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的几件事》选段,完成练习。

    为什么4+3=7,3+4还是等于7呢?看上去明明是两道不同的题呀!那时我3岁,我家人总是想教我学数学,我非常不配合,他们就经常恐吓我。我往往刚背熟4+3=7,大人就一脸狡猾地看着我阴阴地笑,然后就说:“那3+4等于多少呢?”我一害怕就糊涂了,觉得大人那样的表情,就说明答案一定和4+3是不一样的。然后大人气急败坏,我又终于搞清楚3+4=7,但是大人又回到刚刚的表情,我就又如前面的思索,然后就又一次恶性循环……那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批注:____

    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还是胳肢窝里钻出来的?小时候我妈妈也说过我是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我就经常旁敲侧击地问姐姐,可气啊,她居然也这么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后来我妈再说我是亲生的,我都不信了,最后倒是我妈先急了。

     (选自《〈读者〉十年精品集》,有删改)

    (1)、找出选段中风趣幽默的语句,并作简单的批注。
    (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3岁时,“我”常常被“4+3=7,3+4还是等于7”弄得糊里糊涂。 B、大人为了教“我”学数学,常常用表情误导“我”。 C、“我”小时候总是受到大人的欺骗,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D、“我”小时候认为自己是从垃圾桶旁边捡来的。
    (3)、《童年的发现》,完成下图填空。
  • 2、根据课文《童年的发现》的内容,补全“我”的探究过程图。
    梦中飞行→→想出了眉目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胎(pī) B、(chuàn) C、呆(zhī) D、迫(jiǒng)
  • 4、古诗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①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②天涯:指离京城遥远。③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体会感情】这首诗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多选)
    A、离别的忧伤 B、对落花的伤感 C、生活的无奈 D、积极的人生态度
    (2)、【理解诗句】对前两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别京城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从此便如远隔天涯。 B、诗人在白天太阳歪斜的时候,浩浩荡荡地离别京城,边唱歌边将马鞭指向远方。
    (3)、【赏析诗句】前两句诗写诗人准备 , 表达了他因为而产生的之情。后两句诗中的“落红”指的是 , “花”比喻 , 诗人借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抒发了自己的
  • 5、类文阅读

    稻花飘香的生命

    一颗巨星陨(yǔn)落了,一个稻花飘香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当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传出,举国同悲。出殡那天,长沙城里阴雨绵绵。①人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他们手捧鲜花,跟着灵车缓缓地前行,神情肃穆悲戚。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引路人,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让水稻增产。他用一粒种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前全国闹饥荒,看着人们挨饿,袁隆平非常难过,下定决心要让人们吃饱饭。为了实现理想,袁隆平勤勤恳恳地研究、实验。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实验田里度过。即便到了八九十岁高龄,他也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爬田埂、蹲泥水。②炎炎烈日下,他弓着身子,拿着放大镜,一株一株地寻找符合要求的稻穗,脸上的汗珠滴下来,无声无息地没入脚下的泥水中。稻田里的那个顶天立地的身影,书写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责任与担当。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袁隆平研发出一代又一代杂交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从最初的亩产300斤,到现在亩产突破3000斤。他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他的科研成果也造福了世界人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了杂交水稻,非洲等贫困地区的许多人民也因此增加了生的可能与希望。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稻花飘香,香远益清……

    (1)、【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一颗巨星陨落了”是指

    ②“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指

    (2)、【品读句子】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句①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②句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袁隆平院士的什么精神?

    (3)、【理解句子】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种子,让中国人吃饱饭,不再挨饿。 B、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种子,造福了世界人民。 C、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种子,为他带来了优渥的生活。
    (4)、【体会精神】你认为袁隆平院士身上有什么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6、材料阅读

    太湖园博园购票须知

    一、普通票:60元/人。适用于所有游客。

    二、优惠票:30元/人。仅限身高1.4m以上(不含1.4m)的儿童及中小学生,全日制本、专科生,60~90周岁老人。购票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三、爱心票:身高不超过 1.4m(含1.4m)的儿童可免费入园(须有成人陪同);残疾人、中国现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建议老人及残疾人有人陪同)。

    四、时间:园区开放时间9:00——18:00;售票时间9:00——17:00;17:30起停止入园,18:00清场闭园。

    五、票、款当面点清,门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遗失不补。

    六、游客中途可通过专用通道出园。二次入园服务当天每人仅限一次。

    (1)、【提取信息】元元是小学生,身高1.45m,带了学生证。根据材料可知,她可以购买票;她两岁的妹妹可以购买票;她的爸爸需要购买票。
    (2)、【提取信息】入园游玩必须有成人陪同的是(    )。
    A、残疾人 B、身高不超过1.4m(含1.4m)的儿童 C、60周岁以上的老人
    (3)、【分析判断】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元元一家早上8:10到达太湖园博园,可以立刻购票进园。

    ②元元一时大意买错票了,可以退了再买。

    ③中午元元一家人出园用餐,用完餐后可以持票再次入园游玩。

  • 7、类文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滚滚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批注:____

