖国形象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全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④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1)、细读下面句子,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2)、选文第②③段从哪几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3)、作者抒发的感情仅仅是单纯的母子之情吗?请说明理由。 -
7、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选自蒲松龄《狼》)
【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选自《〈论语〉十二章》)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B、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盖以诱敌。 C、①屠惧,投以骨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①屠大窘 ②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选出对【乙】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贪婪凶残。 B、“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处,都写出了狼的狡猾。 C、屠户“暴起”杀狼,“转视积薪后”,根除后患,表现屠户勇敢、机智、果断。 D、文章的基本情节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广才”与“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谈到了学习方法。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要想有才学必须学习,学习必须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强调了立志与勤学的关系。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强调不要为了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 D、《诫子书》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解释诗中“杨花”的意思。(2)、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杨花”“子规”给人伤感的氛围,应该读得轻而缓慢。 B、第二句点题,“闻道龙标”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C、第三句诗人运用比喻,把明月看成友好的使者。 D、朗读第三、四句时,两句间要稍长停顿,以制造悬念,突出第四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诗人安慰朋友的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句话里。 -
9、将下面语段中的空缺语句,填写在答题卡上。
诸葛亮告诫儿子“ , 非宁静无以致远”;李商隐用“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太多的苦涩与无奈以及环境给人的孤独凄凉之感;刘禹锡用“ , 便引诗情到碧霄”描绘明丽的秋景,抒发豪迈的诗情;曾子用“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王湾用“ , 归雁洛阳边”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10、下列有关朗读的感情基调把握,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朗读朱自清的《春》,应把握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 B、朗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应把握的感情基调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 C、朗读莫怀戚的《散步》,应把握的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急切。 D、朗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应把握的感情基调是沉痛、感伤、压抑,结尾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
11、下列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我”对“油蛉”“蟋蟀”的喜爱,突出了百草园给“我”带来的乐趣。 B、“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蚊子被胜利冲昏头脑、忘乎所以的神态。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借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句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春雨细、密、亮、柔的特点。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折的了。”句中没有反义词。 B、“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们打了一个漂亮仗。”这两句话中的“漂亮”意思相同。 C、“一只白鸽落在我的手臂上,迫不及待地抢夺手心里的玉米粒。”句中画线词的词性依次是量词、动词、名词、动词。 D、“春节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辞旧迎新、万家团圆、欢乐祥和的喜庆日子,凝聚着国泰民安的共同期盼。”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都是褒义词。
-
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B、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他在《狼》这篇文章中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D、母亲节将至,有同学在给自己的母亲的贺卡上写道:令堂大人,祝您安康快乐!
-
1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rè chén)”;感悟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在《梅岭三章》中面对人生关键时刻,(qǔ yì chéng rén),表现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生死不渝的彻底革命的精神;和著名作家郑振铎一起欣赏猫爬到树上,“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_______捉什么似的”那种可爱;研读了《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孙悟空与天兵天将的激战以及他运用七十二变的相关文字,比如“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做二郎爷爷的模_______样”,展示了孙悟空的智慧和机智。
(1)、用正楷字书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八个字。(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①捕捉 ②模样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rè chén) ②(qǔ yì chéng rén)
-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远方的山河,身边的巷陌,热闹的城市,寻常的角落……总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读书学习,锻炼身体;可以感悟自然,追逐梦想;能够放松身心,汲取力量……
请你以“有这样一个地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健康;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16、
202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我校围绕《红星照耀中国》开展“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长征精神”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人物经历思维导图
A的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材料二: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了解英雄】
(1)材料一中的A是①________,作者②________,对他的评价是: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走进长征】
(2)“梳理”是阅读纪实作品方法之一。请你结合材料二,梳理整部作品,说说长征途中,红军都经受了哪些困难?请举出至少三例。
【传承精神】
(3)“红色经典”是青少年成长的精神路标,请谈一谈当代青少年应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
1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鹿城盛开三角梅
杜卫东
①走出机场出港口,我们把几个行李箱齐整地放在路边。
②一辆车驶来,一个平头发型的青年核实了我们的身份后,跳下车,身轻如燕。我感慨:“你真厉害,一眼就能认出要接的客人。”他笑了,说:“‘候鸟族’有特点啊,辨识度高。”说着,提起路旁的行李,一件件放进后备箱,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③小伙子人不错,一般的网约车司机不会抢着帮乘客搬行李。他若不上手,这几个大行李箱还真够我们忙一阵子的。
④车驶入主路,他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位客人去机场,预约的车没到,情急中想起他。小伙子很愕然,蹙起眉头,可惜他分身乏术,便安慰对方再耐心等会儿。他神色有点焦虑,小声嘀咕之际,手机又响了,只听他如释重负地忙说:“没耽误您用车就好。”感觉得出,他的急切和高兴都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没有一丝刻意。其实,这件事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此刻,车窗外,路边的三角梅正热烈地盛开着,是那么鲜艳、动人。
⑤妻子夸赞小伙子:“你真是个热心肠!”
