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7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 1. 下面是小雅同学整理的字音字形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注意多音字的辨析, 如: “强词夺理(qiǎng)”不要读成“强词夺理(qiáng)”, “挑拨离间(jiàn)”不要读成“挑拨离间(jiān) ”。 B、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读, 如: “拙劣(zhuó) ”不要读成“拙劣(zhuō)”“棱角(léng)”不要读成“棱角(líng) ) ”。 C、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诬蔑”应写成“诬蔑”,“卑鄙”的“鄙”应读“bǐ”。 D、注意成语字形的书写,如“振耳欲聋”应写成“震耳欲聋”“纷至踏来”应写成“纷至沓来”。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音乐响起,舞蹈演员们轻歌曼舞 , 衣袂飘飘,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仙境。 B、学习一旦放松,问题便会接踵而至 , 让你措手不及。 C、古法竹纸工艺制成的特色毛边纸不修边幅 , 粗糙的形状反而别有一番趣味。 D、他睡眼惺忪地站在教室门口,编的迟到借口漏洞百出,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B、我们欣赏散文,既要品评作者的写作方法,又要领会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C、是否选择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塑造了遭遇诸多坎坷的哪吒最终战胜命运的故事。
  • 4. 关于青春主题的活动正在开展,初三年级决定邀请青春励志的学长回校作为嘉宾进行经验分享,下面对学长的邀请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学长,您好!诚邀您来贵校作为嘉宾进行经验分享,望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 B、学长,您好!现邀您回校作为嘉宾进行经验分享,请您知悉。 C、学长,您好!学校正开展以青春为主题的活动,诚邀您回校作为嘉宾进行经验分享,不知您能抽空参加吗?盼复。 D、学长,您好!想邀请您作为嘉宾进行经验分享,要不您回校一趟,怎么样?
  • 5.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1)、《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突显卖炭翁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2)、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3)、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4)、 ,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其一)》)
    (5)、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8)、 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9)、?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6. 综合性学习

    “和”文化源远流长,对我们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影响至深。小雅所在班级正在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小雅一起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上准备出一期以“和”文化为主题的特刊,小雅同学找到了3幅插图,你认为哪一幅不合适,请说明理由。

    不合适的一幅是:理由:

    (2)、同学交往难免会有些摩擦和矛盾,但构建“和谐班级”非常重要。请你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和”文化中获取灵感、汲取智慧,制订两条“班级人际交往规则”。

二、阅读与鉴赏(共45分)

  • 7. 古诗词鉴赏

    润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孟浩然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注释】①皎上人:僧人名皎。②素:旧的。③静者:这里指皎上人。

    (1)、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弊庐”“素产”两个意象生动动自然,其隐含着诗人归隐田园的志趣和淡泊的心境。 B、颔联中的“不闻”二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C、颈联对仗工整、诗人用极其流畅的笔调,描写了乡野间悠闲自在、安适无忧的田园生活。 D、本诗以情开篇,诗风恬淡,色调清丽,诗语自然纯净,充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
    (2)、“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本诗的画面描写极具特色,学习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本次探究的内容,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⑴画面提示

    ①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②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请展开想象,从①②两联中任选一联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

    我选             .

    ⑵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描写其居住地环境的① , 表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以及对田园生活的②之情。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登州妇人愿其夫寝陋,夜以刃断之,伤而不死。獄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援律辨证之,为合从谋杀伤,减二等论。命从安石说,且著为令。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元祐元年,卒,赠太傅。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领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世多称其贤。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王安石宰相,世方仰其有为。”

    (选自《宋史 王安石传》有删减)

    【注释】①秩满:任职期满。②决: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③断(zhuó):斩、削。④主司:指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选文中特指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

