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为什么喜欢它?用一段话写一写吧!(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
2、小兔的彩虹桥
雨后的森林空气格外清新,小兔朵朵推开窗户,发现天边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它心想:要是能走到彩虹上看看该多好呀!于是,朵朵背着小背包,带着妈妈准备的胡萝卜干,蹦蹦跳跳地出发了。
朵朵沿着小溪往前走,路上遇到了正在梳理羽毛的小鸽子。小鸽子问:“朵朵,你要去哪里呀?”朵朵指着彩虹说:“我要去彩虹上探险!”小鸽子摇摇头:“彩虹离我们很远,路上还会遇到泥坑呢!”朵朵坚定地说:“我不怕,我一定能走到!”
走了一会儿,果然遇到了一个浅浅的泥坑。朵朵灵机一动,捡起路边的木板铺在泥坑上,稳稳地走了过去。它继续往前走,累了就坐在大树下歇一会儿,吃点胡萝卜干补充力气。不知不觉,太阳慢慢升高,彩虹渐渐变淡了,但朵朵并没有难过。它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遇到了友好的朋友,学会了克服困难,这比走到彩虹上更有意义!
(1)、根据查字法的知识填空。“泥”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 再查画。
“彩”字是结构,读音是(填拼音)。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的空气 的彩虹 的泥坑
(3)、小兔朵朵出发时带的食物是( )。A、青草 B、胡萝卜干 C、野果(4)、小兔用什么方法过了泥坑?( )A、踩着石头跳过去 B、铺木板走过去 C、让小鸽子背过去(5)、兔最后没有走到彩虹上,它的心情是( )。A、难过 B、开心 C、生气 -
3、填空。(1)、乐乐在合唱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老师说:“‘欲穷千里目,楼。’你可要继续努力啊!”(2)、到瀑布从高山上飞流而下,乐乐不禁吟诵起了诗句“飞流直 , 疑是银河落”。(3)、我和父亲去踏青,他边欣赏着河边的垂柳,边说“ , 沿河看柳, , 雁来”。这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
4、把句子补充完整。(1)、

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开始了,同学们有练舞蹈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2)、长长的柳条像。(3)、像。 -
5、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1)、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2)、我打开窗户一看天边竟然挂着一道彩虹(3)、这朵花真美这是什么花
-
6、给加点词语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填序号)(1)、战士们用树枝做伪装把自己隐蔽起来。【①隐藏 ②逃跑】(2)、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她烦恼极了。【①恼怒 ②苦恼】(3)、这里的美景真是令人流连忘返。【①兴尽而返 ②留恋不舍】
-
7、读儿歌,照样子填空。
小朋友们来画画,各种颜色记清楚。
小草小树用绿色,什么绿?(墨)绿、绿、绿。
小花脸庞用红色,什么红?红、红、红。
秋天美景用黄色,什么黄?黄、黄、黄。
-
8、比一比,再组词。
园 坐 城 经
圆 座 诚 轻
-
9、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他在路口转(zhuǎn zhuàn)了个弯,看到小朋友们在玩转(zhuǎn zhuàn)圈游戏。(2)、农民伯伯在地里种(zhǒng zhòng)下了麦种(zhǒng zhòng)。(3)、爸爸穿过人行(xíng háng)横道,到路边的银行(háng xíng)。(4)、我们全家都(dōu dū)想去首都(dū dōu)北京看一看天安门。
-
10、请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我喜欢kuān guǎng的操场,měi lì的花朵;喜欢热闹的chéng shì , 高大的sōng bǎi , 还有好听的gē qǔ , 更爱祖国的míng shān dà chuān , 处处都是好风光。
-
11、把下面的名言端正地抄写下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12、古诗鉴赏。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①?
【注释】①苍龙:传说中的一种凶神。
(1)、请你写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语句。(2)、词中展现红军登上六盘山的豪迈英姿的是哪一句?(3)、这首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13、请根据以下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地点:客厅里
人物:内心悔恨、惭愧的方毅;面带微笑,鼓励方毅的妈妈;一言不发的爸爸。
要求:①题目自拟,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②把故事写完整,情节要吸引人;③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④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不少于400字。
-
14、阅读二:
沸腾了的北平
——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
①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解放北平的入城仪式。装甲部队、炮兵、坦克部队、骑兵、步兵,一路从南面永定门入城,另一路由西北面西直门入城,会合之后向南走,由西长安街转和平门,向西,出广安门。这天,从早晨起,人民就一群群一队队地向前门广场拥去。前门广场上,人民的行列像海洋,各色各样、红的绿的、猎猎飘动的旗帜,就像翻腾的海浪。
②上午10时,四颗照明弹升上了天空,庄严隆重的入城仪式开始了。远远地从北面,从前门那边,黑压压地一片人迎上前来,一面欢迎大旗迎风飘舞;从南面,人民军队的头一辆带队的装甲车,摇着一面红色指挥旗,朝着欢迎的人群开过来,随后是高悬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四辆红色胜利卡车,满载着乐队,铜管乐器金光闪闪,吹奏着雄壮的进行曲。装甲车部队一条线似的接在后面。在珠市口一带,部队与欢迎的行列相遇了,欢迎的行列在左面,部队在右面,欢呼雷动。招手呀!呼喊呀!多少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光荣呀!只有人民的军队才能得到这样的光荣!
