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是一篇      (文章体裁)。【中心拆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紧紧围绕“      ”这一问题展开阐述。【内容重组】结合文章内容,给事物排序。(填序号)
    ①流星体  ②喷气式飞机  ③游隼 ④人 ⑤光 ⑥火箭  ⑦鸵鸟

  • 2、按要求写句子。
    (1)、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是听不到你喊他的。(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2)、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左右每小时。(修改病句)
    (3)、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那是流星体!(仿写设问句)
    (4)、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①本课中,关键词就是每一自然段介绍的事物,本段的关键词是“”。

    ②概括这段话的主要信息:

  • 3、对于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B、课文以新颖的题目吸引读者,其内容都是围绕“速度”这个词语来描述。 C、课文中多处用“大约”这个表意含糊的词,所以其内容不太可信。 D、课文中多次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说明问题的力度。
  • 4、下列选项中,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一项是(    )。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A、光的速度很快,是惊人的。 B、光的速度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 C、流星体的速度没有光的速度快。 D、流星体的速度非常快。
  • 5、将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1)、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
    (2)、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
    (3)、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正确的是(    )。
    ①如果……就……            ②只要……就……    ③不但……而且……          ④尽管……但是……
              你想到月球上去,          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
              风雨交加,          同学们还是坚持按时到校上课。
    ⑶雷锋精神          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⑷个人利益          是合法的,          应该得到保护。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 7、选词填空正确的是(    )。
    ①希望    ②绝望    ③失望
    ⑴面对一次一次的失败,他(    )了。
    ⑵看到小明今天又没做作业,老师很(    )。
    ⑶不过要是你跟猎豹和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    )也没有了。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 8、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束”共画,其中第五笔是。“束”在字典里的意思:①捆,系;②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③控制,约束;④聚集成一条的东西。请选出“束”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填序号)。

       一鲜花    手无策   无拘无

    (2)、读句子,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①进入太空后,关掉发动机,火箭可以继续前进。

    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

  •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长征二号①huǒ jiàn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②pēn chū③yí shù 巨大的④chì sè火焰,瞬间腾空而起,把⑤dā chéng 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浩(hàn hǎn) 的太空,(yín yíng)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语境和拼音,依次书写词语。
    (3)、下面词语与“瞬间”意思不相近的(    )。
    A、霎时 B、刹那 C、好一会儿
  • 10、语言运用。

    2024年4月24 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为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同学们的航天热情,老师要求大家收集与航天科技有关的资料,并仿照课文第7 自然段先提问再叙述的写法,把收集的资料写出来。

  • 11、班级组织“地道战”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读材料,请找出冀中地道战开展的地理条件。

    冀中地区是一个大平原,没有山林沟壑可以遮掩和防御。敌人利用飞机、坦克、大炮等优势武器,对冀中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扫荡”。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带领广大军民,坚守冀中根据地,不惜代价,在敌人的腹心地区与敌人周旋。

    (2)、在抗日战争中,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战斗形式,将下面的战争名称及战术连一连。
    围困战挖沟,破坏敌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
    破袭战对固守要点的敌人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攻势等手段
    挑帘战躲在帘子后面,在敌军进房间扫荡时伺机歼敌
  • 12、现代文阅读理解。

    海阳的地雷战(节选)

    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他们遇见了“路雷”,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围撒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绰雷”,就远远地用铁钩子钩出来。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我们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就会跟着爆炸。敌人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我们就研究出“拉雷”,等前面的群众过去后,再拉响地雷,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规律地走,我们就实施“飞行爆炸”。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先后制造和改进了“钉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十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有一次,敌人出洞到文山后,发现路上埋着地雷,仍然依照旧例,用铁钩子把地雷钩好,然后急忙卧倒,可是一钩却是假的,真雷却在敌人卧倒处爆炸了,汉奸队长和几个鬼子被一同炸上了天。

    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组,民兵们又四处扒出新土,故意露出可疑的痕迹,把真雷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使敌人上当受骗。当敌人发现没有新土的地方设有地雷的秘密后,民兵们又在新土处埋上地雷,在新土旁插上草人,草人身上写着“打倒日本鬼子”的标语。敌人一见,必然气愤地上前拔,即遭雷炸。

    日伪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响在哪里,敌人每次“扫荡”均遭杀伤。当时在群众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得鬼子开了花。”

    (1)、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同学们用了各种方法,请你将他们的发言补充完整。

    冰冰:看到题目,我产生了“”这个疑问,然后带着这个问题阅读,阅读速度变快了。

    涵涵:当我读到第1自然段的“飞行爆炸”时,虽然不太理解,但我并没有 , 因为它并不影响我理解短文内容。

    畅畅:我在阅读时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速度很快。当我读到第2自然段的第句话时,就知道这段话要讲什么内容了。

    (2)、敌人用铁钩子钩地雷,“我们”就研究出了;敌人捉老百姓踏雷,“我们”就研究出了

    (3)、地雷战歌谣中的“铁西瓜”指的是 , 这首歌谣中,既有对地雷战的 , 也有对敌人的
    (4)、地雷战给敌人造成巨大打击,其关键原因有(    )。(多选)
    A、制造地雷的技术先进 B、海阳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 C、海阳人民坚决抗敌的斗志
  •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冀中地道战(节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这段话以的地道为例,按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地道。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析其作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
    (4)、抓住关键句来理解课文,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快速了解文章内容,你认为本段文字的关键句是什么?
  •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通过讲冀中地道战的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表现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
    (2)、冀中人民想出了许多妙法,利用地道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概括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缩句)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地道战是我国人民伟大的创举。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 16、下面不是写地道战的作用的是(    )。
    A、地道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B、地道战有效地保护了自己。 C、地道具有坚固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D、地道具有隐蔽性特点。
  • 17、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东南西北共十二道城门,城楼巍峨,居高临下,____,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18、下列句中的引号起什么作用?选一选。
    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引用。D.表示强调。
    (1)、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
    (2)、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
    (3)、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19、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战士们把仇恨化为力量,狠狠地____了侵略者。

    ②战士们经过仔细搜查,终于在____的角落里发现了敌人。

    A、攻击 隐蔽 B、打击 隐蔽 C、攻击 隐藏 D、打击 隐藏
  • 20、给加点的字选择解释正确的是(    )。
    透:①渗透,穿透。②暗地里告诉。③透彻。④达到饱满成分的程度。⑤显,露。
    ⑴“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
    ⑵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
    ⑶这朵花白里红,美极了。(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