    (1)、下面对文中就加点字词的理解或者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起”有“拟定”“建造”“开始”“起用”等义项, “起堤堰”中的“起”应为“起用”之意。 B、“俾新陈相易”中的“俾”,意思为“使”,与成语“俾众周知”中的“俾”字含义相同。 C、“登州妇人恶其夫寝陋”中的“恶”与“力恶其弃于地也”中的“恶”,分别读“wù”和“è”,意思不一样。 D、“被遇神宗”中的“被”的本义是“用以覆体的夹被,即被子。”引申义为“表面”“被动”“蒙受”,还有通假字“披”的意思。在此处取“被动”。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B、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C、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D、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大意。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4)、朱熹评价结合王安石,称其被后世“仰”,请你结合所选文段,分析王安石的被后世“仰”的原因。
  • 9. 非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睡前拖延”是荷兰学者克罗斯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国内常被称为“晚睡强迫症”或“习惯性熬夜”。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睡前拖延*带来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各种疾病的风险加大。

    ②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觉醒节律代表了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睡眠类型。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睡前拖延"存在关联。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的行为会造成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而偏晚睡晚起型的人则更容易冲动和冒险,寻求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顾长远。

    ③研究显示,“睡前拖延”特别容易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因为决定睡觉的时间点本来就是在一天结束时,而那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通常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往往会自我调节失败,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去睡觉。

    (摘编自《睡前拖延研究综述》)

    材料二:

    年长、年青两辈作息规律及认识比较

    分项

    年长一辈

    年青一辈

    作息时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规律作息

    华灯初上,我的精彩才开始

    医学观点

    按照中医养生来说,23点开始肝脏排毒,是“子午觉”的黄金时期

    西医认为,每个人的生物钟不一样,只要整体睡眠时间够就行

    思想特点

    遵守自然规律,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这样才健康

    根据个体习惯自定规律,我的时间我做主,适合自己就好

    “萤火虫族”的六大特征

    序号

    特征

    原因

    1

    年轻化族群构成

    受职业选择和互联网影响,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

    2

    以主动熬夜为主

    工作或个人原因

    3

    越“夜”越美,享受夜时光

    习惯夜晚,享受夜晚

    4

    在夜间发光发热

    在夜间,通过工作和消费,切实为中国夜间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5

    多样化夜间生活

    夜间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在奋斗,有的在享受,各得其乐

    6

    不断扩大的“萤火虫部落”

    随着“00后”“10后”互联网一代的成长,群体不断扩大,并形成独具属性的“夜间”社群

    (摘编自《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材料三:

    ①“您睡得好吗?”睡眠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今社会,睡眠问题不仅关乎个体生活满意度,更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2022年3月 18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由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认为,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社会,睡眠从来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睡眠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对《报告》中睡眠指数不同指标的分析发现,我国民众睡眠时长不足,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间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在这些因素中,“睡眠拖延”这一主动熬夜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当代年轻人中更为流行。

    ③《报告》指出,年轻人不受控制地使用手机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睡眠质量,每日手机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会导致睡眠障碍。例如,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睡眠拖延”问题,除了生活习惯、学习压力,手机、电脑依赖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中国提升睡眠质量应成为“民生工程”》)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睡前拖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睡前拖延”这一概念是由荷兰学者克罗斯等人提出的,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改变自己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 B、“睡前拖延”会影响激素和免疫力水平,使人们患上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各种疾病。 C、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更容易冲动和冒险,寻求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顾长远。 D、研究显示, “睡前拖延”都是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类型也不同。 B、年长一辈的作息时间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年青一代主张“我的时间我做主”。可见,只要自己选择的生活模式适合自己,它就是健康的生活模式。 C、当今社会,睡眠问题不仅与个体生活满意度相关,更与社会的健康发展相关。 D、“睡眠拖延”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当代年轻人中更为流行。
    (3)、“五项管理”是教育部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的管理作出的规定。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三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将如何进行睡眠自我管理,努力与健康为友。
  • 10. 文学作品阅读

