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7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21分)

  • 1. 遇时代热点,寻文物法宝,扬文化自信。请你阅读以下文字并完成下面小题。

    左为游戏法器:缩地青符

    右为博物馆图片:“清微法”

    系令牌之天一令

    8月20日,众多游戏玩家引颈期待的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①游戏中大到建筑雕塑,小到一碗一盘,几乎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古建筑和文物,寻宝成了这款游戏的意外体验。玩家罗先生无意中发现,在一处土地庙前pái  huái不久后拿到一枚“缩地青符”,其作用是可用该符直接“穿越”回到最后拜过的土地庙处,不需再慢慢nuó  yí回寺庙。②在游戏中,这枚缩地青符看似青玉质地,上有金色符号。“那个符号回环弯曲的尾巴让我印象深刻,总有____的感觉。”今天罗先生在网上搜索后,终于确认这一道具原型其实是藏于故宫博物院钦安殿的“清微法”系令牌之天一令。在一些文博业内人士看来,游戏、影视剧等文化产品中广泛而相得益彰地运用真实的文物形象,是青年人文化自信的必然,“③他们更希望在这些流行文化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影像,平等地体验和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

    (1)、读文段,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方格中写词语。

    pái    huái

    nuó    yí

    (2)、请从下列成语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文段中相应的横线处。

    ①恍然大悟                ②似曾相识                ③素昧平生

    (3)、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相得益彰:

    (4)、文段中有一处划线句有语病,请写下该句序号并修改。
    (5)、请根据以下补充的资料信息,以“天一令”的口吻,为这个文物做现场介绍。要求: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我是故宫博物院钦安殿“清微法”系令牌之一的天一令,我用青玉材料做成,长15.1厘米、宽6.2厘米、厚2.3厘米,我的正面刻着文字“天一令”,是金色的,右侧面刻七星图案;背面刻令字符;左侧面刻六星图案;顶部刻三星图案;底部刻两星图案。

    “清微法”系令牌之天一令

    材料:青玉

    规格:长15.1厘米、宽6.2厘米、厚2.3厘米

    所刻内容:

    正面刻文字“天一令”;右侧面刻七星图案;背面刻令字符;左侧面刻六星图案;顶部刻三星图案;底部刻两星图案。

  • 2. 古诗文默写

    古诗藏着无数的春意。春在韩翃笔下,①“ , 寒食东风御柳斜”,是长安城内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旖旎;春在韩愈笔下,②“ , 绝胜烟柳满皇都”,是偶然对比中抒发对早春的惊叹;春在叶绍翁笔下,“③ , 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园子也关不住的春意盎然,红杏也带着俏皮可爱;春还是王安石笔下,“④ , 明月何时照我还”,对未来的迷惘与期许……无数春意又带来无尽的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二、阅读(39分)

  • 3. 现代文阅读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坐对有方法

    ①“把背挺直”好像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一听到“坐好”,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不自主地就开始往凳子前端挪了挪,然后把背挺起来。这只是看起来背挺直了,其实还是“坐”错了。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坐呢?

    ②科学上认定的“好坐姿”不只是“背挺直”。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做“中立位”

    ③一般来说,只要是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就可以让脊柱处于中立位,但很多人只记得把背挺直,却忘记了收腹的动作。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我们可以借力椅背让你的腰“立”起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另外,记得给膝盖后方与坐椅面留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保证你的大腿能平行于地面。第二步,调整座椅高度。大部分人的桌子高度是不可调整的,所以调整座椅高度是为了让你的小臂在有支撑、自然放松、不耸肩的写字状态下,呈100-110度最省力的角度。

    ④基本上做好这两步调整,你的坐姿已经轻松了一大半!当然,也别忘了,没有任何一个姿势适合长久保持,每过1小时记得起来动一动才好。

    (来自《央视网》)

    【材料二】

    坐错危害大

    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而不良坐姿极易引起脊柱侧弯,这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以下表格为相关部门对青少年脊柱侧弯调查情况的汇总:

    青少年脊柱侧弯调查情况一览

    成因

    坐姿不良、先天遗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

    侧弯人数

    超过500万人

    发生率

    1%~3%

    增长速度

    每年30万左右

    应对缓解方案

    推行“护脊操”或“正脊操”

    (节选自《金华市2023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查工作方案》)

    【材料三】

    某校的学生写字坐姿示意图

    (1)、关于坐姿的正确与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背挺直”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 B、科学上认为的好坐姿,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避免过重受力。 C、微微后倾可以让“久坐一族”的腰椎压力更小。 D、既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也要每1小时起来动一动,对我们身体更有利。
    (2)、关于形成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原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期坐姿不良引起的脊柱侧弯,是危害中小学生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B、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人数是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C、先天遗传因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也是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 D、在中小学生当中推广“护脊操”或“正脊操”有助于缓解脊柱侧弯情况。
    (3)、【材料三】中的图片说明文字与【材料一】中的表述有一处矛盾请指出,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明矛盾的原因。
  • 4.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姥爷的小人书

    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这些奇怪的东西堆满了地下室,堆满了书房,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