③中午12时,人群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人民的英雄炮兵出现了,绿色道奇卡车一辆接着一辆。看啊!人民是多么喜爱自己的武器:一门巨大的榴弹炮上面,骑着一个北平的小孩子,他骄傲地高举着手里的旗子笑着过去了。随后驶过的另一门大炮上站着五六个学生。还有一个商人站在炮座上挥手高呼:“解放军万岁!”庆祝解放联合会的扩音车 领导着高声唱起 我们的队伍来了 我们的队伍来了 数也数不尽的炮车,从欢呼的人们身边奔驰过,两旁锣鼓喧天,人们扭起秧歌舞来。他们唱呀,舞呀。
④下午1时10分,突然谁发现了前门牌楼旁边冒起了青烟,喊了声:“我们的坦克来了!”一阵轰隆隆的坦克声音传了过来,第一辆坦克从远而近,一个青年学生挥着两只手,站在坦克的炮塔上,狂热地喊:“万岁!”“万岁!”每辆坦克上飘着一面红旗。人群里激起一片欢呼,有的欢喜得流出泪,也忘了擦。戴着无边皮帽子的坦克手,从坦克塔里露出上身,向人民招手、微笑、敬礼。这时,一片“东方红,太阳升……”歌声响彻天际。远远好像一片麦浪波动,近来一看,原来是戴着皮帽子的人民骑兵来到了。人们叫呀,鼓掌呀,把五彩的纸旗都抛向天空。马蹄踏着柏油马路,那样整齐、雄壮,骑兵们手上的马刀闪着寒光。骑兵后面就是英雄的步兵。
⑤下午3时,作为前导的军乐队一出现,人民的欢腾达到了顶点。战士们在千万只热爱的眼光下前进。一个胸前挂着六个奖章的战斗英雄,被人们热烈地围着、拉着。这时,欢迎的人们已经站了整整一天,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依恋地舍不得这些英雄,他们与行进的队伍汇合起来,高唱“我永远跟着你前进”,昂然通过一向为帝国主义禁地的东交民巷。
⑥将近下午5时的时候,夕阳照进了广安门,在高大的城门前有无数人群欢送钢铁机械部队。在驶行一整日的战车上、坦克上,飘闪着无数小红旗,战士们手上还捧着人民献给他们的一束束鲜花。这时虽然暮色苍茫,可是整个北平还到处充满欢声。北平真正沸腾了。
【注释】北平:旧市名,现在的北京。
东交民巷:旧时这里被划定为使馆区,不准中国人居住。
(1)、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2)、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提取信息,完成下面表格。入城仪式
入城仪式开始前
人民齐聚前门广场
入城仪式进行中
装甲车部队入城
入城
入城
入城
入城
入城仪式结束
人群欢送部队,北平沸腾了。
(3)、第③段的场面描写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第⑤段中“昂然”一词体现了人民群众怎样的情感?(5)、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沸腾”一词形象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入城时北平城群众的欢乐氛围。 B、坦克出现时,所有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整个场面极其感人。 C、人民骑兵出现时,人们将彩旗抛向天空的动作是在表示热烈欢迎。 D、选文以不同的场面,展现了人民群众对人民解放军的深厚情感。 -
15、阅读一:
【选文一】桥(节选)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选文二】抢险(节选)
这时,老田(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一面叫喊让后面的人赶快往前运沙袋、木桩,一面把身上的笔记本、水笔都掏出来。看样子,他要亲自下水了。我忙说:“老田,你有关节炎,不能下水!”老田瞪了我一眼,随即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我,转身喊道:“会水的跟我来!”只听人群中乱纷纷地说:“老田下水了!”“咱们还愣着干吗?”马上就有五六个精壮小伙子跑到他身边,接着又跑出来几个,又是几个……人们手挽手连成一串。老田领头下水了,浑浊的河水立时没到他们的腰了,不一会儿没到他们的胸口了。老田拉着长长的队伍往前走,湍急的河水冲得人们东倒西歪,但人们仍然不顾一切地往前走……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两篇选文都运用了、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选文一】运用、等修辞手法,【选文二】语言朴实。
(2)、【选文一】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当老汉揪出小伙子时,他会想:
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
(3)、两个选文中都描写人物“瞪”的神态,两处人物“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A.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B.老田瞪了我一眼,随即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我。(4)、下面词语中不能用来形容老汉和老田的一项是( )。A、舍己为人 B、以身作则 C、乐于助人 D、临危不惧 -
16、回忆课文,并填空。(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代诗人。写出云翻雨泻的诗句是:“ , 。”(2)、《七律·长征》中运用对比手法表现红军神勇的诗句是:“ , 。”(3)、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换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换我一顿也好!”
这段文字出自课文《》,作者是俄国的。这段文字是对桑娜的描写描写,桑娜此时的心情能用文中的“”一词概括。
-
17、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1)、“ , 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唐代贺知章《》中的诗句。(2)、《过故人庄》中诗人看到绿树青山的诗句是“ , 。”(3)、捐躯 , 视死。
-
18、按要求写句子。(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2)、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差不多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修改病句)
-
19、下列诗句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A、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20、填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⑴要____月球上的环形山,必须借助天文望远镜。
⑵每年除夕,我都会陪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____春节联欢晚会。
⑶通过长时间的____,我终于揭开了昙花在夜里开放的秘密。A、观察 观测 观看 B、观测 观察 观看 C、观看 观测 观察 D、观测 观看 观察