    到达日观峰,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泛出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过了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渐渐地,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理解字词】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游览地(    )
    A.胜任      
    B.超过        
    C.优美的         
    D.胜利
    ②依稀可(    )
    A.分辨、辨别      
    B.辩论        
    C.治理      
    D.争吵
    (2)、【品读句子】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完成批注。
    (3)、【提取信息】读第3、4自然段,梳理景物的变化,填一填。

    天空的颜色:鱼肚白→

    太阳的形状:一条弧形的边→

    (4)、【对比阅读】比较本文和课文《海上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两篇文章都写了日出,而且都详细描绘了太阳升起的动态过程,极富画面感。 B、两篇文章看日出的地点不同:本文是在山上,课文是在海上。 C、两篇文章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D、两篇文章的结尾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 8、请你参加状元小学校园文学社团的征文活动。

    状元小学校园文学社团征文活动

    主题:我眼中的自然之美        征文对象:四年级全体同学

    征文要求:巴金爷爷在《海上日出》中,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观画面。请照样子,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描写一种变化中的自然景象,如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字数80左右。

    我的投稿:

  • 9、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选段中“转眼间、”都是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我知道像这样的词语还有“”等。
    (2)、从“可爱”“圆东西”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初升太阳的之情。
    (3)、为了把日出写得自然连贯,作者用了哪些词语使前后衔接?填一填。

    ——过了一会儿————

    (4)、请根据选段内容,梳理海上日出的变化,完成思维导图。

    日出的变化

    形状变化

    小半边脸

    颜色变化

    红得非常可爱


    光亮变化

    夺目的亮光



    位置变化

    出现小半边脸

    冲破云霞

    (5)、读画横线的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负着重荷”“一步一步”“努力”写出了太阳缓慢升起的样子。 B、“冲破”“跳出”两个富有力量感的动词写出了日出瞬间的动态美。 C、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情景。 D、这句话展现了海上日出的动态美,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红日出海图”。
  • 10、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1)、给“观”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看;②看到的景象;      ③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乐

    (2)、这句话运用句式,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这一壮观景象的之情。
    (3)、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 11、选词填空。
    (1)、分辨    分辩

    “这根本不出是谁写的!”他大声道。

    (2)、清静    平静

    这里远离喧闹的城市,非常 , 能让人内心下来。

  • 12、读元元的观察日记片段,完成练习。

    雨过天晴,一(shā chà)那间,太阳发出càn làn____的光芒,tì____(hé hè)叶上的雨珠xiāng____上了金边。我不转眼地望着那里,发现荷梗颤颤巍巍,好像在nǔ lì____支撑着荷叶,最终,荷梗还是不堪重(hé hè),一倾斜,雨珠从叶上滑落下来。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2)、画去加点字错误的注音。
    (3)、读到“不转眼地望”,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有“”等。
  • 13、小练笔:请仿照语段,运用以上方法写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

    叶圣陶

    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进了洞就得往下走。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

    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景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受实在难以描述。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支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作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

    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

    (有删改)

    (1)、查词典,理解词义。我知道“飞珠溅玉”的意思是。在选文中,这个词语描写的是的画面。
    (2)、“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具体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
    (3)、作者移步换景,描写了瀑布奇景,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填写在图框里。

    进了洞就得往下走

    听见水声

    看见瀑布

    (4)、作者围绕冰壶洞瀑布,具体描写的内容有(    )。(多选)
    A、看到的景象 B、听到的声音 C、和工友所说的话语 D、联想到的情景
    (5)、通过阅读选文,我体会到了作者对冰壶洞瀑布的之情。
  • 15、课文内容回顾。
    (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外洞宽、大,很有气势
    途中山景高大宽敞,像个大会堂
    内洞一片明艳
    洞口狭小
    孔隙黑、奇、大
    (2)、结合上图,把作者的游览路线补充完整。

    路上——————————出洞

    (3)、本文另一条线索是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图片,把泉水流经的路线补充完整。

    深黑的石洞——————————山下

  • 1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①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用两组反义词“”和“”、“”和“”,写出了溪流的特点。

    ②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2)、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①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具体说明了小船的特点。

    ②照样子仿写句子:怎样美的一幅画呢? , 是这样美的一幅画。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很值得观赏。
    ①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双龙洞中石钟乳和石笋的特点是。(多选)
    A.变化多端      
    B.颜色各异      
    C.数量众多         
    D.突兀森郁

    ②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 17、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端  ①正,不歪斜;②项目,方面;③起因;④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来水果    借生事    不只一    庄秀丽

  • 18、状状所在的学习小组正在讨论课文内容,请你听一听,看拼音写字词。

    过了zhè jiāng金华的luó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在洞口抬头望,山突兀sēn yù , 很有气势。洞内shí zhōng rǔ和shí sǔn的形状biàn huà  duō duān , 颜色各异,很值得观赏。

  • 1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角(é)         一(zù) B、黑(qī)         上(yuán) C、(juān)      狭(zǎi) D、部(diàn)       蜒(wǎn)
  • 20、写作

    你取得成功时, 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嘿, 我真棒!”当你做错事的时候, 你也会喃喃自语:“哎, 我真后悔!”生活中不同的经历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和感受。选择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再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当时的经过和感受写清楚。

    题目:     , 我真  

    要求: 文中不得透露真实学校和姓名。题目自拟, 不少于350字。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