    ②“破烂儿”是姥姥对这些旧物的称呼,历经岁月的它们大多早已毫无用处,姥爷却总是一丝不苟地收拾起来。每当姥姥埋怨姥爷还留着这些东西时,姥爷总会笑笑,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它们收拾到姥姥看不见的地方去。

    ③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姥常年受失眠之苦,因此每天都要午睡,不许我们打扰。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了我们的乐园。为了安抚我们两个小鬼头,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

    ④纸箱打开,细细的灰尘飞出来,在阳光下旋转起舞,那些泛黄的、卷了页的小人书散发出一股略带霉味的油墨气息,惹得我直想打喷嚏。好动的表姐已不知跑去什么地方玩儿了,只留下我自己坐在床上,把姥爷的珍藏一本一本翻过……

    ⑤这些小人书都是20世纪特有的产物,是我妈和小姨她们小时候看过留下来的,《杨家将》《红岩》《武松打虎》……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凝结在手掌大的书本里。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上面的图画和文字还有重影,但我仍然乐此不疲。每当这时,姥爷就噙着笑意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我认真专注地听着,一老一小偎在床边,压低了声音轻轻地笑,岁月静好,阳光洒满了我的心房。

    ⑥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

    ⑦有一次偶然和妈妈聊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她六七岁的时候,最喜欢去街上的书摊租小人书看。市中心的百货商场门口,总有许多小人书摊,厚的两分钱看一本,薄的一分钱看一本。姥姥和姥爷去买东西,妈妈就抱着一只烤红薯坐在摊边,一本一本看过去,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妈妈说:“你姥爷当年的梦想,就是退休后也摆一个小人书摊。可惜等他退休了,这个行业也消失了。”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小人书会成为姥爷那些陈年旧物的收藏中最特别的一种。

    ⑧记得上次回老家时,姥姥午休后我走进书房,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姥爷微笑着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

    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渐行渐远,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比如小人书,比如出租小人书这一行业,以及会在街边看一下午小人书的人们。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

    ⑩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晴暖的秋日午后,姥爷带着他多年收集的小人书,坐在一条没有那么多汽车的街边,身边围着一群读着那些小人书的孩子。人群熙攘,却没有人扰动他们安静的世界。那时阳光正好,暖洋洋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

    (选自《品读》2024年5月,有删改)

    (1)、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2)、请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3)、文中多次写到阳光,请对第⑧段和第⑩段中的划线句子作赏析。
    (4)、本文以《姥爷的小人书》为题有什么作用?
  • 5.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关于本诗的理解,以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消、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B、前两句选取月光、树、鸦、露、桂花等意象,写出中秋的独特夜景。 C、后两句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诗人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热烈奔放。 D、全诗意境幽美,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委婉动人。
    (2)、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 6. 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列子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一作:辩日)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yǔ  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zhī  zhì)乎?”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其(故:原因) B、孔子不能也(决:判断) C、我以日始出时人近(去:离开) D、此不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是)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孩子辩论时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描述太阳形状的大小。 B、“孰为汝多知乎?”直接体现了两小儿辩论的问题的复杂性。 C、两个小孩对太阳远近的辩论,体现了一种对未知事物积极探索的态度。 D、关于本文的寓意,可以从孩子性格特点的角度归纳,也可以从知识的角度概括。
    (4)、按要求完成句子。完成句子填空。

    文中两个小孩儿辩论的问题是(A太阳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B太阳是早上大还是中午大。)其中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 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用原文句子回答)。

    (5)、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6)、 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综合(10分)

  • 7. 班级将开展“我爱阅读”语文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活动一】小广汇总了之前阅读名著的笔记,以下他整理的有关中外名著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叫如意金箍棒,他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B、“大战红孩儿”“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C、鲁滨逊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D、《空城计》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塑造了诸葛亮、关羽、刘备、曹操等众多人物形象。
    (2)、【活动二】小广认为自己名著笔记出现错误是因为自己对文本不够熟悉,更正后顺便对班级同学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以下现象:

    班级有1/3的同学不爱看名著,觉得看名著对提高成绩没什么用。

    班级1/4的同学没有买名著。

    班级中一半的同学不能按老师的阅读要求完成每周的阅读任务。

    请你针对以上现象,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三:

    (3)、【活动三】为了进一步扩大名著阅读的影响力,班主任西老师打算在9月30日下午3:00,在初一(1)班级教室举办“书香悠悠,一路成长”演讲比赛,让小广邀请朗诵专家王老师来当评委,请完成以下对话。

    小广:A

    王老师:小广你好。

    小广:B

    王老师:好的,我会按时到你们教室当评委的。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呢?

    小广:C

    王老师:这次活动的主题定得很好呀。

    小广:王老师感谢您能参加我们的活动,期待您的到来,老师再见。

    王老师:D

四、写作(30分)

  • 8. 六年的小学生活,一定给你许多欢乐,许多温暖,许多成长……它们或让你刻骨铭心,或让你终身受益。

    请以《那些难忘的日子》为题,写下这让你难忘的一段美好时光。

    通过一件具体事例的记述,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