    勋章里的山河

    ①那枚钢质勋章静静躺在檀木盒中,表面的绿锈像年轮般镌刻着时光。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斜射进来,在勋章表面洒下斑驳的光影 , 那些氧化形成的铜绿好像在诉说着七十年前的故事爷爷总说:“这不是我的勋章是替那些留在朝鲜的兄弟看着这盛世。”

    1952年冬鲜盖马高原的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身为卫生员的爷爷冒着美军轰炸在结冰的河面上匍匐前进。手指僵如枯枝,连最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他却用牙撕开绷带为战友止血 , “那时候顾不上疼,“爷爷回忆时总会不自觉地握着已经变形的手指关节,“就想着多救一个,咱国家就多颗火种。”每当讲述这段往事,爷爷的眼角总会泛起泪光,仿佛又看见战友小山东被凝固汽油弹吞没前最后的微笑——那个山东汉子总是咧着嘴笑,露出-排不太整齐的牙齿,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是如此。

    ③去年社区办“红色记忆展”,爷爷颤巍巍地捧出勋章。他的双手已经布满老年班,却依然稳稳地托着那个陪伴了他大半生的檀木盒。展柜里泛黄的照片上,二十岁的他站在战地医院前,身旁是笑容腼腆的担架员小李——那个为保护伤员用身体挡住弹片的上海学生。照片边缘已经卷边,但年轻人的眼神依然明亮如初。爷爷摩挲着照片呢喃:“他们留在异国连墓碑都没有,可咱们的卫星都上天了......”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长叹。

    ④清明细雨中的烈士陵园格外肃穆。爷爷对着无名墓碑鞠躬,雨水顺着他的白发滑落,分不清是雨是泪。“老伙计,现在咱有航母了,孩子们顿顿吃肉,你们放心。”他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归途上,我撑着伞搀扶着爷爷,忽然发现他哼的《我的祖国》跑调得厉害,他却说:“调子不准怕啥词儿刻在骨子里!”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但他浑然不觉,依然固执地哼着那首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歌谣。

    ⑤那枚锈迹斑驳的勋章,始终挂在爷爷书桌前的相框旁。相框里是1953年停战后,爷爷和战友们在朝鲜拍的最后一张合影。二十几个年轻人站成三排,有人拄着拐杖,有人手臂吊着绷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爷爷常说,照片里有一半的人没能回到祖国。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在书桌前坐很久,就着台灯昏黄的光线凝视那张照片,手指轻轻点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嘴唇无声地蠕动着,仿佛在和他们对话。

    ⑥整理遗物时,我发现爷爷珍藏的铁盒里有一封未寄出的信,是战友小山东写给母亲的。信纸已经泛黄脆化,我小心翼翼地展开:“娘,朝鲜的雪真大,但咱心里暖和。等打完仗,俺回家给您脚新炕……”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能想象小山东在严寒中呵着冻僵的手写下这些字的情景。爷爷曾说,小山东为引开敌人牺牲在雪原,连遗体都未找到。那天夜里,我梦见漫天飞雪中,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向我挥手,他的军装破破烂烂,但胸前的勋章却闪闪发光。

    ⑦大学毕业后,我参与开发“抗美援朝VR体验项目”,从事志愿讲解工作。在查阅大量史料和采访老兵的过程中,我越发理解爷爷那一代人的选择。当戴上设备,学生可“穿越”到长津湖战场:寒风如刀,呼出的热气瞬间结霜,耳边传来爷爷当年的呼喊:“包扎带!快!”我们特意还原了当年战士们啃冻土豆的场景,有青年学生体验后留言道:“在体验了这些历史场景后,我懂了什么叫‘最可爱的人’。我也会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传承这份经久不衰的精神。“在项目测试阶段,我邀请了几位抗美援朝老兵体验,看着他们颤抖的手试图触摸虚拟场景中的战友,听着他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已经牺牲多年的战友名字,所有人都泣不成声。