⑥小伙子有点腼腆地说:“服务行业嘛,就是要为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⑦闲聊中,我们得知,他当过几年兵,退伍后来三亚闯世界。先是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后来,专职做了网约车司机。我问他干这一行累不累,他笑着说:“累呀。不过,累点儿没什么。我才三十出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也就才翻了少一半,远没到精彩的部分呢!”
⑧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笑着问:“你怎么断定我们是‘候鸟族’?”
⑨小伙子嘿嘿一笑,说:“这不难判断。特定时间段来三亚,入住‘候鸟’集中的小区。”我接着问:“你说‘候鸟族’有特点,什么特点?”小伙子握着方向盘,说:“头发白,穿衣多,箱子大。说实话,接你们这种老人比较省事;如果遇到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我会在出港口等候,一直搀扶着到停车场。”
⑩“那,要另外加收费用吗?”妻子问。
⑪“哪能啊!”小伙子语含惊诧,“举手之劳,还要收费?”
⑫一句话,顿时让我对小伙子更加刮目相看。我告诉他:“年轻时我也当过兵。”小伙子听了,双眸一亮。他摁下音响开关,车厢里回响起那首熟悉的歌:“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一时间,我们谁也没有说话,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相同经历有了命运相连的感觉。良久,小伙子像对自己也像是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曾是一名军人。”我也感慨:“是啊,军营的记忆会伴随我们一生。”我忽然想起,在首都机场出示退役军人优待证,可优先登机,便问他是否办理。小伙子点点头,说:“办了,不过从来没用过。”这在我的预料之中:他办了,是因为珍惜;他不用,同样是因为珍惜。
⑬正聊着,妻子像是一下子想起了什么,有些激动:“我是不是见过你呀?好像有点儿面熟。”
⑭小伙子回过头来,高深莫测地眨眨眼,说:“嗯,有可能。我曾是你们小区的租户。”
⑮“对了!前两年,你是不是一到周六下午,就在小区门口挂一块‘免费理发’的纸牌,高龄老人还提供上门服务?”妻子问。
⑯小伙子点点头,没有否认。
⑰妻子更激动了,双眸有了神采,继续问道:“听邻居说,八十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你还留下电话,免费提供买菜、就医服务?”
⑱小伙子一笑,语气平和地说:“我是党员,又是退役军人,群众有需要的时候,肯定要冲在前面。”“不过,”他下意识地摇摇头,吐出一口气,说,“也有人质疑我,说我肯定有个人企图,不然,怎么会干得这么起劲?我听了,一笑了之。”说这话时,小伙子挺直身板,嘴角上扬,表情中有一种明显的不屑。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诚,情动于衷,发乎于心,像清澈的湖水,即便被泥沙侵袭,经过沉淀和自滤,仍会坚守自己原有的明澈。
⑲车行平稳。路旁盛开的三角梅像一簇蘘燃烧的火苗,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小伙子告诉我们,三亚又叫鹿城,三角梅是它的市花,只要有适宜的阳光,它可以一年四季都把城市点缀得生机盎然。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有删改)
【注释】候鸟族:三亚的气候和空气等对缓解“老人病”有好处,因而有许多老人特意坐飞机飞到三亚过冬,这些人被称为“候鸟族”。
(1)、第⑱段中小伙子说“我是党员,又是一名退役军人,群众需要的时候,肯定要冲在前面”文中哪些事可以看出小伙子的言行一致?请简要概括。(2)、请按照要求完成批注。原文
批注
他办了,是因为珍惜;他不用,同样是因为珍惜。
两处“珍惜”含义不同,前一个指①;后一个指②。
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诚,情动于衷,发乎于心,像清澈的湖水,即便被泥沙侵袭,经过沉淀和自滤,仍会坚守自己原有的明澈。
这句用了③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伙子④ , 把抽象的品质具象化,便于读者理解和感受。
(3)、请谈谈你对文章题目“鹿城盛开三角梅”的理解。(4)、许多城市因为热词火爆出圈,如“摇滚之城”石家庄,多彩贵州,热情哈尔滨等;请你根据本文给三亚市推荐一个热词,并说明理由。 -
1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智能家居安防
①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是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无线电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前瞻性的新产品。
②通常,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主要包括三大系统。
③第一是门禁系统。可靠安全的防盗门至关重要,它是家庭防护的第一道防线。门禁系统为主人提供坚固防范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多出入的方便。主人可以授权自己、家人、访客,通过密码、指纹、语音口令等智能识别方式方便地进出家门。
④第二是报警系统。报警系统由防盗报警系统、防火灾报警系统和防燃气泄漏报警系统等组成,它可以作为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方式让家庭能够避免外界侵入和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报警系统通过安装在室内外的各种传感器,将探测发出的信号最快地传递给相关人员。如烟雾火警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器,它们在烟雾或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迅速发出警报以便用户知晓。