    ⑧爷爷走的那天很安详,阳光正好照在他胸前的勋章上。按照他的遗愿,我们把勋章捐给了纪念馆。今年清明,我带着-捧白山茶去看爷爷。墓碑旁不知是谁放了一架小小的纸飞机,机翼上用铅笔写着“谢谢你们”。风起时,纸飞机轻轻颤动,仿佛下一刻就要飞向蓝天。我忽然明白,爷爷他们那一代人就像这纸飞机,明知前路艰险,依然义无反顾地起飞,只为给后人争取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

    ⑨站在纪念馆的窗前,夕阳为整个城市镀上一层金色。远处的工地上,塔吊正在忙碌地运转;马路上,放学的孩子们嬉笑着走过;公园里,老人们打着太极拳。这平凡的盛世景象,或许就是对勋章最好的注解。我轻轻哼起《我的祖国》,虽然和爷爷一样跑调,但我知道,有些旋律不在音准,而在心灵的回响。勋章里的山河,早已化作我们脚下的土地,而我们,都是这片山河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勋章的历史厚重感,引用爷爷话语,展现其对战友的怀念与高尚情怀。 B、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等,突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爷爷和战友们在艰难条件下英勇无畏、顽强战斗的精神。 C、从第④段划线句可看出爷爷觉得跑调有点难堪,但是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热爱之情已经融入爷爷的灵魂,所以他表面上强装镇定。 D、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像爷爷、“我”以及年轻一代一样,守护好祖国的山河,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E、结尾段划线句,作者通过议论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当代的盛世景象,正是有先辈们的负重前行,才有这山河美好,吾辈更应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请自选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

    二十几个年轻人站成三排,有人拄着拐杖,有人手臂吊着绷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3)、文章结尾写道:“勋章里的山河,早已化作我们脚下的土地,而我们,都是这片山河的守护者与传承者。”作者在文末升华主题,将勋章、历史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请结合文中爷爷的经历、“我”的志愿讲解工作以及学生的留言,谈谈你对“守护与传承”的理解。
  • 11. 名著阅读;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保尔看到陌生人那双安详的灰色眼睛正在审视他。那坚定的、凝视的目光,使保尔有点局促不安。灰色的短上衣从上到下扣着纽扣,紧紧地裹住A那宽大而结实的身子,衣服显然太小了。A的脖子像牛脖子一样粗壮,整个身躯宛如一棵矮壮的老橡树,充满了力量。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片段二】

    却说B见宋江父子兄弟团圆,公孙胜也下山去看望母亲,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娘,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宋江听见了,忙问:“兄弟,你哭得咋了?”B说:“你们这个接老子来,那个也看娘去了,就我是土坷垃里蹦出来的?”晁盖问:“那你想乍滴?”B说:“我只有一个老娘。我大哥是给人家做长工的,自己都过不好,怎么孝顺我娘?我要把我娘接到山上来,叫她跟我享几天福。”晁盖、宋江就答应了。

    (选自《水浒传》)

    【片段三】

    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C却好迎着,正在大闹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圆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C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C,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C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抡将来。被C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选自《水浒传》)

    (1)、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写出人名,片段一中的“A”是 , 片段二中的“B”是 , 片段三中的“C”
    (2)、“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文学作品中许多人物的经历都印证了这个道理。请从下面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①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 林冲 (《水浒传》)

三、表达与写作(共50分)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交流登山成功的经验:

    A同学说:“想要放弃的时候,望望山顶,提醒自己山顶越来越近,就能找回希望。”

    B同学说:“特别疲惫时,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已经登了这么高,便会重振精神。”

    C同学说:“这时候也可以停一停,喝口水,调整调整,再继续走。”

    D同学说:“不怕慢,就怕站,这时候不能停,要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走。”

    老师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些登山成功的经验,其实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密码。”

    即将升入九年级,面对更加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即将到来的中考挑战,这些登山经验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以“我的成功密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