⑤第三是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用于本地和远程了解特定区域情况,保留录像备查,起着威慑、监督、取证和管理作用的网络系统。监控系统具有实时监控功能,通过分布在室内的监视器、触摸屏等设备,可以监控住宅周边、门口、各个房间、室内通道等重点区域的实时情况。用户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看家里的变化。系统还会自动将实时监控的影像通过硬盘录像功能录制下来,如果有盗贼闯入,就可以记录下盗贼的影像作为证据。
⑥此外,考虑到室内环境安全问题,环境监测系统也被划到安防这一块。顾名思义,环境监测系统主要是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的系统,包括甲醛探测仪、PM2.5探测器、二氧化碳探测器等。该系统的功能是实时对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的探测和对空气质量进行调节。
⑦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各种智能防护设备通过信息通讯系统、网络系统彼此配合,协调工作,组成一个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它为我们享受高品质的智能居家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主要包括哪三大系统?(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是一种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能够为我们提供高品质的智能居家生活。 B、划横线的句子“如烟雾火警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器,它们在烟雾或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迅速发出警报以便用户知晓”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在“环境监测系统主要是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的系统”一句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门禁系统不仅为主人提供坚固防范,还通过密码、指纹、语音口令等智能识别方式为主人提供了更多出入的方便。(3)、假如你家需要安装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三种系统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理由。 -
19、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天祥至潮阳① , 见弘范② ,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降张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④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弘范索之固⑤ , 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⑥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潮阳,广东地名。文天祥,抗元名臣,后被元军俘虏。②弘范,即张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④捍,保卫。⑤固,坚定,坚决。⑥泫然,流泪的样子。
(1)、根据以下提示,解释加点词的词义。联系语境法
“居”在字典里的义项主要有:①坐。②居住。③住处。④停留。
A.居天下之广居 (填序号)
温故知新法
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
B.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成语推断法
与人方便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C.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词类活用法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威武不能屈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3)、文中能够体现弘范敬重文天祥的一项是( )①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②使为书招降张世杰
③弘范索之固
④弘范笑而置之
⑤弘范义之
⑥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4)、孟子主张的大丈夫精神,历来为人称颂。依据孟子的标准,文天祥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看法。 -
2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甲】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渡荆门望楚①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②。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③。
今日狂歌客④ , 谁知入楚来。
【注释】①【乙】诗是陈子昂初次出川赴长安途经荆门时所作。此时的作者意气风发,即将走向人生的新天地。②章台: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③隈(wēi):山水尽头或曲深处。“白云隈”,即天尽头。④狂歌客:指春秋时期楚国隐士陆通,此人性格狂傲不羁。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B、【甲】诗颈联中,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这里作者化动为静,使景物富于动态。 C、【乙】诗前两联表明作者已经远离巫峡,进入楚境。 D、【乙】诗“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写城邑分布于苍野之外,树木苍翠一望无际。(2)、两首诗都是作者初次出川时所作,请写出【甲】【乙】两诗的尾联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